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栱
- 拼音:gǒng
- 部首:木
- 五筆:SAWY
- 鄭碼:feo
讀音: ...
栱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ǒng jué ,是指栱和桷,也泛指微細之材。解釋 (1).栱和桷。(2).泛指微細之材。出處 唐·韓愈《射訓狐》詩:“聚鬼徵妖自朋扇,擺掉栱桷頹塈塗。”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但任人...
正心瓜栱:《營造法式》稱為泥道栱,在檐柱中心線上,與建築物正面平行;正心瓜栱與翹或昂相交,下為坐斗,上為兩端槽升子、正心萬栱。栱介紹 形如弓,與建築物表面平行的稱為栱,栱的中間有卯口,以承接與之相交的翹或昂,栱...
正心瓜栱,為中國古代建築的名詞,指正出於坐斗左右的第一層橫栱,其第二層叫作正心萬栱。正心瓜栱為瓜拱的一種(另有里曳瓜栱和外曳瓜栱),因其位置於於斗栱中間位置而得名。栱是東亞傳統建築斗拱結構中的一種木質構件,是置...
正心栱 中國古代建築,栱的一種。凡在柱中心線上,與建築表面平行的栱,都叫正心栱。
古建築大木作斗栱組件。宋式建築稱謂,清式建築稱“瓜栱”。釋義 古建築大木作斗栱組件。宋式建築稱謂,清式建築稱“瓜栱”。“瓜子栱”為單材做法,上承瓜子慢栱。在華栱出跳的上端,為五鋪作及其以上出跳的橫向構件,由於“瓜...
對於栱瓣、栱眼、隱刻鴛鴦交手栱和翼形栱、昂嘴、耍頭等細部形制,應根據其時代特徵,慎重處理,保證不同時代的手法和風格。斗栱安裝時必須認真處理好與柱枋生起的關係。在施工現場按照柱生起和柱距,分別定出各斗栱絕對位置,按編號...
瓜栱是位置於於斗栱中間位置而得名的中國古代建築的名詞。瓜栱 宋稱瓜子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 。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層橫栱。正心瓜栱,為中國古代建築的名詞,指正出於坐斗左右的第一層橫栱,其第二層叫作...
丁頭栱 位於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頭部分作成,見圖。後成為梁頭下的裝飾。
華栱 華栱,垂直出跳構件,分足材和單材,足材加栔。斗栱出跳構件,清叫“翹”。宋《營造法式》曰:“或謂之‘抄栱’,又謂之‘卷頭’,或謂之‘跳頭’。足材栱也。若補間鋪作,則用單材。”
幸福栱 幸福栱是四川省的地名,解放後,百姓在此聚居,由當地百姓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有名,上世紀90年代整體搬遷,地名取消。地名含義 以民眾約定俗稱而得名 。
斗栱形式之一。里外各出兩拽架的斗栱,單翹單昂、重昂或重翹品字斗栱皆為五踩斗栱。斗栱組合有頭翹一件,頭昂後帶翹頭一件,二昂後帶六分頭一件,螞蚱頭後帶菊花頭一件,撐頭大後帶麻葉頭一件,外拽用單材瓜栱、單材萬栱...
趙栱(1110年-1112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十六子。母親是喬貴妃。生於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十月。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正月十五日,賜名為趙栱,並授封淮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官職,封為定國公。於政和二年(...
...031四鋪作里外並一抄卷頭,壁內用重栱...038五鋪作重栱出單抄單下昂,里轉五鋪作重栱出兩抄,並計心補間鋪作...043 五鋪作重栱出單抄單下昂,里轉五鋪作出單抄,計外心柱頭鋪作...049 五...
諸葛栱 諸葛栱,漫畫《一人之下》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諸葛村的現任家主。角色形象 諸葛村的現任家主,諸葛青的父親。角色經歷 在諸葛青掌握諸葛家所有奇門法術之後傳授給了諸葛青練習三昧真火的方法。
華栱是縱向水平伸出的出跳構件,大多數前端卷殺成圓形,個別保留了方頭,但也有前端做成其他形狀的,如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大墓出土的壁畫建築中,畫出了縱向伸出的水平栱,其栱頭做成了斜面,可稱為批竹華栱。相關名詞 檐柱 檐柱是...
斗栱中縱向斜置的昂類構件,功能與華拱相同,主要起傳跳作用,這樣的昂叫做“下昂”。一般所說的昂就是指下昂。斗栱 斗栱是中國建築中特有的構件,是屋頂與屋身立面的過渡,也是中國古代木構或仿木構建築中最有特點的部分。斗拱栱還是...
是力傳遞的中介。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斗拱是建築裝飾物,而研究證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勻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穩定作用。耍頭 最上一層栱或昂之上,與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螞蚱頭狀者.也叫做“爵頭”、“胡孫頭”。
斗栱從檐柱中心開始,向內外兩側挑出,每挑出一步,稱為一踩。每出一踩,即有一列栱枋相承。因此清式斗栱出踩之數,可直接從斗栱側面有幾列栱枋(含正心部分)得知。簡介 斗栱從檐柱中心開始,向內外兩側挑出,每挑出一步,稱...
栱/022 飛昂/023 爵頭/025 枓/026 鋪作/027 平坐/028 梁/029 柱/030 陽馬/031 侏儒柱/032 斜柱/033 卷二034 總釋下/034 棟/034 兩際/035 搏風/036 柎/036 椽/037 檐/039 舉折/041 門/042 烏頭門/044 華表/045 ...
③自西周開始已用櫨斗作為結合柱、梁的構件,以後逐步發展成櫨斗上用栱、昂等組合成鋪作(見斗栱)的複雜構造形式。現有知道最早的關於具體的結構形式的記錄,是宋代《營造法式》中的殿堂結構、廳堂結構、簇角梁結構三種。根據現存實例,...
替木是一種中國木建築構件,即在令栱上方承托梁枋的短木,或是承托檁、枋接頭的短木。替木最早見於漢代明器,當時的替木為矩形。自兩晉南北朝起,替木兩側底面漸漸出現收殺,形狀類似於栱。宋朝時,木構建築外檐上的替木演化成為羅漢...
櫼櫨各落以相承,欒栱夭蟜而交結。金楹齊列,玉舄承跋。青瑣銀鋪,是為閨闥。雙枚既脩,重桴乃飾。㮰梠緣邊,周流四極。侯衛之班,藩服之職。溫房承其東序,涼室處其西偏。開建陽則朱炎艷,啟金光則清風臻。故冬不淒寒...
十八斗,又稱互動斗,是指在翹昂兩端,承托上層栱昂交叉點、栱翹交叉點,十字卯口。簡介 在翹昂兩端,承托上層栱昂交叉點、栱翹交叉點,十字卯口。形狀與坐斗相同,但比坐斗小。它的長度為一點八斗口,相當於宋代“材”制度的...
“斗口”制是清代用來控制房屋規模和大式建築大木做法等的模數制尺度;是作為建築模數的標準單位。與之相對應的是宋朝制定的“材份等級”制。較宋之不同,清制斗口在宋制八等級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即:取安裝斗栱栱件的開口定義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