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公元7世紀40年代,即唐代早期,開鑿出查拉路甫石窟。
1962年,十世班禪確吉堅贊曾出資修復。
1979年,土登旺久又籌資進行了維修。
建築格局
查拉路甫石窟依山開鑿,與大昭寺遙遙相對。支提式石窟洞口高約2.56米,寬5米左右,為平面不規則長方形窟,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有寬1米左右的轉經廊。中心柱四面共有14尊造像,為石窟內較高大者,均為高浮雕造像。其中,東面一佛二弟子二菩薩5尊造像,釋迦牟尼佛像高1.28米,有橢圓形頭光,頭戴塔式高冠,披袈、袒右肩,莊嚴肅穆。整窟共有造像71尊,除2尊為泥塑外,其餘皆為石刻造像,分布於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3面的石壁上。
文物遺存
中心柱的造像,是石窟內較高大的雕刻,全系高浮雕,東面有一佛兩弟子及兩菩薩5尊造像,其中的釋迦牟尼像高1.28米,有橢圓形頂光,頭戴塔式高冠,身披袈裟,袒露右肩,左手持缽,右手作指地印,結“趺坐於圓形仰覆蓮座上。兩弟子迦葉,阿難侍立釋迦佛兩側,迦葉右手置胸前,左手下垂;阿難雙手合抱於腹部.兩邊的脅侍菩薩造像的風格﹑服飾均相同:高髮髻,上身袒裸﹐下著長裙,腰間系帶,帶從腹部下垂至腳,雙臂自然下垂,腳踩方台。在南面和北面均為佛和菩薩像。西面是佛同弟子像,造型風格大體相同。轉經廊南壁下排的14尊造像中,一尊為金剛像,其餘13尊為菩薩像(插圖52)。第一尊彌勒菩薩頭戴4層塔式高冠,垂髮披肩﹐戴耳環、項鍊、要珞﹑臂釧、手鐲,上身袒露,左肩旁繪一朵蓮蕾﹐下著長短裙,衣紋清晰,腰身垂帶。右手下垂,左手置胸前﹐赤足站立在圓形覆蓮座上。在此尊造像的頭頂處,有3陰刻藍蹉體梵文字和兩組古藏文數碼。這兩組古藏文數碼的含意,至今尚未破譯。其它12尊菩薩造像與彌勒菩薩的造形及姿態大同小異。金剛力士像則是面目猙獰﹐頭戴鋸齒形五花寶冠,3眼大鼻﹐袒裸全身,戴耳墜、項圈、手鐲;右手置胸前,左手執金剛杵,雙腿作箭步,顯得剛勁有力。轉經廊的西壁為三世佛像,據考證,也是吐蕃時期的雕塑作品。3尊造像基本相同。皆戴3層塔式高冠,袒露右肩著袈裟,均結踟趺坐於圓形蓮座上。但手勢不同,代表了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佛”雙手置胸前作轉法輪印,右掌向外,拇指與食指相觸,左掌向內,拇指及食指相觸。“現在佛”同“過去佛”高度均為0.4米,左手持缽,平放於腿上,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以手指觸地,作指地印。"未來佛”高0.41米,右手平肩伸出,掌心向前,手向上指,食指與拇指相觸,右手持缽,作論辯印。
歷史文化
成書於1564年的《賢者喜宴》記載,王妃茹雍在查拉路甫雕刻大梵天等佛像,歷13年完成。此窟為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譽。現存的查拉路甫右窟歷經興衰,幾經修造,成了藏族雕塑史的縮影。
查拉路甫石窟造像大多出自尼泊爾工匠之手,主要分兩類:釋迦牟尼佛、三世佛、弟子、菩薩和金剛力士等﹔另為西藏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文成公主、松贊乾布、墀尊公主,祿東贊、吞彌桑布扎、蓮花生像等。造像雕刻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民族風格。窟內古老的石刻造像,不僅為西藏眾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畫、唐卡等提供了斷代依據,而且極大豐富了我國的石窟藝術。
造像明顯有“三道彎式”的犍陀羅藝術風格,即臀部突出,左腿支持全身,右腿微屈,全身呈“S”形。但宗教藝術的程式化表現手法,在這些造像中明顯地流露出來,如服飾的類同,形體的概念化。而神化了的歷史人物雕像﹐相對講受宗教雕塑的局限少些,比較個性化而顯得生動,富有真實感。查拉路甫右窟造像,與我國西北、北方等地的石窟造像相比較,有許多不同之處,帶有西藏高原的氣息,這在我國石窟藝術中具有特殊意義。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查拉路甫石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址
查拉路甫石窟位於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布達拉宮西南藥王山東麓。
交通
自駕前往天護陀羅尼經幢:從貴州出發,沿著汕昆高速、昆楚高速、大麗高速、西麗高速到達天護陀羅尼經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