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地理環境,位置,氣候,文物遺存,溝東,溝西,建築特點,壁畫特色,出土文物,情況總體,特色文物,保護措施,文物價值,參觀參考,風土人情,門票,自助游攻略,
建設沿革
據敦煌石窟發現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記載,吐峪溝石窟古稱‘丁谷寺’,‘丁谷窟有寺一所,並有禪院一所’……”
據5世紀中葉,沮渠氏家族在河西立足不穩,率領殘部向西遷徙,在吐魯番站穩腳跟。公元444年,沮渠安周在吐魯番稱王,他在高昌故城東邊的吐峪溝開山鑿洞,恭身禮佛,因此,吐峪溝石窟,在南北朝時期,成為高昌王國最高統治集團全力經營的佛教重地之一。
進入唐代,吐峪溝山谷兩岸的佛教洞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保留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殘本對吐峪溝石窟有很具體的描述:隨山勢展布的重重寺院,背依危峰,下臨清溪,四周綠樹掩映,佛寺、禪院密集,煙火不斷,人們在溝谷深處,竟難見星月。佛寺中的高塔聳入雲霄;橫跨溝谷東西的橋樑,如彩虹在天。
吐峪溝崖壁多沙礫,容易坍塌,所以高昌王國在木頭溝內新辟了柏孜克里克石窟,並逐漸取代了吐峪溝石窟的重要地位。公元10世紀到11世紀,回鶻僧人還曾在此整修寺院。15世紀,隨著伊斯蘭教逐漸確立了其在新疆的統治地位,吐峪溝才逐漸廢棄。1905年,勒柯克到這裡還見過一座大型佛教廟宇,它像燕巢似地僅僅依附在近似垂直的岩壁上。他還在這裡“發現了兩口袋公元8世紀到9世紀的寫本”。而1916年發生在吐峪溝的一次強烈地震,使這座廟宇整個墜入了峽谷,再也不見蹤影。
依現存有限的9窟建制、壁畫和佛持遺址的情況,除能大體了解吐峪溝自十六國北涼迄於唐代數百年的發展概況外,並不能詳細地展示各個時期吐峪溝石窟藝術的完整風貌,這主要是因為吐峪溝石窟在歷史上曾屢次遭受劫難首先是13世紀以後全疆佛教石窟遭遇的那場伊斯蘭教大劫難。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嚴厲禁止偶像崇拜,在伊斯蘭聖典《古蘭經》中就明確宣布,拜像是魔鬼的行為,警告人們不許繪畫神像。於是,當穆斯林武士們於13世紀越過蔥嶺進入佛教藝術興盛的南疆後,對佛教採取了無情的鎮壓政策,佛都寺院及文物幾乎全部受到破壞。延至15世紀,隨著伊斯蘭教進入東疆,這裡的石窟藝術也遭到了同樣的破壞,佛像偶像被砸碎,色彩班斕的壁畫被搗毀。其次是外國列強的瘋狂劫掠。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段特殊的時代,中國邊疆地區曾麕集著諸列強各種名目的文化控險隊、考察團,新疆就曾是他們“考察”熱點地域之一。僅以對石窟藝術的考察為例,就先後有俄國的克列門茲和奧登堡、德國的格倫威德爾和勒考克、日本的渡邊哲信、崛賢雄、野村榮三朗、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英國的斯坦因等人,他們深入拜城、庫車、吐魯番等地,先是進行測量、繪圖、拍攝和考古發掘,然後就是野蠻瘋狂盜運。對吐峪溝考察次數最多、劫掠文物也最多的是勒考克和格倫威德爾,從1902年到1914年,他們曾先後4次到吐魯番。勒考克1905年第一次來到吐峪溝就剝割了這裡最精美的壁畫,並找到了溝東一間密室(後稱“手稿窟”),拿走了滿滿兩麻袋文書和許多“驚人的刺繡品”。1907年,格倫威德爾再次來這裡進行測繪、拍攝和臨摹,以補充原來資料的不足。這樣,吐峪溝石窟在經歷了宗教性的劫難後,又經歷了一場更大的洗劫,從而石窟也變得更加千瘡百孔,一片殘破。1916年,吐魯番地區發生大地震,三分之二的吐峪溝石窟頃刻間灰飛煙滅,被永遠深埋在歲月的塵埃中。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在1952年、1961年兩次組織專家到吐峪溝考察,隨後實施了維修、加固、看管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但未進行過發掘。只因考古界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如果保護技術跟不上,讓文物保持原態反而有利於保護。我國學者黃文弼也於1928年考察過吐峪溝。1949年以後,政府重視對吐峪溝石窟的保護和管理,1952年,派出以武伯綸和常書鴻為首的西北文物調查組考察了這些洞窟。1961年,北京大學閻文儒教授和通一法師受中國佛教協會的委託對吐峪溝石窟進行了測量、繪圖、拍照,並作了文字記錄,新疆博物館沙比提也參加了這一工作。
195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吐峪溝石窟為自治區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5年,吐魯番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成立後,對該石窟採取了維修、裝門、編號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並派專人看管
1980年,設立兼職人員管理。
2004年,成立吐峪溝石窟管理所。
2003年,《吐魯番地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及其附屬檔案《吐峪溝片區文物保護詳細規劃》由國家文物局批准、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正式啟動,吐峪溝石窟被確定為新疆段申遺點之一。為配合申遺及石窟防護加固工作,自2009年起由社科院考古所、吐魯番研究院、龜茲石窟研究院共同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吐峪溝石窟進行了保護性考古發掘工作,並取得了重要成果,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2010年3月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吐魯番研究院、龜茲石窟研究院三家單位合作,對吐峪溝遺址實施保護性考古發掘工作。中國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吐峪溝內進行的考古發掘連續獲得重大發現,其中包括精美壁畫、絹畫、數量巨大的文書殘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遺址發掘項目被評為“2010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2011年5月23日,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所、龜茲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徐光冀、劉慶柱、謝辰生、林梅村、王建新等頗具影響力的歷史考古專家齊聚吐魯番市,對這處匯集有祆教、摩尼教、佛教、道教等多種宗教與文化歷史遺存的吐峪溝大遺址保護及數量眾多的考古重大發現進行探討。
地理環境
位置
吐峪溝石窟位於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地理坐標:
北緯42度51′50″~42度51′51″,
東經89度41′39″~89度41′40″。 吐峪溝石窟西距吐魯番市約50公里。
氣候
文物遺存
石窟距離高昌故城15公里,現存佛窟93個,其中10多個佛窟內有殘存的壁畫。佛窟始建於4世紀,屬於高昌時期(327~460)的洞窟有1、40、42、44號窟,壁畫題材有禪觀圖、千佛,圖案化的淨土、本生故事、姻緣故事等。1號和42號洞窟是專供僧人靜坐觀像的禪窟,其中《比丘禪觀圖》反映了高昌禪學的宗旨。保存最好的是44號佛窟,是流亡到高昌的北涼王沮渠安周在承平7年至12年所建,題材,畫風與敦煌莫高窟北涼時期的275窟相同。洞窟平面呈方形,頂部鑿出隆起的圓形藻井,四壁繪有《屍毗王本生》、《毗楞家梨王本生》、蓮花夫人緣》等本生、因緣故事。屬於高昌王國時期的洞窟有2、12、38號窟,這時的吐峪溝石窟是王室寺院。出土過高昌王抄寫的佛經殘卷。
溝東
南側窟群
洞窟10座。其中5座相對集中,有一中心柱窟,記憶體
壁畫,除外多為縱券頂窟;其餘5窟散布在偏北的陡峭崖壁上。
北側窟群
洞窟35座,隨山形呈扇形分布,窟型主要為中心柱窟、縱券頂窟和穹頂窟三種。其中有5座洞窟內保存了較多的壁畫遺存。一些洞窟窟門外的崖壁上保留有木構窟檐的遺蹟。窟群中部洞窟的下方有依山體構築的窟前建築,採用夯土與土坯砌築的方式建造,保存較好處有上下三層,與上方洞窟之間形成明顯的成組關係。建築遺址中可見殘缺的
牆垣、
塔基、
窟室等。
溝西
南側窟群
洞窟6座,分上下兩層, 各3窟。
底層有一中心柱窟。窟門外原有木構窟檐;另有一縱券頂窟,正壁開小
洞室,側壁各開兩個小洞室。
北側窟群
洞窟20餘座,沿崖壁聯排,窟群總長100餘米。以中心柱窟為中心,兩側對稱布列小弄縱券頂窟。洞窟採用依崖土坯砌築的方式。窟前由通常
走廊及
土坯建築的遺蹟。
建築特點
吐峪溝石窟歷經千百年滄桑,飽受風沙、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目前已編號的洞窟有46個,其中1—24窟在溝西,第25窟在後溝半山腰中,第26—46窟在溝東。第1和2號窟緊緊相聯,位於溝口附近的水渠旁,坍塌嚴重,但仍有少量壁畫。第3—5窟在半山腰中,沒有壁畫。沿著昔日的“疏階”攀登而上,可達半山腰一開闊地帶,這裡是古代一處大型佛教遺址,可能就是《西州圖經》中記載的“仙居勝地”,可惜寺牆倒塌,但殿堂、基座等痕跡還可辨認。背靠山峰散布的洞窟,沿山勢起伏錯落有致,其中第12、20、22號窟保存壁畫。溝東的洞窟比較集中,但遭到嚴重的地震災害。第25窟位於溝谷深處拐角的半山腰中,其中第36、38窟最引人注目,在窟外的頂部鑿一圓錐形塔,比較壯觀。相近的第40、41、42窟是一個組合,還有山岩上保存較好的第44窟,都是吐峪溝現存重要的洞窟。其中第38、40、41、42、44等窟都保存有壁畫。⑤
吐峪溝石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鑿岩修飾而成,只有溝西開闊地帶的前排洞窟和寺院遺址有用土塊壘砌的痕跡,可能是後來改建或擴建的遺蹟。現存的洞窟形制,有以下幾種:
(一)中心柱窟這種窟形與典型的龜茲窟相似,主室地面中央築一塔柱,塔柱四面開龕,其中正面龕較大。塔柱前面為主室,其左、右和後面有行道。這是供信徒禮佛,進行佛事活動的禮拜窟。但該窟群中心柱窟的窟頂,除第2窟與龜茲窟相同是券頂外,第12、38窟為頂,和龜茲窟不同。第12、36、38窟外頂部還鑿出圓錐形塔。
(二)方形窟這種窟主要分布在溝東,平面基本呈方形,如第40、41和44窟。但它們的窟頂不完全相同:第40窟平頂中央有一凹入的小型穹窿。第44窟窟頂中心為穹窿式,四面是平頂,窟頂四角和壁面交界處鑿出帆拱。第41窟是復斗頂窟,方框四面有坡。第40和44窟地面中央還殘存塔基,⑥也是供禮拜的場所。
(三)縱券頂長方形窟是該窟群最多的一種形制,與吐魯番地區居民房屋建築相同。這種洞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象第1、20、42窟,主室後壁鑿一小屋。第1和42窟主室的兩側壁各鑿兩個小屋,平面約1米見方,僅能容一人,與庫車蘇巴什佛寺的禪窟相同。這種形制的洞窟在敦煌莫高窟也曾存在過,現在的第268和285窟仍保存有小禪屋,只是後代有人又在裡面彩繪了壁畫。
另一種是平面為長方形的縱券頂窟。這種窟數量最多,有的還有低矮的土炕,有的牆上築有存放衣物的壁龕,有的還有過道,但均沒有壁畫。這種洞窟大部分是僧房。
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當有各自不同的職能,但各種不同形制的洞窟又相錯而建,除第36、38是一組對窟外,其餘如緊緊相鄰的第40、41和42窟,第1和第2窟,第12和20窟等,都是各種形制的洞窟有規律地組合在一起,其中也有些僧房,和克孜爾一樣,一個組合可能就是一座寺院,可見昔日的吐峪溝是一處寺院林立的佛教聖地。
壁畫特色
吐峪溝石窟兼有內地、龜茲兩種石窟因素又具有某些獨特的個性因素的現象,與高昌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有密切關係。
在唐以前,高昌是漢文化深入西北最西的一個地方,所謂“國有八城,皆有華人”是也,同時它也是漢文化與西域文化第一個交匯之地,外來畫風通過高昌傳入內地,內地文化又通過高昌傳向外域,而兩者初步結合便產生了高昌特色的文化。 當然,這其中在高昌文化中起主導作用的無疑是
漢文化。
西區第2窟可以看到殘留在南甬道兩壁排列整齊、位於長方形框線內的坐佛,它們鼻眼上不提白粉,不做凸凹暈染,僅以線描畫出具有漢人五官特徵的形象。
在第3窟
甬道頂上有
忍冬、
鱗紋、
團花等紋飾帶組成的仿漢式木構建築平棋特點的斗四套斗圖案,整齊規矩這中見繁縟富麗。加上塗以淺黃、赭紅和石綠等亮麗的色澤,更顯華麗多姿,雖然組成
圖案的某些
紋樣或取自龜茲,但圖案風格受中土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第4窟南北壁最有特色的是幾列比丘禪觀圖,他們著雙領下垂袈裟,或坐蓮座、方座,或坐胡床,身旁是龜茲菱格圖案中最常見的花樹,左側有漢文榜題,像這類比丘禪觀圖還見於谷西1和谷東5兩個禪窟中。關於禪觀圖,在龜茲或莫高窟故事畫中均有出現,但像吐峪溝這樣鋪滿洞窟側總裝或窟頂的系列,比丘禪觀圖則從未有過,應是這裡的獨特形式。
谷東是洞窟相地集中的地方,現有5窟存有壁畫。谷東第2窟為中心方柱式窟,柱體四面開龕,前室橫券頂,上繪斗四式平棋,中心為蓮花,主室正壁及左右壁給說法圖。正壁上方繪聲繪色相間排列的佛與菩薩,左右甬道給滿 雙領下垂式、有濃厚漢風的坐佛。谷東第4窟是這裡唯一存在的覆斗窟,覆斗左右兩披各繪一排立佛,前後兩披傷口繪兩排立佛,它們或袒右或半披袈裟,站姿略有動勢,立佛之間以變形
忍冬、
聯珠、
三角紋等邊飾分隔,色澤鮮亮,繁縟富麗。
谷東6窟為方形穹窿頂佛壇窟,各壁中部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下部一周繪本生及因緣故事,每壁7幅合為21幅,各幅間有白色豎行反文榜題相隔,從文體看頗似北魏寫經體。本生故事即為高昌式構圖,內中人物眾多,情節有數個之多。窟頂則吸收龜茲之風,以圓蓮為中心,周繞29個梯形條幅,由畫
蓮瓣、立佛一周,坐佛兩周,其外再繪以土紅色為底的4圈小千佛,從而形成巨大的千佛構圖裝飾。此外,在後室窟門右側,繪有三身頭戴進賢冠、身著大領寬袍的供養人形象。
吐峪溝石窟的壁畫大部剝落嚴重,較能辨其內容的第44窟中,正壁和兩側壁上均繪一佛二菩薩。本生故事畫較為清晰,計每壁各有1組7幅畫,每幅畫旁有漢文題記。尚可辨認的壁畫內容有:“羼提婆利忍辱截割手足”、“摩鉗太子求法赴火”、“慈力王施血飲五夜叉”、“薩那太子捨身飼虎”和“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貿鴿”等。據《西州圖經》記載,吐峪溝石窟在唐代西州時稱“丁谷寺”。從現在石窟建築和壁畫風格分析,吐峪溝石窟約開鑿於公元4世紀初,即晉設高昌郡之前。多數洞窟及壁畫,應鑿繪於南北朝至隋代,即吐魯番地區的高昌王國時期。
關於壁畫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以
佛或
彌勒說法圖、
千佛和比丘祥觀圖為主,也有佛本生、因緣故事畫和
菩薩形象,其中千佛是中心柱窟主要的題材,幾乎畫滿窟中各壁,在方形窟中也有以千佛布列四壁的,但其壁中央往往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
在人物造型上,千佛與酒泉文殊山、敦煌莫高窟者相同,多為在中原漢人形象,立佛和菩薩身姿造型則有
龜茲因素,身體動勢較強,裝飾華麗。
表現技法上,以線描平塗法為主,線條既有粗獷的鐵線描,也有龜茲的曲鐵盤絲式。
就壁畫的整體布局和表現形式看,則又自成體系。如窟頂不似龜茲的菱格圖,而是滿繪禪定千佛或平棋圖案,本生因緣故事多繪在四壁下方,這些有與敦煌早期壁畫相同的因素,但佛教故事畫的大部分畫面除表現一個主要情節外,往往在畫面的中央一角還繪出其他場景,因此這樣的故事畫既不同於龜茲莫高窟的單幅畫,也不同於兩地的連環畫。
出土文物
情況總體
2010年3月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吐魯番研究院、龜茲石窟研究院三家單位合作,對吐峪溝遺址實施保護性考古發掘工作。
2011年春天清理出洞窟7處,有一處洞窟的後牆書寫有大量回鶻文題記,面積約有2平方米,文字書寫清楚,保存狀況良好。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文書殘片、木器、陶器等。新發現還包括約10平方米精美壁畫,著漢服的供養人像等。壁畫表現形式與中原壁畫風格相呼應的特徵十分顯著。已經清理出的壁畫超過200平方米,洞窟56處,包括禮拜窟、禪窟、僧房窟,以及一處重要的塔殿遺址、地面佛寺等;在多處洞窟前還清理出門道、台階等重要遺蹟,還發現多處洞窟改建、維修,乃至封閉等跡象,對於解決吐峪溝石窟部分洞窟開鑿次第、洞窟組合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考古發掘還出土了數量眾多的文書殘片、絹花、木器、石器、陶器、雕塑、文具、紡織品,以及生活用品等。讓考古人員振奮的是出土的數量眾多的文書,包括漢文、粟特文、藏文、回鶻文、婆羅迷文等多種文字,有佛經寫本、世俗文書和古書的注本等,還有捲軸。這些文書的發現對研究吐魯番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而且大量文物還可以印證以前被盜絕的文物的關係,可使那些文物“歸位”,這對於全面研究吐峪溝石窟寺有著重大意義。
2015年主要發掘區域為石窟群西岸南區窟群。總體上看,西岸中區窟群上下共分5層,左右依據功用和布局可分3個部分。中區北段由兩個中心柱式洞窟、一組禪窟和相關窟前遺蹟佛塔、僧房等構成。禪窟分為前後兩室,在前室南北兩側的禪室內新發現有大量的回鶻文、漢文墨書題記和朱書婆羅米文題記。中區中段由一個中心柱殿堂和周邊呈對稱布局分布的僧房組成,均坐西面東,上下共分4層。中心柱殿堂分為前、中、後三室,後室為主室。後室與中室處於同一水平,前室與中室以三級台階相連。後室為中心柱迴廊式,在左右甬道和後甬道兩側均繪有壁畫。中心柱殿堂左右各建5處僧房,分上下兩層,僧房均分前後室,其中兩個僧房內繪有壁畫。出土有大量漢文、回鶻文紙質文書、紡織品等。中區南段主要為僧人生活用窟,分上下兩層,布局十分複雜,後期改造和破壞干擾嚴重。發現大量用火痕跡,有爐灶、土炕、壁龕等。在其中的一個灰坑中出土有北宋年間的銅錢。
2015年12月5日,考古人員在對吐魯番吐峪溝石窟寺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大量壁畫、塑像殘塊和紙質文書。其中包括回鶻文-漢文雙語完整捲軸、書寫在樺樹皮上的梵文殘片、古藏文冊頁等。
特色文物
出土最早《大唐西域記》殘卷
從吐魯番學研究院獲悉,文物專家確認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一件文書為國內著名佛學經典名著《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據武漢大學教授陳國燦研究分析,該寫本殘卷應該是目前學術界所知道的數十種《大唐西域記》中年代最早的寫本(指成書時按照手寫形式流傳的古籍,區別於刻本)。
據了解,這件《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於1981年出土於鄯善縣吐峪溝鄉石窟寺,殘卷高16.5厘米,長19.5厘米,整篇殘缺達近三分之一,正面裱糊有其他文書,殘卷字型娟秀,上有殘存漢文10行。
3米長佛教古經卷
長達3米、內容為漢文抄寫的《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經卷,在吐魯番市首次亮相。
從吐魯番學研究院了解到,這部剛剛修復的佛教經卷,是去年10月從吐峪溝石窟出土,經卷文書除了最外面略有殘缺外,其餘部分均保存完好,經卷正面是漢文抄寫的佛經,反面是回鶻語。目前,漢文部分已被研究人員破譯。
據吐魯番學研究院相關人員介紹,《維摩詰所說經》是佛教眾多經典中般若部的一部大乘經教,屬於真空法性部的經典。吳支謙、唐玄奘、宋法戒等都曾譯過此經,該經宣傳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行成佛,旨在宣傳大乘般若空觀
保護措施
2014年1月12日,吐峪溝石窟保護設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吐峪溝石窟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屬自治區發改委審批通過的項目,總投資1097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防洪壩、河道護坡、巡查步道等,計畫建設工期243天。該項目始終堅持文化遺產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建設相融合的原則,通過降低防洪壩體高度並新建河道護坡等措施,既達到了保護文化遺產的要求,又滿足了當地村民生活、生產用水的需求。
文物價值
新資料的發現表明:吐峪溝早期洞窟,雖然在洞窟形制、繪畫手法上與龜茲石窟和甘肅早期石窟有著的密切關係,但同時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在洞窟組合方面,溝東和溝西區石窟均是上下多層式的組群布局:以一座禮拜窟為中心,左右上下開鑿僧房窟、禪窟及其他生活用窟,功能完備。早期洞窟建造獨特,兩座中心柱窟均是利用山坡垂直向下鑿出洞窟地面及中心柱。中心柱以土坯包砌,四面則依山體用土坯壘砌成牆。這種做法是周邊地區石窟寺所沒有的。塑畫題材也是吐峪溝石窟中前所未見的。如K18窟中心柱正壁塑大型立像,甬道左右壁均繪大型的一佛二菩薩立像,中心柱後壁下部為一排八身菩薩像。溝西中心柱窟甬道成排的大立佛、二身形像奇特的護法神像,這些新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吐峪溝石窟的內涵,為研究吐魯番地區早期佛教藝術的區域特色提供了嶄新的資料。
吐峪溝石窟是高昌地區已知開鑿年代最早的石窟,是中原佛教文化與西域佛教文化最早交匯的地區。洞窟形制和壁畫遺存反映出多種文化對高昌石窟藝術的影響,是中國佛教藝術的藝術寶庫。
吐峪溝石窟附近古老的傳統建築形制的民居使用至今,在中國土質建築史上也是罕見的。吐峪溝石窟周圍的祆教墓葬、
佛教寺院、伊斯蘭教麻扎,反映了當地多種宗教、多種文化的深厚歷史底蘊。
參觀參考
風土人情
進入景區內要衣裝整潔嚴禁坦胸露背者進入。保護環境支持環保,在參觀時不要亂丟垃圾。參觀時不要大聲喧譁以免影響他人。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防止丟失。老人兒童應在家人的陪同下參觀。館內禁止吸菸,以免引起火 災,請保持環境衛生
門票
景區等級:3A
旺季開放時間:8:00-21:00
旺季門票:190元
優惠信息:學生票:95,
套票包含:葡萄溝,坎兒井,高昌故城,古墓,吐峪溝
自助游攻略
從鄯善到吐峪溝約70公里,有班車往返。12:00、13:00、14:00從鄯善縣客運車站發車,也可在縣城打的前行。車滿發車,從吐魯番到吐峪溝60公里,也有班車往返。12:00~18:00之間,每2小時從客運站發一班車。食宿可以在當地的維吾爾族聯繫後做以安排,夏季可以住屋頂,也可以搭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