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柏寢台
- 地理位置:廣饒縣城東北15公里的花官鄉桓台村南
- 占地面積:闊40餘畝
簡介,‘相關文學作品,
簡介
據傳當時台高3丈余,闊40餘畝,台上廟宇櫛比,柏樹蒼蔥,頗為壯觀,充分反映了齊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並四度成為古代東方文化中心的景況。由於年久失修,風雨侵蝕,台上陳跡已不復存在。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寢台,據《漢書》顏師古注,是“以柏木為寢室於台之上也”,故而得名。柏寢台系以人工土築而成。《史記孝武本紀》載:“漢武帝有故銅器,問少君,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驗其刻,果齊桓公器。”據此可知,柏寢台至遲建於齊桓公十年(前676),距今已有2600餘年的歷史。
柏寢台原稱路寢,是齊侯的行宮。《左傳》記載:經二十有六年(前516),齊侯與晏子坐於路寢,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韓非子》中也有記載:齊景公與晏子游於少海,登柏寢之台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史記齊太公世家》中也有記述:齊景公三十二年(前516),彗星現。景公坐柏寢,嘆曰:“堂堂!誰有此乎?”《晏子春秋》中記載:“景公宿於路寢之宮。”又據明嘉靖《山東通志》載:“齊桓公曾盟諸侯於此,故稱桓公台。”
此台平面近似方形,1995年4月,廣饒縣博物館對柏寢台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古鑽探和局部發掘,發現台基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50米,總面積2.7萬平方米。此台自下而上均為夯築,每層夯土厚約16厘米,東部較矮處有48層,約8米。夯層均勻,夯面平整,夯窩呈饅頭形。從台周圍的斷面觀察,台南面、西面有較大面積的修築痕跡,夯層中有較多龍山、商周和漢代的陶片,據此可以判斷,周圍可能有龍山文化遺址或商周文化遺址;另外,還在台頂上採集到了不少戰國至漢代的筒瓦、板瓦及花紋磚等建築構件。
相傳,柏寢台最初高3丈,方圓10大畝(今40畝),台上殿宇壯觀,松柏蒼翠,是文人墨客的遊覽聖地。2600多年來,柏寢檯曆經風侵雨蝕,烽火狼煙,然遺蹟猶存。現台高約6米,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92萬平方米,1985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台平面近似方形,1995年4月,廣饒縣博物館對柏寢台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古鑽探和局部發掘,發現台基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50米,總面積2.7萬平方米。此台自下而上均為夯築,每層夯土厚約16厘米,東部較矮處有48層,約8米。夯層均勻,夯面平整,夯窩呈饅頭形。從台周圍的斷面觀察,台南面、西面有較大面積的修築痕跡,夯層中有較多龍山、商周和漢代的陶片,據此可以判斷,周圍可能有龍山文化遺址或商周文化遺址;另外,還在台頂上採集到了不少戰國至漢代的筒瓦、板瓦及花紋磚等建築構件。
相傳,柏寢台最初高3丈,方圓10大畝(今40畝),台上殿宇壯觀,松柏蒼翠,是文人墨客的遊覽聖地。2600多年來,柏寢檯曆經風侵雨蝕,烽火狼煙,然遺蹟猶存。現台高約6米,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92萬平方米,1985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學作品
《漫話柏寢台》主編:張萬春, 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文中對柏寢台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