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村(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長布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柏樹村,位於五華縣長布鎮福興村,距鎮政府13千米。坐落於柏樹山下,大田河自西向東從村前流過,最高山峰為柏樹山,海拔300米。因該村房前屋後種有許多柏樹,故以“柏樹村”命名。該村形成於清初,是古驛道興寧經長樂至永安的沿線村落,曾有柏樹鋪設在該村的榕樹下,上接杞樹鋪,下至粘坑鋪。

村民均為張姓。相傳元末明初,其開基始祖張洪恩從福建上杭遷長樂縣大田約大客村,五世祖又從大客遷大田七岩村,六世祖從七岩遷石灰壩虎井村,八世祖赴秋公於清初從虎井遷至於此落業。2015年末,該村有戶籍人口1547人。村民均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村民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番薯、木薯、花生、黃豆,冬種少量小麥、胡豆,家庭養殖有牛、豬、雞、鴨、鵝等。20世紀90年代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村民除種水稻兼少量花生、黃豆外,大部分青壯勞力外出務工,從事建築、商業、餐飲等行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長布鎮
  • 地理位置:柏樹山下
傳統民居,民俗活動,歷史建築,

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現存76座,大多已殘舊破敗且少有人居住。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經華樓,正屋上五下五布局,三進式,懸山頂,泥磚牆,轉斗門,有照牆。橫屋二槓,外加一層圍龍。1943年春,中共廣東特委在此設立地下中心交通站。村南有“政工樓”一座,上三下三布局,左右各有橫屋一槓,土木結構,懸山頂。

民俗活動

該村有正月十五日上燈、清明節到大客開基祖洪恩公墳墓祭祖習俗。村中先輩修有《洪恩公源流》一書,書內收有唐張公藝“百忍歌”,提倡“和為貴,忍為高,敦族睦鄰,和諧相處”的理念。

歷史建築

村內建有三座宗廟。村口有泰寧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重修於2015年,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紅磚牆體,琉璃瓦頂,屋棟頂置“雙龍戲珠”雕塑圖案;寺內供奉觀世音、神農、文昌帝君、土地神等;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一日為廟會,華城、潭下、大田、長布等地民眾到此祭拜。村東南黃麻坑建有張公爺紀念堂、毛大郎紀念堂,占地面積合計900多平方米。兩堂均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重修於2003年,供奉敕封護國庇民大將軍張法青和傳說中的毛大郎。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為張法青廟誕,農曆十月初一日為毛大郎廟誕。祭典活動有請神、拜神、坐刀轎、出巡、演戲、放煙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