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故居

林紓故居

林紓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水部街道蓮宅社區,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坐西朝東,由石門框、插屏門、廳堂、廂房、天井、披榭等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林紓故居
  • 地理位置:福州市鼓樓區水部街道蓮宅社區
  • 占地面積:5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早8:30-12:00;下午14: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作品,籌集過程,公交線路,

作品

林紓故居紀念館陳列著林紓與妻兒照片、書櫥、衣櫥、林紓生前用過的筆筒墨盒、床和衣架。右廂房和二樓展出林紓生平事跡、主要譯著和著作《巴黎茶花女遺事》、《閩中新樂府》等,看過的《左傳》和《欽定後漢書》等書。,免費對外開放。2006年被評定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陳列館展線總長48.55米,圖文並茂。其中文字說明211條,珍貴的老照片108張,珍藏的林紓字畫60多幅,珍稀的“林譯”原版或林氏著作100多本,罕見的文物6件。展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林紓生平”:好學不倦,中舉成名;登上文壇,投身教育……。第二部分為“博學多才”。這部分上下兩節。上節:融化筆墨,技法獨造。展出林紓繪畫真跡《畏廬遺蹟》和畫照25幅以及畫論專著,表現林紓對繪畫有很深的造詣。 下節:多能巨匠,妙筆生輝。展覽從1907年開始,林紓選編《中學國文讀本》,從周朝至清朝,分十卷出版;還有他大量的文論、選評、講義集、散文、詩詞、傳奇、劇本、叢談、瑣記、隨筆、小說等作品問世。第三部分為“譯壇泰斗”。

籌集過程

故居修復開放過程頗費周折。1993年,蓮宅村舊村改造時,晉安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耗資300萬元遷走故居內外20戶居民。1994年市人大召開市、區有關部門協調會,決定將林紓故居闢為林紓紀念館,並明確規定其產權歸郊區人民政府所有,由郊區文物管理委員會使用。1995年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又投資46萬元對破爛的故居進行全面修復。1996年至1997年又耗資15萬元進行展覽布置。
在林紓故居籌備建立陳列館時,資料奇缺。後由黃榮春、鄧華祥、官桂銓等同志行程萬里,到北京、濟南、曲阜、上海、杭州、紹興等林紓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徵集大量有關林紓的文字、照片等文物資料;林紓的孫子林大文及在京、滬的林紓外孫李建等積極捐獻有關的資料和文物。然後分別由鄧華祥、樊萬春撰寫文稿和設計布展。原計畫將林紓故居樹成晉安區一大文化品牌,邊落實編制、人員、經費,邊對外開放。但1996年福州市區劃調整,林紓故居所在地被劃歸鼓樓區,從而出現產權屬晉安區,地盤又在鼓樓區的“飛地”現象。因區劃變動等沒妥善解決而關閉七年,許多專家學者和民眾吁吁早日開放。林紓逝世80周年座談會上,林紓後人及有關專家對故居遲遲不開放感慨頗多。在省市領導重視下,2004年底福州市政府協調解決,由陳列館所在地的鼓樓區政府文體局管理。這一個全國聞名的近代譯壇泰斗的故居,終於在2005年2月25日與廣大觀眾見面,又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風采。

公交線路

開放時間;早8:30-12:00;下午14:00—17:00(夏季)、14:30——17:30(冬季);周一閉館
公車K2、74、93路到紫陽立交橋(東光花園)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