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花鼓戲劇團

1950年由李祥生班主、徐金林為本家(“本家”,實為戲班老闆,多是擁有戲班行箱的起班人)的湖南新聯劇團成立。1952年湖南新聯劇團在湘潭更名為湘南新民劇團。1954年湘南新民劇團落戶株洲,改名為株洲新民劇團。在此以前,劇團仍是舊戲班體制。到1956年6月,經政府文化部門改革和調整,更名為株洲花鼓戲劇團。這時的劇團建立了行政管理制,廢除了舊戲班的陳規陋習,演員的收入不再是“瓜子分賬”式的分成,而是改為固定的工資制。1958年正式命名為株洲市花鼓戲劇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株洲市花鼓戲劇團
  • 創辦時間:1950
湖南花鼓戲按流派可分為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和衡陽花鼓戲等。長沙花鼓戲包括長株潭益陽地區。湖南花鼓戲因貼近生活,唱腔又與各地方言十分接近,比湘劇更易普及,是個湖南人都能哼上幾句。
1950年由李祥生任班主、徐金林為本家(“本家”,實為戲班老闆,多是擁有戲班行箱的起班人)的湖南新聯劇團成立。1952年湖南新聯劇團在湘潭更名為湘南新民劇團。1954年湘南新民劇團落戶株洲,改名為株洲新民劇團。在此以前,劇團仍是舊戲班體制。到1956年6月,經政府文化部門改革和調整,更名為株洲花鼓戲劇團。這時的劇團建立了行政管理制,廢除了舊戲班的陳規陋習,演員的收入不再是“瓜子分賬”式的分成,而是改為固定的工資制。1958年正式命名為株洲市花鼓戲劇團,名稱中多了一個“市”字,表示正式由民辦轉為了公辦。周永年、塗華山、陳杏元、何炳生等人先後擔任劇團團長。
我認識的花鼓戲老演員楊大正先生,是我的老鄉,也是株洲市花鼓劇團的元老之一。1958年楊先生與周永年、潘建蘭、黃元英、徐應生、李正凱等人參加湖南省戲曲藝術團赴京,與益陽勞動劇團(益陽花鼓戲劇團的前身)演員聯合演出的花鼓戲《三女搶板》在北京的精彩表演,獲得高度評價。據說,《三女搶板》的戲名還是毛主席看完演出後提議改為《生死牌》的。劇團還多次應邀攜花鼓戲進京為毛主席、周恩來、朱德、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
1961年8月,株洲市戲校撤銷,部分學員分配到市花鼓戲劇團,使劇團的陣容壯大。文革初期所有傳統的花鼓戲被停演,劇團先後移植和創造二十多部現代花鼓戲,如《雷鋒》、《帶兵的人》、《五姑娘》等。
株洲花鼓戲劇團很長時間都是定點於株洲市人民劇院(1951年修建,是株洲市第一家電影院,也是株洲第一家有樓座的劇場,後毀於大火,遺址在今天的九天國際南端)。當時許多演員的家就在該劇院後面。我住栗樹山國小時,因有同學(有個叫李新民)的家是花鼓戲劇團的,故經常跑到劇團里去玩。白天的劇場一般都是空著的,劇場的舞台上是我們一群小屁孩的玩耍場地,有時學著大人們在舞台上演戲、有時在舞台上打游擊。劇場內也是躲貓貓的好地方,舞台的前幕、中幕、後幕以及舞台下能提供較好的藏身之處。我們鬧得興奮、忘乎所以時,也常被劇場管理人員發現而趕了出來。我與市花鼓戲劇團有“緣”,一是兒時到人民劇院去玩得多;二是市花鼓戲劇團的演員好多都是長沙人,有機會結識好多老鄉。
1970年,市花鼓戲劇團與市歌舞劇團、市湘劇團“三團合一”為市文工團,花鼓戲和湘劇並為文工團一隊,專演花鼓戲。移植演出花鼓戲《沙家浜》、《杜鵑山》等。後來創作演出的現代花鼓戲《送貨路上》還被拍成電影。不過拍電影時主要演員是由省花鼓戲劇團當任,如李小嘉等。
文革結束後,市花鼓戲劇團於1977年恢復。吞併湘劇團後的花鼓戲劇團演員陣容龐大,除了前面提到的楊大正先生,還有李遠、沈石麗、陳振武、鄧小玲、彭麗娟、周立敏、李正兵、楊澤強等骨幹演員。
株洲市花鼓戲劇團後來搬遷到紅旗廣場。我在市計生委工作時,計生委曾聯合市花鼓戲劇團搞計生宣傳下鄉活動,我與該團有些聯繫。
2006年4月,市花鼓戲劇團與市歌舞劇團再度聯合成立株洲市藝術劇院,2012年轉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更名為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花鼓戲的主要演員都屬中心的花鼓戲展演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