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黑腐病

柑桔黑腐病病原為真菌,稱為柑桔鏈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is et. Pierce),屬半知菌亞門。病部長出的墨綠色絨毛狀霉層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倒棍棒形,暗橄欖綠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柑桔黑腐病
  • 外文名:Altemaria citri Ell.et Pierce
  • 病原:真菌
  • 病原屬:半知菌亞門
柑桔黑腐病,為害症狀,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柑桔黑腐病

柑桔黑腐病。

為害症狀

①黑心型。病菌在幼果期自果蒂部傷口侵入果心,沿果心蔓延,引起心腐,病果外表無明顯症狀,但內部果心及果肉則變墨綠色腐爛,在果心空隙處長有大量深綠墨色絨毛狀霉。
②黑腐型。病菌從傷口或臍部侵入,果皮先發病,外表症狀明顯,初呈褐色或黑褐色圓形病斑,擴大後稍凹陷,邊緣不整齊,中部常呈黑色,病部果肉變為黑褐色腐爛,乾燥時病部果皮柔韌,革質狀,高溫下,病部長出絨毛狀霉,開始呈白色,後轉變為墨綠色,果心空隙處亦長有大量墨綠色霉。
③蒂腐型。病菌從果蒂部傷口侵入,症狀與黑心型類似,但在果蒂部形成圓形的褐色軟腐症斑,大小不一,通常直徑1cm左右。
④乾疤型。病菌從果皮和果蒂部傷口侵入,形成深褐色常為圓形的病斑,病、健交界處明顯,直徑多為1.5cm左右,呈革質乾腐狀,病部極少見到絨毛狀霉,易與炭疽病乾疤症狀混淆。

發病條件

柑桔黑腐病菌主要以孢子附著在果實上越冬,也可以菌絲體潛伏在病枝葉組織內越冬,當溫濕條件適宜時便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氣流傳播,在果園中侵染幼果。病菌從花柱痕或果面的任何傷口都可侵染,侵入後以菌絲體潛伏在組織內,到後期或貯藏期引起果實腐爛。柑桔黑腐病菌屬於寄生性較弱的真菌,一般都只能通過果皮傷口或果蒂口侵入。因此,在管理、採收、貯運過程中,凡使果實受傷,都會增加受侵染的機會。黑腐病的發生與品種關係密切。橙類發病輕,椪柑、溫州蜜柑、桔類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防止果實受傷,採收時要輕采輕放,壁免果實遭受機械損傷;
②庫房及用具消毒 果實進庫前10~15d,對庫房或地窖進行消毒,按每立方米容積用5~10g硫磺粉進行熏煙,或用福馬林1:40倍液噴射,每立方米30~50ml,消毒時關閉門窗3~4d,然後通氣2~3d。
③控制庫房中的溫度濕度在80%~85%,注意通風換氣。
化學防治:
①果實采前噴藥,果實採收前7~10d內用45%施保克2000倍液或25%脒鮮胺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2000倍液噴藥。
②果實防腐處理,果實採收後24小時內用藥劑浸果1分鐘,藥劑選用5000倍的2,4-D加45%施保克2000倍或25%脒鮮胺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