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傑拉德·柯伊伯
- 外文名:Gerard Kuiper
- 別名:GPK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荷蘭
- 出生日期:1905年12月7日
- 逝世日期:1973年12月23日
- 職業:天文學家
- 主要成就:現代行星天文學之父
柯伊伯一般指本詞條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假說最初是由愛爾蘭裔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傑拉德·柯...
太陽系最邊緣、冥王星外層空間、柯伊伯帶後方出現的冰岩密度下降、太空空無一物的奇怪自然現象。...
吉納德·柯伊伯,1905年 12月7日生於荷蘭的哈倫卡斯珀爾,1973年12月23日卒於墨西哥城。1927年他由萊頓大學畢業,留校在赫茨普龍領導下工作到1933年,獲物理學博士...
柯伊伯星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詞條標籤: 自然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
柯伊伯機載天文台· Kuiper Airborne Observatory,簡稱KAO,是一架裝有直徑為0.8米的望遠鏡,用在12500公尺(41000呎)高空從事天文觀測的改裝過的C-14飛機。...
“柯伊伯帶小行星”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
凱伯帶,Kuiper belt, 數十億顆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繞行的小型冰體構成的碟形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
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四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四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顆小天體區。其中...
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何奧爾特雲不像柯伊伯帶和八大行星的軌道一樣接近黃道面,而是呈獨特的圓球狀 [2] 。奧爾特雲現象描述 編輯 奧爾特雲提出 ...
2003年10月,加州理工學院麥克·布朗教授領導的團隊觀測到了一顆位於太陽系外圍柯伊伯帶的天體。2005年1月,經過再次分析,布朗判斷該天體的體積比冥王星還大。布朗...
葛姆斯對92顆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進行了分析,發現如果沒有一顆未知行星的擾動,這六顆天體的軌道將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繞太陽公轉軌道;當假設有一顆未知行星擾動,這...
全名大衛·林肯·拉比諾維茨(1960年生),耶魯大學研究員,對太陽系外部及柯伊伯帶進行研究。...
鬩(xì)神星 (小行星序號:136199 Eris),是一個已知第二大的屬於柯伊伯帶及海王星外天體的矮行星,根據早期數據觀測估算比冥王星大(2015年7月,美國航天局公布的...
HD 115600是於2015年5月29日發現的恆星系統,與幼期太陽系的特徵非常相似,其塵埃帶幾乎是柯伊伯帶的雙胞胎版本。它為研究揭示太陽系行星起源提供了幫助。...
冥王星(小行星序號: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
與其他大型衛星不同,海衛一運行於逆行軌道,說明它是被海王星俘獲的,大概曾經是一個柯伊伯帶天體。它與海王星的距離足夠近使它被鎖定在同步軌道上,它將緩慢地經...
歐特雲。長周期彗星可能來至歐特雲(Oort cloud)而短周期彗星可能來自柯伊伯帶(Kuiper Belt;凱伯帶)。歐特雲理論(Oort cloud theory):在 1950 年,荷蘭的天文學家 ...
ˌmɑːkeɪˈmɑːkeɪ/ MAH-kay-MAH-kay)[1] ,正式名稱為(136472) Makemake,[2] 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經典柯伊伯帶天體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