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前梅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玉機微義》卷九引《瑞竹堂經驗方》。主治骨蒸勞熱,久而不痊。
基本介紹
- 名稱:柴前梅連散
- 別名:前胡散(《楊氏家藏方》卷六)
- 組成:胡黃連、柴胡、前胡、烏梅
- 主治:骨蒸勞熱,久而不痊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文獻摘要,注意事項,
組成
胡黃連、柴胡、前胡、烏梅各9g。
用法用量
上藥哎咀。每次6g,用童便200ml,豬膽1枚,豬脊髓1條,韭根白1.5g,同煎至150ml。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骨蒸勞熱,久而不痊。
方義
胡黃連性苦寒,主沉降,其清熱燥濕之功與黃連相似,但苦寒之性次於黃連。柴胡性主升散,能和解少陽、解鬱熱、散邪氣、透肌表。前胡苦辛而微寒,能宣肺氣、開腠理、散風邪、泄肺熱,為“解散傷風傷寒,發汗要藥,止咳嗽,升降肺氣”(《滇南本草》)。烏梅味酸且澀,其性善斂,能收肺氣、斂浮火,“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吸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本草經疏》)。諸藥相伍,升降相濟,疏斂結合,既能酸苦涌泄,又能和解清散,故柴前連梅散經周老加味後治療實為原因不明、纏綿難解之發熱良方。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醫方類聚》:“此足少陽、厥陰,手少陰、太陰經藥也。出少陽例,亦是劫劑。”
注意事項
此劫劑也,胃虛者量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