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

柔弱

柔弱,常指體弱,易感疲勞的;易得病的(身體柔弱),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災禍影響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柔弱
  • 拼音:róu ruò
  • 注音:ㄖㄡˊ ㄖㄨㄛˋ
  • 反義詞:剛強、矯健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典籍論述,

基本解釋

(1) [delicate]∶常指體弱,易感疲勞的;易得病的(身體柔弱)。
(2) [frail]∶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災禍影響的。

引證解釋

1. 謂要君主守柔貴弱的政治主張
鬻子》:“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強勝不若己,至於若己者剛。弱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
老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2. 柔軟,不堅硬。
《隋書·隱逸傳·徐則》:“﹝ 徐則 ﹞至於五更而死,支體柔弱如生,停留數旬,顏色無變。”
唐 杜甫 《江頭五詠·丁香》:“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3. 謂柔和謙順
《淮南子·原道訓》:“是故清靜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
《三國志·魏志·徐奕傳》:“夫能以柔弱而制剛彊者,望之於君也。”
張居正《女誡直解》:“生女如鼠之柔,還怕他後來粗猛,言女子貴於柔弱也。”
4. 柔弱,不剛強。一般形容女子。
王讜《唐語林·補遺三》:“ 鐸 柔弱易制,中官貪之,先用 鐸 焉。”
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上·裹足》:“蓋婦女裹足,則兩儀不完,兩儀不完,則所生男女必柔弱男女一柔弱,而萬事隳矣!”
楊朔《櫻花雨》:“ 君子 是那樣膽怯,那樣柔弱,看不見自己的明(天),更看不見 日本 的未來。”

典籍論述

《鬻子》
《鬻子》最早論及了宇宙生成問題和宇宙永恆運動問題;確立了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思想,繼而確立了君主守柔貴弱的政治主張。
鬻子》:“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強勝不若己,至於若己者剛。弱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
《道德經》
《道德經》關於“柔弱”的論述
有七處,指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認為道的運動是循環的,其作用又是柔弱的,以“弱”形容它的運動特點是持久而不帶有壓力感的。
另外,《道德經》又以“柔弱”和“剛強”相對,認為“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意思是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卻能駕御天下最剛強的東西。它以水為例,稱“天下莫柔於水,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
又以人和草木為例,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因此,弱能勝強,柔能勝剛。如果說,剛強和柔弱是道所包含的一組矛盾的特性的話,那么,《道德經》明顯地傾向於讚揚君主柔弱的一面,多次強調柔弱勝於剛強。
宋代朱熹在他的《語錄》中,曾經評價過這種“柔弱觀”,說老子“只要退步,不與你爭,如一個人叫哮跳躑,我這裡只是不做聲,只管退步。少間叫哮跳躑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自應有餘。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與人爭者,乃所以深爭之也,其設心措意都是,如此間時,他只是如此柔伏,遇著那剛強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如云:惟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到那柔之極時,才有一毫髮露,便是剛,這氣便粗了”。
《無上秘要》
《無上秘要》關於“柔弱”的論述
魏晉期間成書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引用了《妙真經》,經文與《道德經》和《淮南子》等對水的讚揚和描繪相一致,只是在字句上更加通俗易懂。經文稱“水之為物,柔弱通也。平靜清和,心無所操;德同天地,澤及萬物。大無不包,小無不入;金石不能障蔽,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實歸虛,背高趣下,浩浩蕩蕩,流而不盡,折衝漂石,疾於風矣。廣大無疆,修遠大道。始於無形,終於江海;升而為雲,降而為雨;上下周流,無不施與。消而復息,生而復死;是故聖人去耳去目,歸志於水。體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醜,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淡無心;盪若無己,變動無常,故能與天地終始”。明確要求學道之人“歸志於水”,這樣才能做到“與天地終始”。
無上秘要》還引用了《虛無經》文,概括了道的十三種特性,其中“七日呼吸中和,滑淖細微,謂之柔;八曰緩形縱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虛無經》認為學習這十三種特性並加力行,“非獨治身,平首萬國”。不過,這一“柔弱”的特性,卻是從“呼吸”調養和“百事”行為的角度加以描述的,主要是內修和修身的內容。
《淮南子》
《淮南子》關於“柔弱”的論述
《淮南子》對於水的“柔能勝堅”的特性作了廣泛而細緻的鋪陳描寫,認為“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修極於無窮,遠淪於天涯;息耗減益,通於不訾。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無好憎,澤及蚑蟯而不求極;富贍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費。行而不可得窮極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擊之無創,刺之不傷;斬之不斷,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利貫金石,強濟天下。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之上;邅回川谷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有餘不足,與天地取與;授萬物而無所前後,故而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盪,與天地鴻洞,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這就是說,具有柔弱特性的水是天下最高的“德”的體現和代表。
《淮南子》和《文子》(即《通玄真經》),都將“柔弱”之道推衍到治國之中,認為“能成霸王者,必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但是漢代的道家並不偏向柔弱,而主張剛柔相濟,《淮南子·氾論訓》稱“聖人之道,寬而栗,嚴而溫、柔而直、猛而仁。太剛則折,太柔則卷,聖人正在剛柔之間,乃得道之本”。早期五斗米道在《老子想爾注》中繼承了《道德經》的思想,也讚揚“水善能柔弱,像道”,能夠“去高就下,避實歸虛,常潤利萬物”;認為“水法道柔弱,故能消穿崖石,道人當法之”。明確要求學道之人學習水的“柔弱”。
《三略》
《軍讖》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極,密定九夷。如此謀者,為帝王師。故曰:莫不貪強,鮮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聖人存之,動應事機。舒之彌四海,卷之不盈懷;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敵國服。
《軍讖》曰:“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強,其國彌彰;純柔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強,其國必亡。”
《軍讖》曰:“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者,民也。故良將之養士,不易於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可全。
《軍讖》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強弱相虜;莫適禁御,延及君子,國受其咎。”
《道德真經廣聖義》
《道德真經廣聖義》關於“柔弱”的論述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編撰的《道德真經廣聖義》卻主要是從“平首萬國”的角度闡述“柔弱”的作用,稱“力強者,人折之;智強者,人害之;勢強者,人謀之;氣強者,人制之;德強者,人伏之。守弱體柔,不犯於物,其德如此,可謂之強。如道之用,孰敢害之”,“道以至柔,無乎不在,貫通萬物,流注群形,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故保養道存則生全而柔弱,馳騁氣散則枯槁而堅強。理國有道,則襁負而歸仁,無道,則蕭牆構敵矣”。
金元以後,道教全真派興起。全真道士追求“全性保真”,出家住庵,因而常以“柔弱”思想指導自己的內煉。
《西雲集》
《西雲集》關於“柔弱”的論述
有洞明子“述懷”詩五十首,其一稱“清貧柔弱做真修,名利浮華事總休。心地瞭然無別物,清風明月滿瓊樓”。他以“柔弱”和“清貧”相聯繫作為真正內修的先決條件。內修家常常以剛柔對比來闡述內氣運行以及火候方法等等。
《樂育堂語錄》
《樂育堂語錄》關於“柔弱”的論述
清代道士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中回答“琴劍者何”的問題時稱:“蓋以至陽之氣,中含至陰。學者執著一個陽剛之氣,則不能成丹。劍之取義,剛是也。而又加一琴字,取其剛中有柔,健而和順之義,然在下手之初,不得不知剛柔健順,方無差錯。若到水火調和,金木合併,則剛者不剛,柔者不柔,且至純熟之候,更不知有剛柔,惟順其氣機之流行,自然天然而已矣。”CD在內修中在氣機流行之中,從下手時知剛柔到純熟時不知剛柔,這是一個從不純熟到純熟,不自然到自然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使得水火調和,金木相併。
《周易闡真》
《周易闡真》關於“柔弱”的論述
清代另一個著名道士劉一明在他的《周易闡真》一書中,反覆地闡明剛柔相依的道理。在“大壯”中指出“剛而能柔,陰陽混合,金丹已結”;“剛以治內,柔以應外。外不足而內有餘,不壯而壯,壯之有得於中”。在剛柔之間提出“中”的概念,大致相當於今常說的對立面之間要保持平衡的意思。在“損”中,即稱“剛柔歸中,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如一。二五之精,妙合而凝,還元返本,聖胎有象。由是享自在無為之樂,我命由我不由天”。認為金丹凝合於“剛柔歸中”,而不是如同初期道家和道教的著作中,偏於柔弱,強調以柔克剛,這無疑是道教教義思想的一個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