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香慈菇

柳香慈菇

2007年柳江縣沙菇田裡發現一株皮顏色為黃白色、球徑較大的變異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柳香慈菇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澤瀉科
  • :慈菇
  • 分布區域:華南地區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

基本信息

作物種類:慈菇
品種名稱:柳香慈菇
選育單位:柳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品種來源:2007年柳江縣沙菇田裡發現一株皮顏色為黃白色、球徑較大的變異株。

特徵特性

全生育期150~180天,移栽至收穫期100~110天。生長勢中等,株高85~100厘米,根為鬚根系,根具細小分枝,無根毛。匍匐莖入泥淺,一般為10~15厘米,結球匍匐莖長22~25厘米, 球莖圓球形,球莖表皮黃白色,肉色為乳白色,球莖橫縱徑4~6厘米。葉燕子形,葉柄長65~70厘米,葉片長32厘米,寬14厘米,表面光滑,深綠色。花為總狀序成輪狀排列,再聚成圓錐花序,花為單性花。單株結姑4~6個,單姑重40~60克。

產量表現

2012年3月~2012年12月在柳江縣百朋鎮試驗,平均畝產992.06公斤,比對照種沙菇和本地慈菇分別增產13.13%、15.63%。2014年,柳香慈菇在柳江縣百朋鎮、成團鎮、進德鎮,象州縣大樂鎮,鐘山縣清塘鎮,平樂縣橋亭鄉進行試種與示範,畝產在940.00公斤~991.77公斤,平均產為991.56公斤/畝。
與原有“沙菇”品種比較:生長更旺盛,結菇提早15天左右,單株平均結球個數增加4.3%,平均單球重量增4.9克,平均單株產量增34.9克,增長8.5%,香味更濃,風味更突出。

栽培要點

1、選擇土壤質地為壤土或粘土,pH值為5~7.5,耕作層達20厘米~30厘米,有機質含量≥20克/公斤的保水田作。2、在定植10天前將基肥施下,每畝施腐熟糞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3、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如果與秋藕套種,秋藕有10%以上的藕葉枯黃時定植。株行距40厘米×50厘米,每畝栽植3300株。4、慈姑生長至7片~8片葉時,要進行捺葉,將外圍老葉和側芽去掉埋入土中作肥料,每株慈姑苗留新葉4葉1心,以利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生產上要捺葉2次。5、定植成活後追施提苗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10公斤;第一次剝葉後每畝追施尿素7公斤~10公斤、鈣鎂磷肥15公斤~20公斤;第二次剝葉後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硫酸鉀30公斤~35公斤。6、注意病蟲害黑粉病和蚜蟲等。7、在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慈姑地上莖葉逐步枯黃、球莖充分膨大成熟時即可採收。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廣西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通則,通過審定,可在柳州市、來賓市、賀州市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