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柏樹村(雲南省鎮康縣鳳尾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該行政村隸屬鎮康縣鳳尾鎮,距鎮政府所在地15.00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63公里。轄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553 戶,有鄉村人口2518 人,其中農業人口 2518 人,勞動力 1024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24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柏樹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鎮康縣鳳尾鎮
  • 下轄地區: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
  • 面積:47.96 平方公里
  • 人口:2518(2007年)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基層組織,人文地理,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 47.96 平方公里,海拔 1,550.00 米,年平均氣溫 15.00 ℃,年降水量 1,600.00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5,188.00 畝,人均耕地 2.0 5畝,林地 19,757.30 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8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968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188.00畝(其中:田1,077.00 畝,地 4,111.00 畝),人均耕地 2.05 畝,主要種植 玉米、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 19,757.3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87.6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27 畝,主要種植核桃、桃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50.00畝,其中養殖面積 0.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1,825.00 畝,其他面積 44,919.7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58戶通自來水,有147戶飲用井水,有 47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8.53%)。有553 戶通電,有 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5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0%和92.2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4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0戶(分別占總數的81.37%、72.33%)。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委會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尚有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未通公路;村委會駐地距離最近的車站 15.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5.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1 輛,拖拉機 45 輛,機車 62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77.00畝,有效灌溉率為20.7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0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9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1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5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9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4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核桃、茶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4.49%。該村發展甘蔗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核桃、膏桐產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553戶,共有鄉村人口2518人,其中男性1248人,女性1234人。其中農業人口2518人,勞動力 1024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佤族、彝族混居地),其中佤族564人,彝族35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 3 所,校舍建築面積 1,121.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2 人,在校學生207人,距離鎮中學15.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9 人,其中小學生269人,中學生8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滯後,商品流動、學習、就醫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甘蔗產業,大力發展核桃、茶葉為主的經濟林果業,加大畜牧業建設,培育以運輸、個體為主的服務業,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建設著力改善人民環境,生產生活條件,創建和諧社會。

新農村建設

大柏樹村委會是鳳尾鎮首批新農村建設村,根據市、縣黨委、政府安排要求,鳳尾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制定出新農村建設規劃方案,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扶持,共成立12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理事會以自然村為單位,共選出理事會成員86人。
2007年來共完成新甘蔗種植 2013畝,甘蔗總面積達4578畝,新修蔗區機耕路13.5公里。種植核桃面積1456畝,累計達1826畝,新植茶葉面積860畝,累計達2060畝。
成立種植協會1個,完成沼氣池建設48口。完成安居房建設戶3戶,新建2戶,改造1戶口。完成畜牧業建設示範戶12戶,圈舍改造300平方(含一池三改2戶)。庭院建設8戶,160平方米(崩龍田)。完成水池修復21平方米,堤壩建設1座6平方米。完成崩龍田自然村人畜飲水一戶一表建設1件,39戶176人,投資5.5萬元。積極協調組織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成主線架設14公里,串戶線172戶,目前正啟動崩龍田自然村串戶路建設。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底, 該村建有1個黨支部,下設 8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 20人,其中男黨員 58 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1999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 15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46人。

人文地理

水煙桶:本地男人用來抽菸的工具。
馬幫:由於道路不通,車輛無法運輸,就出現成群結隊的馬、騾子,來運輸各種物品。
這裡居住著一支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少數民族--佤族,他們有著自己的傳統節日--“新米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