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皮夜蛾

栗皮夜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栗皮夜蛾
  • 拉丁學名:Characoma ruficirra Hampson
  • 別稱:栗洽夜蛾,暗影飾紋夜蛾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鱗翅目
  • :夜蛾科
  • 分布區域:山東、河北、河南、江西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成蟲體長8-10mm,翅展14-21mm,體淡灰色。觸角絲狀。複眼黑色。前胸背、側面及胸背面鱗片隆起。前翅淡灰褐色,外緣線與中橫線間灰白色,共間近前緣處有1黑色半圓形大斑,近後緣處有黑色眼狀斑,斑上有1彎曲似匙設去眉毛的短灶府灶線,內橫線為平行的黑色雙線。後翅淡灰色。
栗皮夜蛾成蟲圖栗皮夜蛾成蟲圖
半球形,直徑0.7-0.9mm,平底,頂端有一圓形突起,周圍有放射狀隆起線。初產時乳白色,後變橘黃色,孵化時變灰白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2-14mm。初孵幼蟲淡褐色,後變褐色或綠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中後胸背面有6個毛片,橫向排成直線,中央2個毛片明顯呈矩形。腹部第1-7節背面有4個毛片排列成梯形。臀板深褐色。腹足趾鉤為三序缺環。
體形較粗短,長10mm左右,體節間多帶白譽備匪端粉,背面深褐色,化蛹於黃褐色絲繭中。
白色絲繭外附黃褐色茸毛。

生活習性

(1)發生世代:一年發生3代。
(2)越冬及初次蟲源:栗樹皮縫隙和栗總苞內結繭化蛹越冬。
(3)發生因素:生長勢強而且結栗蓬多的樹產卵多,樹冠中、下部產卵多,東面和南面多。

生長繁殖

(1)成蟲:成蟲一般羽化後3天進行交尾,白天潛藏陰涼處,夜間活動產卵。
(2)幼蟲:1代幼蟲多在栗蓬上咬斷蓬刺,碎屑堆在蛀孔周圍,後蛀孔入果,一般轉移為害2-3個栗幼果。幼蟲脫拳膠市出後,幼果易乾枯脫落。有的幼蟲先吐絲粘連新梢和栗芽為害,然後轉到幼蓬為害。2代幼蟲先啃食蓬刺,被害刺尖逐漸發黃變乾,以後幼蟲漸向蓬皮發展,使蓬刺一簇簇發黃變乾,經7-10天以後,開始蛀入蓬內為害栗實,直達蓮心,蛀食一空。幼蟲老熟後轉移相鄰栗蓬柄間,咬斷部分蓬刺做成蛹道,腳白估在其中做白色絲繭化蛹。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徹底剪掉受害栗苞,集中燒毀,減少蟲源阿翻。刮樹皮消滅越冬幼蟲。

藥劑防治

重點是殺卵和初孵幼蟲。掌握在第1,2代卵孵盛期,少坑放嘗各噴1次50%敵敵畏EC 1000-2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EC 2000倍液,效果顯著。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