核爆求生指南,香港《文匯報》2014年1月1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表核爆求生指南,稱在城市遭遇核彈襲擊時,若能迅速抵達合適避難所,可在一次低當量核爆中,最多挽救10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爆求生指南
- 發表人:美國科學家
- 相關報導:香港《文匯報》
- 相關報導時間:2014年1月16日
簡介,套用,
簡介
香港《文匯報》2014年1月1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表核爆求生指南,稱在城市遭遇核彈襲擊時,若能迅速抵達合適避難所,可在一次低當量核爆中,最多挽救10萬人。
報導稱,當大城市遭核彈襲擊時,單薄、沒有地下室的建築物較易遭輻射塵滲透,民眾該在原避難所逗留多久再離開尋找更好的掩護成為複雜的難題。
套用
加州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迪倫撰文,根據數學模型提出一個將輻射風險降至最低的“離開避難所理想時機”。他稱,若迅速抵達合適避難所,可在一次低當量(100至1萬噸黃色炸藥威力)核爆中,最多挽救10萬人。
迪倫計算,若合適的避難所距離15分鐘遠,核彈爆炸後30分鐘內,就應離開防護能力較差的避難所,前往較合適者。
若較好的避難所距離只有5分鐘之遙,則核爆後應立刻移動到那裡,完全不用考慮較近但不安全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