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明(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林漢明(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漢明,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子生物學課程主任。198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學位。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生物技術學課程主任、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主任、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漢明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西北大學
  • 主要成就: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模範教師獎
人物簡介,學術研究,

人物簡介

林漢明教授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生物學學士及碩士學位,於美國西北大學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後任紐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並於1997年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學術研究

林漢明曾獲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模範教師獎。2001年起為中國作物學會大豆專業委員會委員,2005至2011年任副秘書長,兼任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夥伴實驗室副主任,是研究基因功能方面的專家,在氮代謝和氮信號傳導的相關研究方面發表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論文(包括 Nature, PNAS, Ann Rev Plant Biol, Plant Cell, Plant J, Plant Physiol等)。
林漢明教授林漢明教授
林教授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華大基因組研究所(深圳)合作下,破解了三十一種野生和培植大豆的基因組密碼,得出野生大豆比培植大豆有更高生物多樣性的結論。這研究成果成為2010年12月Nature Genetics的封面故事,為相關研究項目與計畫奠定基礎,大豆基因組研究自此在全球遍地開花。
2014年,他成功從野生大豆識別和複製出嶄新的耐鹽基因,大大提升發展耐鹽大豆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同年刊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年,林漢明教授領導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全球首個野生大豆的參考基因組,為世界大豆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亦為豆科植物的比較基因組學與大豆品種改良研究奠定了基礎,有助提升大豆的耐逆能力和其他農藝性狀,從而擴大大豆的耕種範圍,為可持續農業生產作貢獻。有關研究成果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