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11章,其中《孔子傳》首次把孔子的傳記譯成英文,這是孔子最早的傳記,也是孔子惟一的傳記,依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孔子世家》英譯;《中庸》給儒學系統一個完整適當的基礎;《大學》雖然在倫理與政治之間,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國家世界之間的立論未必允當,文字則是前後一貫的論辯;經過重新排列重新選錄的《論語》文本,大體而論,是本書最為雋永有味的一章。
基本介紹
- 書名:林語堂作品集:孔子的智慧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16
- 作者:林語堂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021698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在林語堂先生看來,孔子的思想不只是“處世格言”“道德修養”,更是一種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種對人生意義的執著追求,充滿了詩意的情感內容,具有“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傳,滲透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心魂”
·開卷不讀林語堂 享盡人生也枉然
·諾貝爾獎中國首位獲提名人: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
·完整呈現國學大師、文化巨匠林語堂先生經典著作歷史全貌
·深刻剖析中國人的性格、心靈、理想、生活、社會、文學、藝術等諸多側面
·開卷不讀林語堂 享盡人生也枉然
·諾貝爾獎中國首位獲提名人: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
·完整呈現國學大師、文化巨匠林語堂先生經典著作歷史全貌
·深刻剖析中國人的性格、心靈、理想、生活、社會、文學、藝術等諸多側面
作者簡介
林語堂,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4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圖書目錄
譯者序
第一章 導言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品格述略
本書的取材及計畫
第二章 孔子傳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世系,童年,青年
三十歲至五十歲
掌大權時期
五年漂泊
厄於陳蔡
再度漂泊
孔子之治學與生活習慣
孔子逝世
附:《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章 《中庸》
孔子逝世
附:《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章 《中庸》
(原為《禮記》第三十一章 )
第四章 《大學》
第五章 《論語》
第六章 論以六藝施教
(《禮記》——《經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 《哀公問》
第八章 理想社會
(《禮記》第九——《禮運》)
第九章 論教育
(《禮記·學記》)
第十章 論音樂
(《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 《孟子》
(《告子》篇)(原為《禮記》第三十一章 )
第四章 《大學》
第五章 《論語》
第六章 論以六藝施教
(《禮記》——《經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 《哀公問》
第八章 理想社會
(《禮記》第九——《禮運》)
第九章 論教育
(《禮記·學記》)
第十章 論音樂
(《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 《孟子》
(《告子》篇)
第一章 導言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品格述略
本書的取材及計畫
第二章 孔子傳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世系,童年,青年
三十歲至五十歲
掌大權時期
五年漂泊
厄於陳蔡
再度漂泊
孔子之治學與生活習慣
孔子逝世
附:《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章 《中庸》
孔子逝世
附:《孔子世家》白話翻譯
第三章 《中庸》
(原為《禮記》第三十一章 )
第四章 《大學》
第五章 《論語》
第六章 論以六藝施教
(《禮記》——《經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 《哀公問》
第八章 理想社會
(《禮記》第九——《禮運》)
第九章 論教育
(《禮記·學記》)
第十章 論音樂
(《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 《孟子》
(《告子》篇)(原為《禮記》第三十一章 )
第四章 《大學》
第五章 《論語》
第六章 論以六藝施教
(《禮記》——《經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 《哀公問》
第八章 理想社會
(《禮記》第九——《禮運》)
第九章 論教育
(《禮記·學記》)
第十章 論音樂
(《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 《孟子》
(《告子》篇)
序言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系語堂先生向西方讀者介紹孔子思想之作,列入美國“現代叢書”(The Modern Library),全書約三百頁,於一九三八年在美國出版。
本書共分十一章如下:
第一章為林氏之導言,為本書重要部分。本章向西方讀者介紹並闡釋孔子之思想、人品、風貌。
第二章為孔子傳,完全為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本文。但分為若干章節,並予標題,以便查閱。
第三章為《中庸》原文,也分節標題。
第四章為《大學》原文,也分節標題。
第五章為《論語》。《論語》是孔門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著作。其中一部分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所記孔子弟子的話。這部書可以說是一部孔門語錄,如今我們所見的《論語》是雜亂無章的,也許是秦始皇焚書後,漢儒據記憶寫出,未經分題編輯的緣故。本書作者選輯《論語》中與孔子關係重要的部分,分為十類,並予標題,以醒眉目。計為:(一)孔子風貌;(二)孔子的藝術生活;(三)孔子談話的風格;(四)孔子談話的霸氣;(五)孔子的智慧與機智;(六)孔子的人道精神(論仁);(七)君子與小人;(八)中庸及鄉愿;(九)為政之道;(十)教育、禮與詩。
第六章為孔門教育六科——六藝。
第七章為孔子與哀公論政,選自《禮記·哀公問》。
第八章為《禮記·禮運·大同篇》,是孔子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第九章為孔子論教育,選自《禮記·學記》。
第十章為孔子論音樂,選自《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為《孟子》一書中的《告子上》,以孔門大儒孟子論性善為本書作結。
譯者譯畢本書之後,心中有兩個感想起伏不已,久不消逝。
第一是關於孔子的印象:孔子經過漢宋儒家尊崇神化之後,弄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成了一個泥胎木偶,失去人性,令人敬而遠之的超人——聖人,可能沒有什麼人願做他老人家的芳鄰了。語堂先生這本書把孔子恢復成有血肉之軀的人,使人覺得他老人家頗可親近,想到他周遊列國,因為堅持理想,不附和流俗,處處坎坷不遇,一生遭人冷落,不由得為他鼻酸,因而覺得孔子是個可愛的智者,也是個極富美感的藝術家。可以說語堂先生把孔子從九天之上接回到了人間,這是件可喜的事。
第二是關於林語堂先生本人。林先生一九三一年至三七年在上海辦《人間世》小品文半月刊、《宇宙風》、《論語》、《西風》時,在文字上反對左派歐化文體,提倡公安三袁的乾淨清新的語錄體,在思想上提倡自由主義,結果遭左派文人反對。在守舊一派文人學者中,甚至直到今日,仍有人以語堂先生雖精於英文,但不邃於國學,因而譏誚之。林著《中國傳奇小說》、《京華煙雲》、《紅牡丹》這些純文學著作姑且不說,先生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著的《武則天傳》及稍後根據宋後諸多中文著作而創作出的《蘇東坡傳》(The Gay Genius),我想譏誚語堂先生不邃於國學的腐儒是從未讀過的。至於有關中國經學的本書《孔子的智慧》,語堂先生對孔子有嶄新的看法,殊不尋常。另外還有《老子的智慧》,更是他們所從未瀏覽過的。當然這些書都是英文著作,對英文修養欠缺的人,說句有些失敬的話,真是“夏蟲不足以語冰”。另外,本書英文版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當時林先生在導言裡提出兩點,頗具眼光。一、孔子的封建思想雖已陳腐不切實際,孔子主張的個人道德修養,仍是今日社會生活上所不可或缺的。這是孔子學說的偉大價值。二、孔子的學說是順乎人性的,這話是在四十多年前說的。這等話說出來似屬平常,其實太不平常了。
最後,本書英文原著不過三百頁,除書前林氏一篇洋洋萬言的序言,及其餘各章前小序外,則為孔門經典的原文英譯。除《中庸》一書為辜鴻銘之英譯外,其餘《孔子世家》、《論語》、《大學》、《孟子》,及《禮記》中各篇皆為林氏英譯。本書內之《大學》、《中庸》、《禮記》中各章之原文外,為一般讀者易於閱讀計,皆附有語體譯文。《論語》及《孟子·告子篇》,較為普通,白話譯文不難見到,未附語譯。
關於本書漢譯經過是這樣:
一九八一年夏赴美國檀島家中小住兩月,原擬在此兩月中將本書漢譯完畢,殊不料必須查考之處頗多。九月末返台後始正式漢譯,直至一九八二年三月初始大致殺青。又細心整理,費時幾將兩月,因系經典漢譯,查證斟酌之處極多,因而延誤排印,屢勞讀者催促,至為歉咎,尚祈鑑諒為感。
又本書系哲學論著,屬於中國經典範疇。譯者學養不足,譯筆有誤時,與原作者語堂先生無關,幸明察焉。
譯者張振玉識
一九八二年三月於台北復旦橋畔
本書共分十一章如下:
第一章為林氏之導言,為本書重要部分。本章向西方讀者介紹並闡釋孔子之思想、人品、風貌。
第二章為孔子傳,完全為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本文。但分為若干章節,並予標題,以便查閱。
第三章為《中庸》原文,也分節標題。
第四章為《大學》原文,也分節標題。
第五章為《論語》。《論語》是孔門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著作。其中一部分是孔子的再傳弟子所記孔子弟子的話。這部書可以說是一部孔門語錄,如今我們所見的《論語》是雜亂無章的,也許是秦始皇焚書後,漢儒據記憶寫出,未經分題編輯的緣故。本書作者選輯《論語》中與孔子關係重要的部分,分為十類,並予標題,以醒眉目。計為:(一)孔子風貌;(二)孔子的藝術生活;(三)孔子談話的風格;(四)孔子談話的霸氣;(五)孔子的智慧與機智;(六)孔子的人道精神(論仁);(七)君子與小人;(八)中庸及鄉愿;(九)為政之道;(十)教育、禮與詩。
第六章為孔門教育六科——六藝。
第七章為孔子與哀公論政,選自《禮記·哀公問》。
第八章為《禮記·禮運·大同篇》,是孔子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第九章為孔子論教育,選自《禮記·學記》。
第十章為孔子論音樂,選自《禮記·樂記》。
第十一章為《孟子》一書中的《告子上》,以孔門大儒孟子論性善為本書作結。
譯者譯畢本書之後,心中有兩個感想起伏不已,久不消逝。
第一是關於孔子的印象:孔子經過漢宋儒家尊崇神化之後,弄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成了一個泥胎木偶,失去人性,令人敬而遠之的超人——聖人,可能沒有什麼人願做他老人家的芳鄰了。語堂先生這本書把孔子恢復成有血肉之軀的人,使人覺得他老人家頗可親近,想到他周遊列國,因為堅持理想,不附和流俗,處處坎坷不遇,一生遭人冷落,不由得為他鼻酸,因而覺得孔子是個可愛的智者,也是個極富美感的藝術家。可以說語堂先生把孔子從九天之上接回到了人間,這是件可喜的事。
第二是關於林語堂先生本人。林先生一九三一年至三七年在上海辦《人間世》小品文半月刊、《宇宙風》、《論語》、《西風》時,在文字上反對左派歐化文體,提倡公安三袁的乾淨清新的語錄體,在思想上提倡自由主義,結果遭左派文人反對。在守舊一派文人學者中,甚至直到今日,仍有人以語堂先生雖精於英文,但不邃於國學,因而譏誚之。林著《中國傳奇小說》、《京華煙雲》、《紅牡丹》這些純文學著作姑且不說,先生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著的《武則天傳》及稍後根據宋後諸多中文著作而創作出的《蘇東坡傳》(The Gay Genius),我想譏誚語堂先生不邃於國學的腐儒是從未讀過的。至於有關中國經學的本書《孔子的智慧》,語堂先生對孔子有嶄新的看法,殊不尋常。另外還有《老子的智慧》,更是他們所從未瀏覽過的。當然這些書都是英文著作,對英文修養欠缺的人,說句有些失敬的話,真是“夏蟲不足以語冰”。另外,本書英文版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當時林先生在導言裡提出兩點,頗具眼光。一、孔子的封建思想雖已陳腐不切實際,孔子主張的個人道德修養,仍是今日社會生活上所不可或缺的。這是孔子學說的偉大價值。二、孔子的學說是順乎人性的,這話是在四十多年前說的。這等話說出來似屬平常,其實太不平常了。
最後,本書英文原著不過三百頁,除書前林氏一篇洋洋萬言的序言,及其餘各章前小序外,則為孔門經典的原文英譯。除《中庸》一書為辜鴻銘之英譯外,其餘《孔子世家》、《論語》、《大學》、《孟子》,及《禮記》中各篇皆為林氏英譯。本書內之《大學》、《中庸》、《禮記》中各章之原文外,為一般讀者易於閱讀計,皆附有語體譯文。《論語》及《孟子·告子篇》,較為普通,白話譯文不難見到,未附語譯。
關於本書漢譯經過是這樣:
一九八一年夏赴美國檀島家中小住兩月,原擬在此兩月中將本書漢譯完畢,殊不料必須查考之處頗多。九月末返台後始正式漢譯,直至一九八二年三月初始大致殺青。又細心整理,費時幾將兩月,因系經典漢譯,查證斟酌之處極多,因而延誤排印,屢勞讀者催促,至為歉咎,尚祈鑑諒為感。
又本書系哲學論著,屬於中國經典範疇。譯者學養不足,譯筆有誤時,與原作者語堂先生無關,幸明察焉。
譯者張振玉識
一九八二年三月於台北復旦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