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謙
- 國籍:清朝
- 出生地:崇明(今屬上海市崇明區浜鎮人)
- 性別:男
簡介,文集,
簡介
柏謙(1697~1765)
康熙五十四年獲秀才,雍正元年,選拔為貢生。雍正二年順天鄉試中舉人,雍正八年(1730)成進士,選為庶吉士,官授翰林院編修。
柏謙天資聰慧,博覽群書,納於言辭,敏於文翰,早年從師於本縣孝廉李杜詩。李也是浜鎮人,康熙五十九年舉人。
據民國《崇明縣誌》記載:柏謙是崇明善於寫文章的文人。他為官清正,善於識別,培養人才。雍正十三年秋。順天鄉試時,他曾任總閣卷官,以後又兩任福建省鄉試正、付主考官。乾隆九年,到武英殿經史館篡修《明史綱目》。當時因多次調換主筆人,不俱稿。而交稿期限緊迫,柏謙憑自己的才學和刻苦精神,晨夜排篡,如期訖事,因此曾文望朝野。皇叔怡賢親王也羨慕柏謙的才學,要他為其二王子講學論文。柏謙在崇明時,許多有名望的人都要請他寫文章。一個叫黃堅的書生,擅長填詞,譜曲很有才氣,也要請他為其作佳傳。柏謙曾寫過《趙公堤記》、《沈文鎬〈清理田賦記〉跋》、《重建尊經閣記》、《近庵先生傳》等,其中許多文章被刻在石碑之上。柏謙特別善於寫四詩文(八股文),也就是那種科舉應試的文章,他的文章膾炙人口。曾刊行宇內,風靡一時,是科舉應試者們的典範文章。崇明何忠相,金壇王步青,曾為柏謙的著作寫過序文,後來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白話文的興起,他的文章就無人去讀了。
柏謙又是個詩人。乾隆九年夏,柏謙接駕皇上,同張玉書、陳見復、金德英、馮浩等大臣一起參加翰林院宴會,用“柏梁體集式”賦詩聯句,曾得到乾隆帝的讚賞。於是“逐頻召見賦詩論文”。乾隆《崇明縣誌》和清代崇明人楊樽編輯的《瀛洲詩抄》上,收錄有柏謙的詩作。他的作品反映現實生活,有抒情寫景,也有反映勞動人民處於災荒時的苦難情景,楊樽稱他的詩“同其文一樣清俊”,李杜詩也稱其為:“文壇之名將、詞林之俊傑”。
柏謙一生中,成就最高的是書法,是清代著名的崇明書法家。當年就是因為他書法出眾,而被選為庶吉士。他的書法,介於唐代書法家虞世南和歐陽洵之間,融二者之妙,自成一體,迴翔館閣,風格剛勁,而又文雅。他作為書法家,名字被載入光緒戌審金陵刻本《國朝書人輯略》和1985年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等書中。乾隆年間,崇明學宮的《重建尊經閣記》刻石上,便有柏謙的書法。
柏謙是面向大海的崇明島這塊潔淨樂土哺育出來的驕子之一。他集詩人,書法家於一身,年少時聰慧敦厚,勤奮好學,仕途中為官清正,著作甚勤,又常常解決人家困難,辭官後,掌教虞山書院,識別和培養了一批有用之才,使當地的文化事業大有起色。
文集
他著作的詩集,文稿有《槐蔭堂稿》、《碧山堂稿》、《吳中十子》、《虞山課藝》等,曾盛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