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橋艷跡記

《柳橋艷跡記》是王韜創作的一篇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柳橋艷跡記
  • 作者:王韜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王韜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柳橋、新橋在日本東京,均風月之作坊,煙花之淵藪也,遊冶子弟,以柳橋尤為熱鬧。橋以柳名,並無一柳。前輩謂橋之東南故有垂柳一株,臨風披拂,橋得名以此。或曰非也,橋建於柳原之末造,故云。其地為神田川咽喉,距兩國橋僅數十弓,江都舟楫之利,以此為通津。游舫飛舸,往來如織。南達芝浦,北向墨陀,東泝深川,西通下谷,凡游五街娼肆,觀三場演劇,與客之探花泛月、納涼賞雪者,無不取道於此。釣篷漁艇,亦時出沒於煙波。六月盛暑,遊客麇至,無殊銷夏灣焉。東西兩岸,酒樓茶肆,壯麗異常,連甍接棟,餚炙紛陳,芬芳外溢。江都歌妓既多且佳,當推斯地為冠,芳原、品川、麴坊、仲街僅及十之二三而已。
柳橋之妓妝飾淡雅,意趣疏媚,頗有閨閣風。近歲日增月盛,多至百三四十人。遊客招妓侑觴,多在酒樓船鋪。一歲中以二三五六七月為最,正四八次之;聲譽頗噪者,雖三冬寥寂之時,亦不曠一日也。船鋪凡分四區,都三十有三戶,患難相援,吉兇相問,有逾親戚。雖有貧富冷熱之異,而家各有樓,樓各分內外。船之大小不一,其有取乎輕橈畫槳,劃浪衝波者,則以小為宜。船中酒盞茶,無不具備。咄嗟立辦,則或取之於外肆。應接賓客則船家之妻也。口齒伶俐,世俗目之為女將軍。其夫則日出喝雉呼盧,逍遙於甌茗爐香而已。客之來船宿者,凡數等,或游,或飲,或棋,或博,挾妓者則以為貴客。客至,船娘視其貧富慧愚為趨承,富而愚者,是其刀砧間物矣。一至則立陳杯杓,呼肴饌,酒沸於瓶,香溫於室,船娘於是列舉某妓色艷技絕,某妓新揭名於教坊,娟麗罕倫,舌底蓮生,唇邊春盎,使客怦怦心動焉。客若有舊識,即招之來,不待首之肯也。妓至,先拜客,次拜船娘。就席必唱“請恕”二字,舉杯必唱“今夕奉謝”四字,於是妍姿獻媚,秀靨呈嬌,玉手揮弦,珠喉裂帛。船娘在旁把舵,抑揚鼓舞,其妙不可言,而客亦不覺神飛魄盪,探懷出金。若遇豪客,則並犒其從者,纏頭所擲,動費不資,而後酒闌月落,乃得擁妓而宿於船。妓酬船娘金幣一方而得二銖,船娘之所以攫利者,在此不在彼也。
江都素尚繁華,十步一店,百步一樓,松江之鱸,京江之酒,可立致也。其著名者曰川長,在橋北曰龜清,橋南曰深川,他若丸竹、松亭,指不勝僂。其中芳饌珍羞,山堆坻積,惟鮮魚則取之於河岸。客至,先供茶果,炙魚羹鱠,以次而陳。夏月必設浴室,為客制浴衣,膚涼體爽,其飲自倍。浴室最佳則推柏屋,風雪之夕,可以融凍,酕醄之候,可以解酲。將飲則必招妓,惟燭灺更闌,但有送客而不能留髡;或使樓婢為媒,則事須秘密焉。凡客攜妓而來,則為妓設饌;就其家招者,則不設。妓在酒樓不敢醉飽,懼失儀檢,周旋於主婦群婢間,倍勞於接客,否則譏嘲百出,非目以饕餮,即誚以驕恣,此後不敢再招;雖有知己命之來,亦答以不在。故妓往往請客犒婢以金資,如是則敬客而親妓矣,昨譏之而今譽之矣,於主婦前則稱其慧,於客席上則繩其美,皆一片金為之從中說話也。【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王韜:初名利賓,學名瀚,字蘭卿,因上書太平軍被清廷緝捕,改名韜,字紫詮,號天南遁叟。王韜早年進入上海墨海書館翻譯《新約》,後又在香港英華書院協助傳教士理雅格把《四書》《五經》譯成英文,乃是當時西經中譯與中經西譯的第一人。王韜多次至西歐和日本遊歷,頻繁訪學問道,是當時為數不多地具有世界視野的中國人,他在香港期間創辦《循環日報》,設立弢園書局,成為近代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王韜還曾發表大量政論時論,鼓吹變法自強和政體改革,晚年主持上海格致書院,力行教育變革,有《弢園文錄》和《弢園尺牘》等多種著作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