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社會事業,
農村經濟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和廈說售往省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 入16.5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茨菇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茨菇產業。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16.52%;畜牧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6.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64萬元,占總收入的55.65%;工資性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20.87%。農民人均純收入1756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槳匪微外出務工收入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6人(占勞動力的15.56%),在省內務工53人,到省外務工3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如發展茨菇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50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756元增加到2000元。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6戶,有鄉村人口611人,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20人,彝族85人,其他民族6人。其中男性322人,女性289人。其中農業人口586人,勞動力3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7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8戶居 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全村有180戶通自來水。有196戶通電,有17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29%和91.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8戶,其中擁姜妹旋想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60.20%和40.82%)。
該村到寶秀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輛,拖拉機3輛,機車2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5.96畝,有效灌溉檔乘祖率為87.0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5.9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1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1.1畝(其中:田235.96畝,地35.14畝),人均耕地0.47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851.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楊梅柑桔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00畝。
社會事業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正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石屏第員拜二中學。該村距離 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全鞏灑校學生190人,其中小學生110人,中學生80人。
該村現有農戶196戶,共鄉村人口611人,其乎道艱盛中男性322人,女性289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人,占人口總數的1.3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4人,參合率72.35%;享受低保1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40萬元,有固定資產5.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社會事業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正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石屏第二中學。該村距離 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0人,其中小學生110人,中學生80人。
該村現有農戶196戶,共鄉村人口611人,其中男性322人,女性289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人,占人口總數的1.3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4人,參合率72.35%;享受低保1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該村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3.40萬元,有固定資產5.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