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明線

介紹架空明線的定義、歷史、結構、傳輸性能、施工和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空明線
  • 外文名:Openwire Telecommunication Line
定義,歷史,結構,傳輸性能,施工,套用,

定義

架空明線:由電桿支持架於地面上的裸導線電信線路,行業內簡稱明線。架空明線是通信線路中的一種,通常用來傳送電話、電報、傳真和數據等電信業務。
中文名:架空明線
外文名:Openwire Telecommunication Line
別稱:明線
套用學科:信息通訊
特點:構造簡單、初次投資少、容易維護
如圖1所示為通信戰士在架空明線上施工維護。
架空明線
圖1 架空明線

歷史

在術語“通信線路”中已經介紹過,美國在1844年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通信線路,連線華盛頓和巴爾的摩,採用的就是架空明線,傳送的是電報業務,全長64 km。
最初的架空明線採用單線式,以大地作為回線,傳送電報業務時,單線迴路存在的問題還沒有暴露出來,但到了1876年電話發明了,初期採用的依然是單線式。打電話的經歷大家都有,電話的雙方實時通話,通話聲音的好壞。大家馬上就可以判斷出來。
所以,在最初採用單線式的架空明線傳送電話業務時,用戶都發現電話的串音、雜音十分嚴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電磁感應。通過科學技術人員的研究發現,採用對稱式雙線的方式,兩條圓形導線採用相同的材料和直徑,構成雙線迴路;而且兩條導線每隔一定距離進行交叉換位。這就是明線交叉。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串音的效果十分明顯。
1855年美國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成功建立了一條雙線迴路的電話線路。到了1918年人們開始使用架空明線傳送載波電話信號。到了1938年基於明線傳輸的12路載波電話也被發明出來了!當然,這些都是“老古董”。現在的“新新人類”大多都沒有聽說過。
再來介紹中國的明線使用情況:1881年12月,中國建成了天津到上海的第一條電報明線傳輸線路,全長1537.5 km。1936年中國在杭州和溫州之間開通了國內第一條載波電話明線傳輸線路。
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通訊事業發展迅猛,1949~1952年,我國各主要城市的長途明線迅速恢復與建成。1955年,12路載波電話工程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順利開通。
在通信線路發展早期,長途電纜和光纜尚未大規模投入使用;由於明線構造簡單,容易架設和維修,初次投資較少,架空明線在促進通信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結構

在中國現在的偏遠農村,也許你還能看到明線的身影。通常架空明線的形象是這樣的:每50 m左右豎立一根水泥桿,有的地方甚至用木桿,我們把它通稱為電桿。在每根電桿上常常安裝1~5層線擔,也有的叫它們橫擔。至於線擔的材料,也沒有太多的區別,有的用木材,有的用角鋼。聽起來有點抽象,如圖2所示,電桿上裝了1層線擔,很簡單吧!
架空明線
1.導線;2.線擔;3.直腳隔電子
4、拉線;5、避雷線;6、彎腳隔電子
圖2 架空明線的結構
架空明線通常是裸導線,它的材質也非常的廣泛,有硬銅線、銅包鋼線、鋼心鋁絞線和鐵線等等,這些導線固定在絕緣子(也叫隔電子)上,確保導線和導線之間,以及導線和大地之間絕緣。絕緣子通常是瓷做的。美國等少數國家也有用玻璃來做絕緣子的。

傳輸性能

所謂傳輸性能,就好比高速公路的運載能力。最初的架空明線,每條雙線迴路只能傳送1路音頻電話和1路電報。後來因為載波技術和載波電話的套用,1條明線傳送的電話路數越來越多。在我國1條明線線路上可同時開通350多路電話了。

施工

要想把架空明線立起來,看起來很簡單,插根電桿,拉上明線就行了。而實際上架空明線的施工是非常專業的工作。需要考慮電路上存在的信號衰減和電磁干擾,還要考慮電桿的穩定性。施工時,還必須考慮當地土質和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原因。
因此,架空明線的施工,都需要事先由專家設計好,根據施工圖,認真測量,精心施工。在何處導線交叉,電桿埋多深,多少根拉線加固,導線如何綑紮,如何專設避雷線等等都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來完成。這可不是普通百姓玩的“活”!

套用

現在,架空明線主要使用在通話量不超過200路~300路的農村和邊遠的城鎮地區。因架空明線就在露天中裸露。容易受到天氣、自然災害和外界強電磁場的影響,再加上每條明線話路容量較小,傳輸頻帶較窄,不太適應現代通信業務發展的需求。架空明線已經逐漸被通信電纜,特別是通信光纜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