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發述

林發述

林發述,自幼在福州壽山石雕之鄉後嶼村長大,16歲跟隨壽山石雕東門派大師林友竹學藝,學習石雕藝術。他既虛心好學,又善博採眾家之長,師而不泥,入古而能出新。在壽山石雕老一輩藝人中其藝術作品頗具分量和影響。表現古典人物是他最擅長之處,從事壽山石雕已近60年。他的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拙中寓巧,眉目傳神,靜中有動,寓意深邃,神態逼真神韻畢現。他多才多藝,擅長國畫且通音律,將寫意繪畫的手法運用於雕刻創作中,使作品具有詩情畫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發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州
  • 出生日期:1929年4月
  • 職業: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 畢業院校:拜師學藝
  • 代表作品:《三仙醉酒》
簡介,藝術風格,表現手法及作品,創作心得,榮譽,評價,

簡介

林發述(1929~),福州鼓山鎮後嶼村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老教授學會會員、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高級會員、福州市壽山石研究會會員。他自幼喜愛繪畫、雕刻、音樂諸藝,勤奮好學。16歲師從林友竹,從事壽山石雕業60年整,富有獨創精神,技藝爐火純青。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新意迭出、情趣逼真、神韻畢現、講求對比、手法洗鍊。國畫陳子奮等名師指導,能自然地將寫意畫手法運用於石雕創作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富有畫意而趣味無窮。1997年8月,中國郵票壽山石雕》中有1964年的作品《三仙醉酒》,改名為《醉入童真》。1998年,林發述傳略被收錄在《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五、六十年代,有6件作品分別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總理接待室、福建廳、台灣廳、全國政協禮堂會客廳、輕工部和中國軍事博物館;70年代,就有作品選送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展出。改革開放後,更是譽滿東南亞、香港、台灣等地。《福建電視台》、《東南電視台》等都有播放採訪專集和不少精品。60年代,曾二度受聘於廈門“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校”任教。

藝術風格

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新意迭出、情趣逼真、神韻畢現、講求對比、手法洗鍊。國畫陳子奮等名師指導,自然地將寫意畫手法運用於石雕創作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膏有畫意而趣味無窮。
從事壽山石雕50多年,林發述的技藝日臻精湛,爐火純青。後學者學習與仿效其構圖、線條、造型者眾。凡取法於他的作品,人們稱其為“述派”。

表現手法及作品

“含苞”雕刻,又稱“苞雕”或“包雕”,是壽山石雕的一種獨特表現手法,也是壽山石中有“銀包金”或“金包銀”的旗降、善伯、荔枝等石種最理想的雕刻技法之一。談到這種受人喜愛的雕技法,不能不提到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林發述,富有創新精神的他在1967年獨創了人物“苞雕”技法,1972年、1986年和1987年又先後開創了海底世界、民國仕女、人鳥合一等新題材,如今,這些新題材在不斷創新的壽山石藝術中已占據了相當大的分量,後學者學習與仿效其構圖、線條、造型者眾。
林發述早年就喜歡閱讀歷史故事書,並竭力研究佛像上的藝術風格,同佛門弟子為友,經常傾聽他們講解佛經典故。因此,數十年來,他的佛像石雕藝術的風格的多樣、形象的準確和技巧的純熟都達到了理想的境界。荔枝黃凍《天機不可泄》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兩羅漢方圓結實的臉龐,飽滿高挺的胸脯,豐厚壯實的雙臂和肩膀,在表現男性特有的魅力和力量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以形寫神”的美學思想。
蓮花觀音蓮花觀音
周廉溪愛蓮周廉溪愛蓮
林發述
林發述
祖孫樂祖孫樂
笑佛笑佛

創作心得

記得1964年,我在省工藝美術實驗廠,找到一塊十多斤重的旗降石,這塊石質較差,很多砂、雜質。慢慢剔除雜質後,可喜色彩顯現出來了,不很艷麗,有好幾塊紅色,但較分散,還有黃色、青白色,當初我正好學過李耕李霞的畫,就想有個創新,不要來時以前師傅教的模式,因為石質較差,我就敢大膽設計取捨,經過反覆琢磨,左右推敲,最後決定刻《三仙醉酒》。
紅荔枝李白醉酒紅荔枝李白醉酒
這塊旗降石一邊都是砂,把它放在底部,上部有較大一塊紅色,但三個頭放在一起就顯得太擠,又太死板,那還有一個頭部的位置放哪裡呢?方其他紅色的部位又不合適。後來想到日常生活中會有喝醉酒的人,往往臉是越喝越青的,鐵拐李最會喝酒,就給他安排青白色的臉。那二個頭部中間還有紅色就刻只手,托著頭,整個手臂裸露,說明他喝得全身都紅了,呂洞賓士文人,在這三人中,酒量應差些,這個位置就排呂洞賓,右下部正好也有紅色,就刻他左手,因他有學問的,愛看書,下面還有紅色就安排可一疊書,最下面還有二小塊紅色,就給他刻二隻腳,但紅色的鞋總不行吧,想到李耕畫筆下的人物都與眾不同,他能創新,我們石雕為什麼不行呢?我也來個創新,把它改成木拖鞋,就可露出腳趾頭,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但再一想有小塊如做腳面的話,膝蓋位置就要在上面,那鐵拐李的位置又不夠了,只有把腿部倒下來,壓在左腳下面,因此那塊紅因做成腳底板才合乎透視邏輯,不穿拖鞋,更顯醉態,上部左側紅色就刻漢鐘離的頭,他的衣服是青色的,那黃色就做裸露的胸脯和手,把旁邊一些紅黃晴含糊不清的雜色安排做漢鐘離的腿腳,結果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好像腿的青筋暴出。而且只有翹起來,打在左膝蓋上,石頭的位置才夠,右腳大在左腿上,石頭是連著的,知道肯定也是那個顏色,乾脆把青皮剝掉一塊,做破褲狀,結果效果更佳,以前有臨過李耕畫打哈欠的古人,因此我就設計嘴巴張開,好像還在胡言亂語,拖鞋來個創新,大膽地把腳後跟騰空,使湖最得手舞足蹈。
根據石頭的位置,只能把鐵拐李安排半躺在呂洞賓身上,一支手架過去就被倒下來,醉意更濃。鐵拐李德包頭設計,以往一般截都搭在中間,我把結囉到旁邊,更顯醉態。三個人眼睛全閉著,說明爛醉如泥,鐵拐李霞不的黃色正好做成草蓆壓在下面。這樣,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不斷創作,不斷修改,終於把三仙的醉態刻畫得較透徹較逼真。後來一直收藏在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珍品館”。聽說八十年代被一位所長以70萬人民幣被賣掉,後來廳領導知道後馬上勒令追回,這是非賣品,國家收藏。才能讓後人展現它的風展,才能在97年評上國家郵票

榮譽

2006.12 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6.12 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林發述被評為優秀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林發述被評為優秀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
2006.12 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林發述被評為優秀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
林發述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
林發述評定為石雕行業名藝人
林發述評定為石雕行業名藝人林發述評定為石雕行業名藝人
林發述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林發述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

評價

林發述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雕刻藝術家,致力於國畫花鳥寫意和人物描繪。他愛好民間音樂,閒時喜用二胡拉兩曲閩劇小調,娓娓動聽。諸多才藝給他的石雕藝術創作帶來許多靈感,綜觀林發述的壽山石作品,表現方法上與他人不同,擺脫了一般按照固定格式進行雕刻的局限,採用中國人物畫的格調來塑造石雕人物形象。他特別注重羅漢的相貌、特徵、神韻、風度的細緻雕刻和文袖的飄動感。作品線條簡潔明快,結構勻稱。
林發述勤奮好學,自幼喜愛並刻苦鑽研繪畫、雕刻、音樂諸藝。師從“東門派”人物雕刻一代宗師林友竹。從事壽山石雕刻藝術六十餘年,技藝爐火純青。擅長人物雕刻,尤其是仙佛人物。其“苞雕”作品,深受東南亞、香港、台灣等地收藏家、愛好者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