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特徵
林鷚的額、頭頂、背、肩沙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乾紋,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羽乾紋不明顯。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具較寬的棕白色羽緣,飛羽羽緣棕白色窄而不明顯。尾羽暗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除內側基部為暗褐色外,全為白色,外側第二對尾羽僅具白色端斑。眼先暗褐色,眉紋、頰和耳羽淺棕白色。頦、喉白色或皮黃白色,喉兩側具黑褐色髭紋,其餘下體灰白色沾棕,胸和兩脅具黑褐色縱紋,尾下覆羽黃白色,翼下覆羽灰褐色沾橄欖綠色。
虹膜暗褐色或茶色,嘴褐色或暗褐色,下嘴較淡,呈肉色,腳肉色或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2-26g,♀20-26g;體長♂141-155mm,♀141-157mm;嘴峰♂11-12mm,♀10-12mm;翅♂81-91mm,♀77-89mm;尾♂64-68mm,♀58-68mm;
跗蹠♂20-21mm,♀19-22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無論是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均有棲息,尤其是有林間空地或林間草地的疏林地區,也出現於有灌木的草原、草地,甚至荒漠樹叢中,最高海拔高度有時可到4000米。喜林緣多草多矮樹的棲息生境。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季節亦成群。常棲於樹上,但多在地上活動和覓食。行走時步履輕盈,不慌不忙,靈巧地在植物叢間行走,尾不停地上下擺動,警覺時常近似直立姿勢觀望,如有干擾,立刻飛上樹。晚上亦棲於樹上。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有時也吃草子和其他植物種子。
比樹鷚叫聲沙啞。鳴聲為一連串響亮悠遠之聲,以似雀的顫音結尾。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寧、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科威特、吉、拉脫維亞、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威、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孟加拉國、不丹、維德角、葛摩、冰島、日本、大韓民國、馬爾地夫、緬甸、納米比亞、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
繁殖方式
林鷚的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有岩石或草叢隱蔽的地上凹坑內或天然洞穴中。巢位於地上草叢中,主要由禾本科枯草莖編織而成,呈皿狀,內墊有狍毛等獸毛,外壁敷以苔蘚。巢內徑6.5-7厘米,外徑12.5-13厘米,深4厘米,高5.5厘米。每窩產卵多為4-5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呈淡灰白色、綠白色、赭色或粉色,被褐色或暗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0-23.5毫米×15-16.2毫米,重2.4克。孵化期13-14天。雛鳥晚成性,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雛,育雛期12-14天。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 Anthustrivialisschlueteri |
2 | | Anthustrivialistrivialis |
3 | | Anthustrivialisharingtoni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