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橋峪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顏莊鎮,位於萊城東南13公里、鎮政府6公里處。東依培頭崮,西傍高子頂山,隔山與萊城區高莊辦事處聖水庵、譚家樓村相望,南與孫家莊為鄰,北靠花雨山,是該鎮西南山區之最邊緣村莊。全村共有457戶,1047人,耕地面積為80畝,山場面積1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柳橋峪村
- 電話區號:0634
柳橋峪村處於群山環抱之中,是典型的純山區。三村(柳橋峪、東南峪、孫家莊)一條路,出路口至顏莊、港里。
該村建村年代眾說不一,無明確記載。據村碑載,明萬曆年間,蔣姓由河北輾轉到此建村。現有鄒、吳、陳、鄭、王、李、田、伊、段、蔣、史、姜、尚、韓14姓,先前的亓、張兩姓現已無人。
柳橋峪村名來源於村中河西大柳樹。建村伊始,村民沿河東西而居,汛期一到,山洪暴發,東西兩側只能隔河相望,互助無從。河西大柳樹被洪水衝倒,此樹斜臥東西,樹幹蓋河至東岸,冒險之人沿樹從西到東,往返於洪水之上,故名柳橋;“峪”,山谷也;由此,而得名柳橋峪。
該村自古隸屬顏莊區、顏莊人民公社、顏莊辦事處、顏莊鎮管轄至今。
村民勤勞樸實,立足山區,抗爭自然,在艱苦的環境中繁衍生息;正直勇敢,深顯山里人的淳樸風格;自古至今,村民不畏強暴,團結一心,保家衛國。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村民積極參軍、參戰,踴躍支前。全村有40多人參軍,200多人次支前,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王淑才、蔣佃銀、段登新、王玉華、田發勝、史精齋等,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原顏莊區最早的黨員段登學(文山),生前系山東省廣播事業局副局長;戰爭年代,與敵人幾經鬥爭。兄弟三人齊參軍的史家兄弟(史付廷、史花廷、史來廷),史付廷離休前系定陶縣民政局局長;史來廷離休前系威海防空辦指揮。村中有使敵人聞風喪膽的武工隊員吳西連,空手擒敵的民兵王安合,智奪敵搶糧隊的李常宣,英勇不屈的農會主任、民兵隊長李明宣,活活被還鄉團刺殺在村西山溝中的王淑俊。他們追求真理,義無反顧,南征北戰,浴血奮戰,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柳橋峪村的驕子,是全村的光榮和驕傲。
柳橋峪村民的生活,自新中國成立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1953年成立以鄭建亭、陳慶業、王玉信為首的第一個互助組。1954年有三分之一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陳慶業為社長。1955年成立大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初級社,當時改名為“興華社”,陳慶業為社長。1957年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成立了顏莊人民公社,柳橋峪村屬顏莊人民公社,改稱柳橋峪生產大隊,轄6個生產小隊。1968年在縣委工作組的支持幫助下,大繪藍圖,向荒山進軍,壘堰,開荒,封山造林,綠化家園。當時總計栽柏樹11萬棵,花椒樹2萬棵,柿子樹l萬棵,還有部分大棗、核桃。在村委段登良、鄭建生的帶領下,全體村民學大寨人,發揚大寨精神,齊心協力,幹勁沖天,打石修路,深翻整平土地450畝,壘石堰1500米,搬運土石1000立方;並在村南打大口井一眼,深12米;挖池塘兩座,西水池長60米、寬40米、深15米,東水池長100米、寬40米、深12米;先後建設渠道6華里。幾年的奮戰與苦幹,村民生活有所提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書記段登良的帶領下,又向副業我門路,先後辦起了小雞孵化場、鴨子房、條編、草編、木工組、紅爐以及各種加工業,越辦越紅火,農民生活不斷改善,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在上級黨組織的關心領導下,積極發展村辦企業。由於該村盛產山楂,藉此優勢資源,1981年,果品加工廠建成投產,當年純收入達到20萬元。生產的山楂罐頭、山楂餅被評為省優質產品,並遠銷日、韓等國。廠子越辦越紅火,當時固定資產達到上百萬元。
1982年聯產承包,包產到戶,村民生活發生巨變,資源利用得到充分發揮,開山鑿石,食品加工,各種副業都在興起,村民想方設法發家致富。其中,女石匠王淑蓮,十幾年雕刻藝術遠近有名……
幾年的時間,從村容到村貌,從家庭到個人儀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好媳婦李德香,孝敬公婆遠近聞名。
公共設施逐年增多。1978年通電,1993年在村南打機井一眼,1997年柏油馬路進村,1999年自來水人戶,2001年成為電話村,村民生活逐步提高。
柳橋峪村自建村伊始就非常重視教育,崇尚文明。清末年間鄒玉珍考取秀才功名。建國前村中有私塾,先生為鄭建寅。1952年柳橋峪、東南峪、孫家莊三村聯合建立柳橋峪國小,並創辦夜校;1975年三村領導又籌集資金3萬元創辦柳橋峪聯中;1988年又投資12萬元,全部推舊翻新,達到10個班的教學規模;2001年被評為區級規範化學校,一批又一批學生從國小升往高一級學校。1979年田超考取山東公安大學,成為第一名大學生,到現在已有20多人考入各大中專院校。
椿芽、花椒、牛心柿是該村的特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從事個體經濟的人越來越多,現有石料廠兩處(白雲石場、矽酸石場),拖拉機20多台,大發車6輛,三輪車、三輪摩的十幾輛,為山區的生產、生活諸方面提供了方便。
2002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了,他們首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計畫,團結實幹。首先是硬化了村中通往東南峪的道路,緊接著架起了通往河南的一座連心橋,在通往新村的一座石拱橋上加了護欄,並將新村坎坷不平的主幹道硬化了路面。柳橋峪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