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河村

柏家河村

柏家河村隸屬雲南省雙柏縣安龍堡鄉,地處安龍堡鄉西北邊,距安龍堡鄉政府所在地26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雙柏縣城縣90公里。東鄰新街村委會,南大麥地鎮河口村委會鄰,西鄰法裱鎮六街村委會,北鄰法裱鎮六街村委會。轄龍呼甸、上獨、新村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84戶,有鄉村人口1090人,其中農業人口1072人,勞動力6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7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柏家河村
  • 地理位置:安龍堡鄉西北邊
  • 面積:45.5平方公里
  • 人口:109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45.5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年平均氣溫 16.2℃,年降水量981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96畝,人均耕地2.16 畝,林地30622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96畝(其中:田750畝,地1646 畝),人均耕地2.16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3062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2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草地500畝;荒山荒地5700畝,其他面積28882畝。
經濟林經濟林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84戶通自來水。有28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8戶(分別占總數的76%和56%)。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運輸車1輛,拖拉機78輛,機車4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50畝,有效灌溉率為5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3畝。
太陽能太陽能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1戶;建有小水窖189口。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4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4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3萬元,占總收入的56%;畜牧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3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49頭,肉牛213頭,肉羊1657隻,雞6205隻)。農民人均純收入13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7人(占勞動力的9%),在省內務工86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該村目前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養殖業產業。
種植業種植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84戶,共鄉村人口1090人,其中男性571人,女性325人。其中農業人口1072人,勞動力650人。該村以彝族、哈尼族為主(是彝族、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彝族803人,哈尼族267人,漢族20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0人,占人口總數的1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00人,參合率84%;享受低保6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61戶,占農戶總數的57%。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88平方米,擁有教師4人,在校學生90人,距離安龍堡中學2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0人,其中小學生90人,中學生50人。 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花鼓),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完小村完小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9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1萬元,有固定資產33.2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62人,其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 龍呼甸、上獨、新村等1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64人。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有花鼓一種民間文化活動。
花鼓是一種古老、熱烈、歡快、奔放的民族樂器。遠古時重要用於白,通過敲鑼打鼓,一是解除死者家人的沉默、悲傷,二是給祭喪者壯膽,三是防止豺狼野獸來毀屍,由於花鼓舞熱烈歡快,後來也用於節慶、慶賀等喜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交通不便,地理環境差,基礎設施脆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不便交通不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