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背雀百靈

栗背雀百靈

栗背雀百靈(學名:Eremopterix leucotis),是百靈科雀百靈屬的一種,是遊獵遷徙的候鳥,全球活動範圍約為3,880,000平方千米。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無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栗背雀百靈
  • 拉丁學名:Eremopterix leucot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百靈科
  • 雀百靈屬
  • 亞種:Eremopterix leucotis melanocephalus等
  • 分布區域:非洲中南部地區
  • 英文名:Chestnut-backed Finch Lark
  • 命名:Stanley, 1814
  • 學科:生物工程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五個亞種,

形態特徵

栗背雀百靈的平均體重約為14.8克。
栗背雀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2-13 cm,體重20-24 g。雄鳥主體黑色,背部和雙翼是栗色,有白色斑紋。黑頭位於耳朵和項處有一塊白色補丁。它們的嘴較粗壯而呈圓錐狀。鼻孔上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長而直。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栗背雀百靈分布圖栗背雀百靈分布圖
分布於辛巴威、象牙海岸、尚比亞、衣索比亞、史瓦濟蘭、厄利垂亞、貝寧、塞內加爾、尼日、查德、馬里、安哥拉、索馬里、南非、茅利塔尼亞、喀麥隆、納米比亞、加納、中非共和國、奈及利亞、肯亞、坦尚尼亞、波札那、幾內亞、甘比亞、蘇丹、馬拉威、布吉納法索、多哥、烏干達、賴索托和莫三比克。

生活習性

棲息地包括乾燥的稀樹草原、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乾草原、耕地和牧草地。
栗背雀百靈(雄鳥)栗背雀百靈(雄鳥)
生活於乾燥的大草原,半沙漠或有稀疏植被的沙漠區域。常於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狀飛行。於地面,或于飛行時,或在空中振翼同時緩慢垂直下降時鳴唱。高飛時直衝入雲,在地面亦善奔走,受驚擾時常藏匿不動,因有保護色而不易被發覺。常站高土崗或沙丘上鳴囀不休,鳴聲尖細而優美。
平時在地上尋食昆蟲和種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蚱蜢、蝗蟲等。

生長繁殖

雄鳥求偶時在空中鳴唱或在高空拍動翅膀。雌鳥選擇一個由雄鳥建造好的杯形的鳥巢,巢一般安置在鬆軟的沙質地形上。巢的外緣由小卵石或沙子等圍攏。每次僅產1枚卵,卵近黃白色,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細斑,大小約為23毫米×18毫米。兩性輪流孵化11–12天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后才睜開雙眼。這期間大約25%時間由雙親共同哺育,主要是餵食昆蟲的幼蟲。幼鳥在8天以後離巢,並且在14或15天以後飛行。
栗背雀百靈(雛鳥)栗背雀百靈(雛鳥)

五個亞種

Eremopterix leucotis melanocephalus:分布沿尼羅河、塞內加爾、甘比亞;
Eremopterix leucotis leucotis:分布於蘇丹東南向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
Eremopterix leucotis madaraszi:分布於烏干達東北向肯亞和坦尚尼亞北部, 馬拉威北部和莫三比克;
Eremopterix leucotis smithi:分布於尚比亞向南馬拉威、辛巴威、東波札那和南非;
Eremopterix leucotis hoeschi:分布於安哥拉南部向北納米比亞、波札那東北部和西辛巴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