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黑色蒂腐病

柑桔黑色蒂腐病

褐色蒂腐病和黑色蒂腐病 這兩種病害主要發生在成熟果實上,外部症狀不易區別。主要特徵是,多自蒂部開始發病,以果蒂為中心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病部果皮革質有柔韌感,邊緣呈波紋狀。病果內部腐爛比果皮腐爛快,當病斑擴大至果面的1/3到1/2時,果心已全部腐爛。 病菌的寄生性不強,需要傷口或植株衰弱的情況下才能侵染危害。防治重點應放在控制田間發病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柑桔黑色蒂腐病
  •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橘、香蕉、梨、棉花等多種植物
  • 主要為害部位:果實,在果園中也可為害橘樹枝幹
病原,為害症狀,傳播途徑,防治方法,農業措施,化學防治,

病原

學名Diplodia natalensis Evans,屬半知菌,
柑桔黑色蒂腐病
有性態學名Physalos rhodina Berk. et Curt.,屬子囊菌。

為害症狀

發病初期,從蒂部開始腐爛,有時也從果頂及其他傷口處先發病,擴展速度快,色較深,病部初期呈褐色,後變為暗紫褐色或黑褐色至黑色,無光澤,病果皮輕壓易破裂。蒂部腐爛後病菌很快進入果心,亦形成穿心爛,使果心變為淡灰褐色,果肉變紅褐色,或都有變為黑色腐爛,但果皮腐爛較果心快,一般不先形成穿心爛,濕度大時,病果腐爛後常溢出暗褐色粘液,有時果面長有污灰色,後變黃褐色至黑色絨毛狀菌絲體,並可散生小黑粒點狀分生孢子器。

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傳播,由傷口侵入果實和枝幹。發病和果實腐爛的最適溫度為27~30℃,20℃以下或35℃以上腐爛較慢,5~8℃時不易腐爛。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

①防止果實受傷,採收時要防止果實遭受機械損傷;
②庫房及用具消毒。果實進庫前10~15d,對庫房或地窖進行消毒,按每立方米容積用5~10g硫磺粉進行熏煙,或用福馬林1:40倍液噴射,每立方米30~50ml,消毒時關閉門窗3~4d,然後通氣2~3d。
③控制庫房中的溫度濕度在80%~85%,注意通風換氣。

化學防治

①果實采前噴藥,果實採收前7~10d內噴藥,可用50%甲基托布津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②果實防腐處理,果實採收後1~3d內用藥劑處理,可用0.02%的2,4-D加0.1%托布津,0.02%的2,4-D加0.05%多菌靈,用上述混合藥劑浸果1~2m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