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參與起義,保護古籍,
人物生平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後,林端輔會同同為尚武會會員范賢方、魏炯(伯楨)、陳訓正、章述洨等人集議於趙家藝兄趙家蓀的穆家巷住所中,共謀回響。當時趙家藝正在上海與陳其美等策劃革命,常將上海黨人活動情況向其兄趙家蓀報導,大家商議結果,決定先成立民團,借握武裝作為資本。同年九月一日,民團成立,林端輔任民團總司令。
1911年11月5日(辛亥九月十五日),林端輔與同仁一起組織並領導推翻滿清的寧波光復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浙江的第一槍,並於中午12時占領了寧紹台道署,推翻了清王朝在寧波的最高權力機構。同日晚上成立寧波軍政分府,林端輔任寧波軍政分府參議員。![林端輔 林端輔](/img/6/d08/QTN4YzN5YjMkNTM1EmZmFDNiFjMiJzMwMDM3YGMkJjN3IzM2MTMhhzYlh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林端輔 林端輔](/img/6/d08/QTN4YzN5YjMkNTM1EmZmFDNiFjMiJzMwMDM3YGMkJjN3IzM2MTMhhzYlh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林端輔
1912年,林端輔出任寧波甲種工業學校(浙江工業大學的前身)的第一任校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浙江省內各級學校教育遭受重創,近半的學校停辦,大量學生流失。林端輔主管教育,赴各地了解實情,調整學校布局,制定復學幫扶政策,讓游離失所的學生們有書讀並免費讀而做出貢獻;同時,為避免寧波天一閣藏書和文物等被日寇掠奪,與同事積極組織安排安全轉移;並努力推進浙江省文瀾閣“四庫全書”安全運往內地貴陽進行保護等。
1945年抗戰勝利後,林端輔被授予抗戰勝利勳章。
1953年,林端輔被聘任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1956年,林端輔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後任杭州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1961年10月,林端輔作為浙江省代表,被中央政府特邀赴北京參加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慶典,受到相關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林端輔 林端輔](/img/3/2b1/YWNjVzMkJjZ5QmM2EDZkFzYhFmZ1kDN4I2NhBTN5QWM2ATZ2gDMjRTMwg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林端輔 林端輔](/img/3/2b1/YWNjVzMkJjZ5QmM2EDZkFzYhFmZ1kDN4I2NhBTN5QWM2ATZ2gDMjRTMwg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1961年林端輔受邀赴北京開會,在天安門留影
1968年,林端輔因病去世,終年86歲。
人物軼事
參與起義
1911年11月5日(舊曆九月十五日),寧波保全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同盟會會員亦多參加。會議中范賢方等欲先發制人,主張立即宣告寧波獨立,趙家藝則竭力阻止,主張待上海光復後起事,陳訓正等附和,以致雙方僵持不決。這時應陳訓正召請自滬來甬的黨人盧成章,亦參與會議。他見情況勢將破裂,劉洵等人又默不作聲而似有所伺,即暗向陳訓正示意後,先自退席,急出至其父盧洪昶創設在西城的育德農工學堂,召集所教學生一百數十人,盧成章自乘一白馬為先導,沿城牆突然涌至東渡門。學生全都臂纏白布,手拿“保商安民”旗子,高喊“革命軍來了!”林端輔時任民團司令,聞訊後,急切約部分民團隊長率領團丁出城會合。市民在倉卒之間不能辨清,都紛紛纏扎白布,樹起白旗表示回響,頃刻間全城街巷都掛滿白旗。至此大局既成,即由范賢方、魏炯等指揮尚武會會員及民團、商團千餘人沖入道署,並宣布寧波光復,因此在寧波有:“盧成章單騎克寧波,林蓮村率民團內應”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