栔

栔是古代木結構的一種術語,與斗栱結構有關的一個詞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栔
  • 部首:: 木 
  • 拼音:qì,
  • 部首筆畫::4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qì,
部首: 木 部首筆畫: 4 總筆畫: 10
同“契”。
qiè
同“契”。
古代木結構的一種術語,與斗栱結構有關。
栔 指的是上下栱之間填充的斷面尺寸,和“材”一樣,是建築尺度的計量標準
《營造法式》的一個常見字“栔”,根據上述辭書,我們把這個字注音為qì。《營造法式》原文對其有音注,卷 1《總釋》上“材”條云:“《說文》:‘栔,刻也。’栔,音至”。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漢語的古今音異是眾所周知的現象,這就意味著,不能簡單認為“栔”的讀音就是“至”的讀音zhì。如果再深究一步,即使考慮到古今音異甚至方音的因素,其實“栔音至”的讀音仍沒法講得通。《營造法式》為何這樣寫,就成了接下來的問題。還是先回到原文。此條解釋引自《說文解字》,而《說文》原無音注,北宋初方有徐鉉擬的反切注音,也就是其後影響最大的《說文》“大徐本”的音注。而此處李明仲雖然在字義上直接引用了《說文》,但讀音方面卻並未用當時早已通行的徐鉉的反切音“苦計切”,而是不見於今《說文》通行本的直音注“音至”,這是值得注意的。或許有三種可能。其一,李明仲此處用的是今已失傳的非大徐本的某家注《說文》。李明仲博學廣聞且家富藏書,這種情況也不是全無可能。其二,此處音注並非引自《說文》,而是引自其他著述。如果是這種情況,則最有可能的用是當時通行的字書、韻書之類。其三,是李明仲自己注的音。若是這種情況,考慮到“栔”字和“材”一樣是大木作部分的常用語,以及《營造法式》編纂時“勒人匠逐一講說”的背景,這一讀音很有可能來自李明仲時代汴京的工匠階層。若如此,則儘管李明仲世居汴鄭且為官京畿,問題也遠非簡單討論“栔”字在當時的“中原雅音”標準語中的讀法所能解決的。深入的認識尚有賴於對諸如《營造法式》工匠用語(當然也包括其讀音)或樣式、工藝等來源的研究。——丁垚《〈營造法式〉辭解》前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苦計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契。或作鍥,亦作㓶,刻也。
《唐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𠀤音挈。本作契。《爾雅·釋詁》契滅,殄絕也。《左傳·定九年》陽貨借邑人之車,栔其軸。俗讀若屑。
《博雅》栔,缺也。栔栔,憂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