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 該村有
耕地總面積3444 畝(其中:田2401.5 畝,地1042.5畝),人均耕地1.72畝,主要種植
水稻、
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427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2畝,主要種植
梨、
木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0畝,荒山荒地197.05畝,其他面積10500畝。有鐵、磷礦石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有683戶飲用井水,有68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83戶通電,有583戶通
有線電視,擁有
電視機農戶60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5.3%和 88.1%);安裝
固定電話或擁有
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8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8戶(分別占總數的55.9%和42.2%)。
該村進村道路為砂石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截止2006年全村共擁有
汽車22 輛,
拖拉機220輛,
機車25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19畝,有效灌溉率為70%,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
沼氣池農戶60戶;裝有
太陽能農戶60戶;建有小水窖2口;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26.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28.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9%;畜牧業收入381.00萬元,占總收入的8.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58頭,肉牛60頭,肉羊650頭);漁業收入1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13.00萬元,占總收入的0.3%;第二、三產業收入2,288.40萬元,占總收入的48.4%;工資性收入119.00萬元,占總收入的2.5%。農民人均純收入2,189.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9.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67人(占勞動力的4.5%),在省內務工61人,到省外務工 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植、 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花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83戶,共有鄉村人口2088人,其中:男性1049人,女性 1039人。其中:農業人口2069人,勞動力148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3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978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8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2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494 戶,占農戶總數的72.3%。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
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
黨員79人,其中男黨員65人,女黨員14人。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4個村民小組。有團總支1個,
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32人。該村團總支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0平方米,擁有
教師2人,在校
學生70人,距離鎮中學9公里。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8人,其中小學生140人,中學生8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 2006 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56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1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4.04萬元,有固定資產27.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9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過多,債務過大,集體經濟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大產業的進一步調整,解放思想,擴寬思路,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加強村民素質教育,提高村民整體綜合水平,發展特色產業,結合我村實際制定長遠規劃。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歷史遺留問題過多,債務過大,集體經濟薄弱。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晉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