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目前我國的林木良種偏少,林木良種占有率低,可用(或優良)種質資源缺乏,林木育種工作的總體科技含量低。因此,選育優良的遺傳材料,培育林木良種是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當務之急。我國森林資源短缺,人均森林蓄積9.421m3,只有世界人均蓄積64.627m3的14.58%,且林齡結構也不盡合理,可采資源不足。因此培育“優質、高產、穩定和高效”的林木新品種成為當前林木遺傳育種工作的主要目標。東北內蒙古林區是國有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林業及營林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僅以黑龍江省為例,森林蓄積量占全國的14.6%,但良種占有率僅達10%,與全國林木良種占有率30%相距甚遠。因此,培育“優質、高產、穩定和高效”的林木良種,提高良種占有率,加大優質經濟林的研究力度,對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東北林業大學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與教育部聯合批准的211工程大學,在我國林業院校中,具有重要影響的三所林業大學之一,而林木遺傳育種學科及其所屬實驗室,也是學校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經過五十二年教學與科學研究,對東北的主要樹種紅松、樟子松、落葉松、雲杉、白樺、水曲柳、楊樹等良種選育與培育技術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獲得了一批成果。其中,“長白落葉松種源試驗研究”獲得了1991年度原林業部科技進步壹等獎,這也是1992年校慶40周年時唯一一個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獻禮成果,同時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長白落葉松為龍頭的東北內蒙古四省區主要針葉用材樹種的種源試驗研究還獲得了1993年第二屆中國林學會梁希獎,這是我國林業行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獎,也是“七五”國家科技攻關267項成果中唯一獲此殊榮的成果。在現有東北林業大學作為獨立主持或第一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二等獎以上)的八項獎項中,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獲得三項,列全校之首。2002年白樺強化育種技術研究再次獲得中國林學會梁希獎。已培育紅松、落葉松、樟子松優良種源及白樺良種等已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提高了良種的利用率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思路目標
結合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針對東北內蒙古林區的環境與樹種特點,特別是在我國國有林區的中心黑龍江省建設 “學、研、產”創新體系的平台——林木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對進一步加大我國林木遺傳育種創新型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和加大對東北內蒙古四省區林木遺傳改良的研究力度,為國家與地方的林業建設戰略、林業經營策略、林木良種生產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同時利用當今生命科學領域中最新成果(如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克隆基因、林木轉基因新品種等),推出一批適於東北內蒙林區特點的科研創新成果,必將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改善東北內蒙古林區經濟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林木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教育部實驗室建設的整體思路是以國家林業局六大林業工程建設需要為目標,立足東北內蒙古四省區面向全國,提高我國林木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研究水平、知識創新能力和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經過建設使本研究方向總體上達到國內一流、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為我國生態環境恢復與重建、森林資源的培育和林業行業科學的技術進步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