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拱

華拱

華拱是宋時名稱,當時又名杪拱、卷頭;清代叫做翹。華拱是宋代斗拱中唯一的縱向的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拱
  • 外文名:flower arm
  • 拼音:huá gǒng
  • 定義:垂直於立面,向內外挑出的拱
  • 套用學科:建築學術語
定義,造型,相關名詞,檐柱,替木,

定義

在立柱頂、額枋和檐檁間或構架間,從枋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
華拱
華拱
華拱是宋代斗拱構件名稱,相當於清代斗拱中的翹。
華拱是斗拱(斗拱,又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等,是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中順建築進深方向設定的拱。

造型

我們平時所見的華拱大多數是前端卷殺圓潤的形象,但也有特殊的,比如山西應縣木塔第一層檐下的枓拱,用了方頭的華拱。
華拱
圖1莫宗江先生在應縣木塔的老照片
上世紀三十年代梁思成等營造學社成員考察應縣木塔時,莫宗江先生留下一張與枓栱合影的老照片,可見是第一層檐下的方頭華栱,如圖1所示。
華拱,以人物雕塑為主;造型表現上,均取材於傳統故事或傳說,體現的是家族的審美意識。人物雕刻主次分明、正反有別,瑞獸和飛禽動態傳神。色彩表現上以“赤色”為主,還有貼金箔處理。這一風格特點,較少見到。
華栱的圓形栱頭是如何卷殺出來的呢?根據《營造法式》有了如圖2所示的示意圖。
不僅華栱,其他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也是這么加工出來的。
華拱
圖2栱頭卷殺方法
還有一種卷殺更為華麗的,在栱頭的分瓣處刻出內弧。
早在北朝時期,內弧式的栱頭加工方式就已經存在了,河北邯鄲南響堂石窟就保存下來了內弧卷殺的石雕華栱。
華栱是縱向水平伸出的出跳構件,大多數前端卷殺成圓形,個別保留了方頭,但也有前端做成其他形狀的,如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大墓出土的壁畫建築中,畫出了縱向伸出的水平栱,其栱頭做成了斜面,可稱為批竹華栱。

相關名詞

檐柱

檐柱是建築構件。檐下最外一列柱子。
宋、遼建築檐柱由當心間向兩邊逐柱升高,使檐口呈一緩和曲線,曰“生起”,該法未見漢、南北朝,清已不使用。宋、遼建築檐柱在前後檐向內傾斜一定量,山面亦向內傾斜一定量,山面亦向內為“側腳”,以使建築有較好的穩定感。元代建築尚保留此種做法,明中葉已基本不用。

替木

在宋式建築中,替木是一種設定在斗拱上以承托枋的構件。
在清式建築中,這是一種設定在兩個構架水平接口底部的加固件。通常為一長行木件,其上兩端設定榫頭,分為與上部構件上的卯口相接。多在使用半榫相接的構建中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