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城港

枝城港

枝城港是宜昌港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二級單位,位於湖北省宜都市境內,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與焦柳鐵路的垂交點、萬宜鐵路的延伸點,是重慶和武漢兩大城市群間唯一的長江與南北鐵路垂交的鐵水聯運港。

港口以焦柳鐵路為接入點,從北到南與隴海、襄渝、漢丹、湘桂、湘黔、貴昆、萬宜等鐵路相連,滬蓉、滬渝、呼北、三峽、翻壩、老石等多條高速公路臨港而過,是“三峽樞紐港”對接長三角和川渝地區重要的大宗散貨儲配中轉基地。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宜昌港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枝城港
  • 總部地點: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大同路1號
  • 經營範圍:港口裝卸、倉儲、配送,鐵路水路貨櫃作業;港口全程物流。
  • 公司類型:中外合資企業分公司
  • 公司口號:打造現代化的區域港口物流園區
  • 員工數:420人
自然條件,港口現狀,公司架構,發展歷史,

自然條件

常年風向為南北風,強風為東北風,風速最大18米/秒,夏季為東南風,頻率13%。 年平均降水量1253.6毫米,年均降雨日104天。年均降雪日9天,最大積雪厚度23厘米。 年平均霧日31天,持續4小時以上的霧日平均3.5天。 年平均氣溫16.7℃,最高氣溫40.8℃,最低氣溫-13.8℃。 年最高水位50.74米,最低水位37.01米,年平均水位41.69米。年平均流量1.34萬立方米/秒,最大流量6.27萬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290立方米/秒。洪汛時流速可達3米/秒。

港口現狀

枝城港位於湖北省宜都市境內,地處長江與焦柳鐵路交匯處,是長江中上游武漢重慶兩大城市間唯一的水鐵聯運樞紐港,長江“三口一枝”(裕溪口、浦口、漢口、枝城)四大煤炭中轉港和原國家經貿委批准的全國四大煤炭配送中心之一。港口水路、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水運上距三峽大堤56公里,重慶704公里,下抵武漢570公里,上海吳淞口1695公里;鐵路沿枝柳線往南距懷化442公里,柳州895公里,沿焦枝線向北距襄樊257公里、焦作772公里,318國道滬蓉高速宜萬鐵路穿境而過,以枝城港為中心,從北到南與隴海線、襄渝、漢丹、川漢、湘桂、湘黔、貴昆等鐵路相連線,公路可直達長沙、常德、益陽、津市、澧縣、恩施等地區,港口把鐵路、公路、長江水系及輻射地區的內河運輸體系連在一起,構成了水、陸、鐵聯運樞紐,從而形成了東西貫通、南北對流、乾支相通、江海直達的中轉港口。
港區陸域面積55.57萬平方米;庫場堆場總面積30.2萬平方米;鐵路專用線鋪軌總延長15481米;裝卸貨物線9條,鋪軌2908米;港內站場設計10股道,鋪軌8股道;港內站場與國鐵連線線1600米,與松宜地方鐵路連線900米;自備鐵路機車2台;鐵路站場編組設計輸運能力800萬噸/年,火車軌道衡計量站2座,公路汽車電子衡計量站3座(60噸2座,100噸1座)。港區航道穩定、深泓近岸、岸線順直、陸域開闊,是長江中上游中轉能力最大,腹地範圍最廣的煤炭中轉港口。
港口把鐵路、公路、長江水運及輻射地區的內河水系、公路網路連在一起,構成水鐵聯運樞紐,可達到東西貫通、南北對流、乾支相通、陸水相連、江海直達。

公司架構

二級單位:鐵路運輸公司、裝卸一隊、裝卸二隊、裝卸三隊、裝卸四隊、裝卸五隊、生產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通信處等9個生產組織單元;
職能部門:安全環保部、商務物流部、生產管理部、工程技術部、人力資源部、企劃部、財務部、綜合管理辦公室。

發展歷史

1966年:成立枝城港務管理局;隸屬於長江航運管理局;
1970年:鐵公兩用大橋枝城長江大橋建成,枝柳鐵路、焦枝鐵路在枝城通車,給枝城港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1982年10月15日:全國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批准實施的“六五”計畫將枝城港煤炭專用碼頭列入國家重點項目;
1984年:港口自建鐵路專用線建成投產;
1991年:港口體制改革變為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和宜昌市政府雙重管理;
2001年:港口全部下放到宜昌市政府管理;
2002年:與宜昌港合併組建宜昌港務集團,成為宜昌港務集團二級單位;
2005年7月:第一台內燃機車進港,港口從“蒸汽機車”時代步入“內燃機車”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