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平

林清平

林清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自幼浸染於桐城派文化的氛圍之中,因受同村的民國老報人王赤生和黃埔老軍人黃大祥兩位先生影響,篤信文能治國,武能興邦乃是一個男人的使命,一直胸懷作家夢和軍人夢。高中拜詩人陳所巨為師開啟文學之旅。

迄今已出版《禪思微箴言》、《禪眼看塵世》、《禪心貫日月》、《一世安詳》、《人生沒有草稿》和《晨語》等文學著作共10部。《禪思微箴言》為國內首部微博箴言錄,被譽為"當代菜根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清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樅陽
  • 出生日期:1963年3月
  • 職業:作家,記者,文化學者,政協委員
  • 主要成就:《禪思微箴言》系列
  • 代表作品:《一世安詳》、《人生沒有草稿》、《晨語》等
個人經歷,著作簡介,個人語錄,

個人經歷

林清平1983年正式開始文學創作,早年從事詩歌創作,後轉入散文寫作,先後創作並發表了《池州初記》、《行走的泥土》、《鄉村歲月》等一批優秀系列散文作品。他曾經擔任《新安晚報》等報紙副刊專欄作家,其散文、報告文學作品曾經入選《安徽散文五十家》、《撿拾時光的零頭》等多種選本。
在《世界華人報》擔任特約首席評論員期間,先後發表文化隨筆《真維斯樓風波背後的文化糾結》、《食品安全問題折射傳統文化危機》、《慈善之殤:當傳統文化遭遇現實困境》和《城市化中的文化迷思》。
林清平先後出版散文集《浪跡萍蹤》、紀實作品《你是主角》、《池州人在上海》,國內首部微博箴言錄《禪思微箴言》及《禪眼看塵世》。
茅草崗記憶
林清平
茅草崗是林清平的出生地。童年的林清平既自閉又頑劣,喜歡獨自一人於落日時分倚門看晚霞,放飛無邊無際的想像。因為不太合群,跟小夥伴一起時經常不搭調,並常常因此發生摩擦。林清平天生左眼小右眼大,大的那只在和小夥伴的摩擦中受傷留下後遺症,視力極差,接近失明,後來,林清平戲稱自己的一雙眼睛為日月目,左日右月,恰好是一個明字,雖然月目朦朧,但整體上還算明亮。
飄泊的青春
林清平初一開始習詩,並每每將自己新寫的詩歌附在語文作業之後,老師在批改完他的作業後也偶爾和詩。國中畢業欲隨叔父從軍,一則父親不願意,二則眼睛不好,因此作罷,並從此一直未圓軍人夢。1981年高中畢業以一分之差落榜,次年再次戰敗,後在母校老洲中學擔任代課教師,期間嘗試讓班長擔任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獲得成功。6年後因與校長有隙,辭聘浪跡天涯。1995年回鄉經商,並在經商中結束了自己的青年時代。
林清平
壯年棲居地
1997年林清平遷居池州市,進入池州電視台擔任專欄記者,8個月後離開電視台繼續經商。2002年,池州市文聯成立,他作為特殊人才進入文聯工作,並擔任《大九華》雜誌編輯部主任。2004年進入池州日報社擔任記者至今。
林清平1998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協會;2002年起擔任池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2005年至今擔任第二屆、第三屆池州市政協委員。
與微博結緣
2010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林清平與新浪微博結緣,並以“行者林清平”的暱稱註冊微博。林清平這樣解釋他微博暱稱中的“行者”二字:““一則與我的職業有關,作為一名記者,我每天行走在路上,是個實實在在的行者;二則我是個注重內心修煉的人,在我看來,人生就是一種修行,這和佛家所說的‘行者’有相似之處。第三,我是個喜歡在思想中行走的人,無論何時何地,我思想的腳步總是很難停歇,從這個角度說,我是個思想的行者。”
2010年進入微博3年來,林清平以“微隨筆”、“微筆記”、“每日問候”和“每日一省”等形式,潛心微文學創作,持之以恆地傳播正能量。去年6年,東方出版社將他的微博內容結集成《禪思微箴言》出版,這是國內首部微博箴言錄,被譽為“當代菜根譚”。這本書在上海首發式和簽售活動中爆出冷門,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內,上海書城近2000冊《禪思微箴言》被讀者搶購一空,上海灘驟然颳起林清平旋風。《禪思微箴言》續集今年將相繼出版。去年8月,林清平應邀參加上海書展,並作《禪思微箴言》專場簽售。
林清平
微博對林清平的記者工作也產生著影響,他經常在與本地的冬粉互動中發現新聞線索。一次,一位當地博友在互動中告訴他,他們單位的一名職工被評為先進後,決定拿出獲得的獎金捐贈給一位殘疾人。於是他找到新聞當事人隨行採訪。也就在這次採訪中,他得知這個殘疾人夫婦倆各有一個心愿:丈夫想為妻子買台洗衣機,妻子想為丈夫買台電腦。林清平便在微博上呼籲愛心人士幫助他們實現心愿,短短几小時內便獲得眾多博友的回應,為殘疾人夫婦解決了難題。
2012年,林清平被評為安徽省十大影響力名人微博,同期獲獎十人分別為 陳先發、吳少東、章憲法林清平、王良其、吳婷、畢文雙、榮耀周群老醜

著作簡介

禪思微箴言
禪思微箴言》2012年6月,東方出版社出版
林清平
禪思微箴言》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是國內首部微博箴言錄,極具新時代的勵志元素,被譽為“時令微博語,當代菜根譚”。
禪思微箴言》通過對時下千姿百態社會現象的微記錄,投射出現實生活的光怪陸離和觸目驚心,通過感悟生活的痛楚和審視人生的綺麗,引導讀者擁有健康的心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促使人們營造出美滿幸福的人生。《禪思微箴言》又是一本哲學書,作者用最通俗的語言讓每個人都理解了哲學的奧義,走進哲學的畛域。
禪眼看塵世
禪眼看塵世》2013年7月,東方出版社出版
禪眼看塵世》從禪的視角,思考和關照當下人生和社會問題,通過對千姿百態社會生活的生動挖掘和記錄,通過對各種社會問題和人生命題的思考和剖析,深刻揭示了人生真諦和生命真相。本書試圖通過正能量的傳遞,喚醒沉睡在紅塵深處的心靈,以期人們通過心靈的自我教育,不斷提升生活質量和人生智慧,最終達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心靈與心靈的和諧。 緊扣生活、藝術和思想三大要素,文字珠圓玉潤,充滿魅力,實現哲思性、精短性和審美性的有機統一,是《禪眼看塵世》的主要藝術特色,本書也因此被人們譽為當代《論語》。
林清平
禪眼看塵世》——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智慧之書。當下社會,價值多元,人們容易左顧右盼,內心焦躁,無所適從,《禪眼看塵世》是一本給你正能量補給,能夠讓你靜下來的書,它帶給你一種生活和人生智慧,幫助你穿越紅塵的迷茫,觸及生命的真相。
禪眼看塵世》——一本淨化靈魂的自我教育之書。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某種情緒一時無法排解的時候,不妨於夜晚臨睡之前、路途小憩之中打開這本書,隨意翻到任何一頁,讀上一兩段,或許你就會豁然開朗,瞬間化鬱悶為快樂。
一世安詳
一世安詳》2014年10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一世安詳》精選自林清平近年來創作的數千篇同類作品。作者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禪的視角關照當下社會和中國人的生活,通過對細緻入微的社會和心靈現象的觀察和記錄,試圖觸及生命真相,為讀者展示出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生命和心靈畫卷,並藉此傳送出源源不斷的心靈正能量,引發讀者的思考,引領讀者向上,祥和讀者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或心中一動,或會心一笑:一切原來如此!一次豁然開朗的歡喜,換得人生的一世安詳。
林清平
一世安詳》涉及到的禪,是生活禪。生活禪與禪宗之禪,既有關聯又不盡相同,它不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不拘形式,隨行方便;遇緣會心,應機點化。生活禪無處不在,人皆有之,非用心不能發現,非機緣難以分享。懂得用心,得遇機緣,則人人能享禪的洪福。
評林清平《禪思微箴言》:美與智慧的微文學
譚旭東
在新浪微博上,認識了林清平,他的微博叫“行者林清平”,經常發表“禪思微箴言”,而且頗有影響,成為微文學中一個代表人物。我在一篇談論微博文學的文章里,把微文學中的微隨筆看成是很重要的文體,而且也是微博文學裡最有影響力的文體,林清平算是這方面的代表性作家吧。
清平的《禪思微箴言》於今年6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算是趕了一個潮流。微博文學作品雖然也有少量正式出版,但真正稱得上“文學”的,還是少之又少。《禪思微箴言》的內涵非常豐富,有的是對生活百態的描繪,有的是對社會眾相生的刻畫,有的是作家的哲思睿語,有的是對文化現象的考評,也有的是屬於心靈獨白或雜詠之類。我從頭到尾慢慢細讀了一遍,發現清平的思維非常敏銳,視野很開闊,對各種社會問題和人生命題,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而且充分展示了他一方面有超凡脫俗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有對社會、人生和他人的人文關懷。
如果要給《禪思微箴言》歸納一些特點的話,大體有三個:一是它的哲思性。如“有種期待,永遠不能實現;有種逃亡,永遠不能停歇。有些味道,只能一個人靜靜品嘗;有些景致,只能一個人遠遠觀看;有些情懷,只能一個人默默珍藏。有些該記住的被忘記,有些該忘記的卻被記住。”“一個人懶惰,虛度光陰,最終一事無成,都是自己原諒自己的惡、安慰自己的失、欺騙自己的心造成的。”這樣的微隨筆,的確是濃縮了人生的很多經驗、思考和智慧的,是有禪味、有哲思的。二是它的精短性。清平筆下的微隨筆,絕大部分短小精悍,或一語中的,或晶瑩剔透。如“思想在如水的夜色中漂泊,心是唯一的航燈,燈不滅就不會迷航,遲早會抵達黎明的彼岸。燈如滅了,思想就會觸礁,萬劫不復地沉沒。”這些文字,都是能夠於黑暗迷惘中引領人生之語。三是它的審美性。如“母親的笑,是人間最美的景致;母親的愁,是舉世最大的難題;母親的聲音,遠勝最動聽的天籟;母親的手,超越世上最溫潤的春風;母親的心,是宇宙間最寧靜的港灣。即使我千萬次飛翔,也飛不出母親牽掛的目光。”這些微隨筆,小散文詩一樣的,給人詩意,是情感和意象的結合,是詩化的藝術。當然,清平的微隨筆中,有些偏重敘述,有些偏重說理,也有不少偏於抒情,這是清平多年潛心為詩為文的結果。微隨筆,做到知、情、意的有機融合,做到思想、藝術和生活的有機融合,是很不容易的。清平每寫一篇微隨筆時,似乎都在緊扣生活、藝術和思想這三要素,把自己的文字變得珠圓玉潤,充滿魅力。
微博文學創作看起來容易,好像在遊戲之間就完成了創作,但實際上,要寫出真正好的作品,是很難的。首先,微博的對話框只能寫140個字,在這么小的篇幅里,要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也要讓文字有張力、有修辭、有思想,這是很難的。其次,微博傳播快,其讀者的反饋也非常迅速,因此寫的時候是要把握好尺度的,不能太自我,也不能太隨大流,既要符合大眾閱讀的需要,同時還要有自己的風格和品位,這又是一個難度。再者,微博是一個相對比較自由的空間,寫作時沒有監控,沒有把關,完全是即時性的寫作,寫作者的個人修養決定了文字的質量。因此,創作微博文學,無論是微詩、微小說、微散文、微童話,還是微隨筆、微評論,都是很有挑戰性的。至少它和一般的紙上書寫,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但從清平的《禪思微箴言》來看,他對微文學創作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好,既注意到了它的文體規定性,也考慮到了它的客群特點,還考慮到了隨筆本身的特點,更做到了微隨筆里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
(2012年08月10日 16:5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個人語錄

關於人生
林清平
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的人生,有的平凡,有的絢爛。不管是平凡還是絢爛,都有責任活出自己的質量,就像百花園裡的花,不管好不好看,芳香不芳香,都有責任開放;仿佛夜空里的星星,不管在蒼穹的哪一方,不管亮度強或者不強,都有責任閃耀星光。
關於社會
社會是個萬花筒,這個比喻很陳舊,但耐嚼,不同的人總能嚼出不同的味道。事實上也是這樣,這個世界上絕找不出兩個相同的人,也絕找不出兩件相同的事,不是地點對不上,就是時間對不上。既然是萬花,選擇哪一朵,寄情哪一朵,就不能那樣隨便。每個人都是唯一的一朵花,既是看客也被人看。
關於靈魂
偶爾放下匆忙的腳步,讓心空一空,騰出屬於精神和靈魂的位置,它們隨後就到。不能怨精神和靈魂的腳步太慢,快了就留不下堅實的足跡。倒是要檢視一下我們自己,是否因為走得太快,身後連一點值得收藏的痕跡都沒有。不妨等一等,生命的油耗太大,車損驚人,應該大修或保養一次了。
關於文化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仿佛一壺陳年的老酒,歷久彌香。經過數千年的醞釀,酒糟是酒糟,美酒是美酒。伏爾加有勁,那是俄羅斯民族的最愛,威士忌浪漫,那是西方人的知音。我們更習慣杜康,可以偶爾嘗一嘗伏爾加和威士忌,但杜康注定是我們的最愛。
林清平
關於寓言
這是一個盛產寓言故事卻很少有人記錄的時代,寓言是社會生活的隱喻,是現實的一種投射。人們的腳步匆忙,為某種陳舊的新奇奔波,文化的沙漠,心靈的空白,靈魂的枯萎成為見怪不怪的常態。造化以其頑童的心態,在用過的手紙上畫些花花綠綠的圖案,然後灑向人間,笑看人類爭搶時的種種醜態。
關於生活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即是路,道即是生活,道在道中,道在日常生活里。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一個眼神,無不是道。事實是,世上的絕大多數人看不見道,更不能聞道。何故?缺少細緻的觀察,缺乏用心的體悟,缺失心靈與萬物的溝通。倘若能夠從喧鬧的現實中獲得片刻寧靜,道必自現。
關於覺悟
與惡夢糾纏的人,最希望有個聲音來打破死寂的靜謐,幫助脫離迷海。佛家所言,當頭棒喝,醍醐灌頂實際上也有這個意思。有些人在夢中被惡夢纏繞,有些人是醒著被迷障遮眼。叫醒夢中的人容易,叫醒醒著的人則困難重重。醒著的人若迷,是迷於心智,心智的問題要靠心去解決。悟而後方能覺。
林清平
關於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之道,我輩尋常凡人,做不到一日三省,每夜寢前一省還是很有必要。行走世間,混跡凡塵,心靈難免受損,修復成為必要。若不知不覺,未加及時修復,日復一日,心靈必會面目全非。俗語云:小洞不補大洞一尺五。再怎么匆忙,睡前都要抽出時間,自省自修一番,免教人生留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