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裂變,即核裂變(nuclear fission),是指重核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箇中等質量碎片的反應,有著重大的實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子裂變
- 外文名:nuclear fission
- 別稱:核裂變
- 發現時間:1938年
- 發現者: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
- 套用案例:核子彈、核電站
基本概述,過程條件,反應機制,套用前景,
基本概述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重核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箇中等質量 碎片的反應。1938年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做了一系列嚴格的化學實驗鑑別反應產物,確認為原子量較小的鑭和鋇,從而發現核裂變現象。以後發現除中子外,質子、γ射線、氘核以及其他粒子也能使重核裂變,甚至某些重核可自發裂變。1947年錢三強、何澤慧發現鈾核俘獲中子後可發生三分裂或四分裂,但機率很小。
過程條件
裂變釋放很大的能量,根據比結合能曲線,一個重核裂變為兩個中等質量核釋放的能量大約有210兆電子伏特(MeV),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相當2500噸煤的燃燒熱;裂變碎片的質量分布很廣,在30<Z<60和72<A<164的範圍內,其中以A=96和140的機率最大,占7%;裂變的同時平均放出2~3箇中子,碎片也是不穩的,含有過多的中子,還可放出中子或通過一系列的β衰變和γ躍遷成為穩定核;對於不同的重核,中子引起裂變的截面不同,235U和239Pu有很大的裂變截面,是很好的核燃料,而天然鈾中含量較多的238U,熱中子不能引起裂變,只有中子的動能大於1.4 MeV才能引起裂變,而且截面不大。
反應機制
1939年N.H.D.玻爾和J.A.惠勒用核液滴模型說明了核裂變反應的機制,中子被俘獲形成複合核,處於激發態,其形狀發生集體振盪,其中兩種力相互競爭,表面張力力圖使核恢復球形,而庫侖力力圖使核形變增大,變得橢球更長,這兩種力使得相應的表面能和庫侖能合起來形成一個勢壘。當核的激發能超過勢壘的頂點,可使得形變增大,最後導致液滴斷裂。據此分析,對於235U和239Pu動能很小的熱中子已能引起裂變;而238U則需要動能大於1.4MeV的中子才能引起裂變。
套用前景
核裂變是核物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核裂變有著重大的實用價值,通過裂變鏈式反應找到大規模利用核能,核裂變產生的豐富的放射性同位素在科學技術領域內廣泛套用,核裂變是核大形變集體運動的結果,對核裂變的研究對於核物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