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卿

林明卿

林明卿(1877-1962)清光緒三年(1877年11月)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林家大垸,在兄弟5人中排行第四,系我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林育南之父林協甫的胞弟。 林明卿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當過店員,在漢口大輪船上當過帳房先生。後回鄉經營布廠。妻陳氏,賢慧敦厚,織得一手好布。

基本介紹

  • 本名:林明卿
  • 別稱:林四爺
  • 所處時代: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團風縣回龍山林家大灣
  • 出生時間:1877年
  • 去世時間:1962年
  • 子女:林慶佛、林育榮即(林彪)林育菊
  • 妻子:陳氏
  • 父親:林時朗
家庭狀況,青年時期,兒子林彪,抗日時期,林彪來信,逃難生活,妻子病逝,延安團聚,去逝,

家庭狀況

林家祖籍福建,唐宋時期從福建遷至安徽,再遷湖北麻城,晚宋時期定居黃岡縣林家大灣。林彪家是個大家庭,林彪爺爺林時朗,生有五個兒子。老三林協浦,是烈士林育南的父親。林彪的父親林明卿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四,人稱“林四爺”。林明卿和林陳氏都是黃岡人,有四男兩女,老大林慶佛,老二林育榮即(林彪),老三林育菊,老四林向榮,長女林寶珠,次女林小妹(小時送人)。林陳氏賢慧敦厚,織得一手好布。她養了很多雞鴨,留一個鴨蛋給孩子吃,也是一分為四。母親的勤儉使林彪從小養成不講究吃穿的習慣。
林明卿

青年時期

林明卿是林家大灣公認的先生,他粗識文墨,靠自學能讀報紙,書法也小有名氣;當過店員,在江輪上做過賬房先生,以後回鄉經營布廠。林明卿雖然生在山區農村,卻不會種田。在與兄弟分家時,他分得2.25畝水田,3間瓦房和祖傳老堂屋的六分之一。當時,林明卿有妻兒老小9口人吃飯,日子過得相當艱難。
林家堂屋掛著孔子聖像和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林明卿闖蕩江湖,深知讀書的好處,所以家中的男孩女孩全都上學,甚至在逃難路上仍讓孩子插班讀書。林彪七歲開始幫家裡幹活,九歲讀私塾,曾手書浚新學校校訓“勤勇朴誠”。
黃岡地處長江中游的北岸,是著名的東坡赤壁所在地。林明卿愛讀《三國演義》,大革命時期應農會邀請,曾到漢口三義里貧民工廠當代表,為掩護革命做了不少工作。大革命失敗後,他回到林家大灣仍辦布廠。

兒子林彪

雖然父親不同意林彪報考黃埔軍校,但熟讀《三國演義》的林彪在堂兄林育南、林育英的支持下,還是考上了黃埔軍校,一生從軍。
林明卿
1937年9月,林彪指揮平型關大捷蔣介石簽發嘉獎電,聞名國內外。不久林明卿60歲生日,黃岡國民黨要人專門為他賀壽,用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官印拼成“壽”字中堂。這是林明卿第一次做壽,除林彪外兒女們都在,場面熱鬧極了。林彪在山西前線給父親林明卿寫了一封信,簡要介紹了平型關戰鬥經過,表示今後要帶領部隊消滅更多的日本鬼子。林明卿收到信又喜又憂,喜自不必說,憂的是日本鬼子打到鄂東,肯定要報復。

抗日時期

1938年春日軍逼近武漢,林明卿攜全家(長子媳婦、三兒子夫婦、長女、四個孫子和十名工人)南逃,輾轉抵達湖南衡陽林湖鄉,辦了一個簡易布廠,生產棉布運往衡陽銷售。後來風聞日軍又要打過來了,林明卿帶領全家輾轉到了廣西。到柳州的第三天,林陳氏看見路邊一位病危的難友,好心餵她幾口稀飯,不幸染上霍亂,臨死伸出兩個指頭想見二兒子林彪。逃難路上林彪家人曾看過無聲電影,有林彪指揮打仗的鏡頭,林陳氏百看不厭。本來一路吃苦就是投奔老二的,卻再也見不上了,全家人跪在地上哭作一團,將林陳氏葬在柳州郊外,請人刻了石碑:“抗日將領林彪母親之墓”。解放後,林彪姐姐林寶珠曾托林慶佛去柳州尋找母親的墓地,葉群也曾派秘書去柳州郊外找過,都沒找到。

林彪來信

林彪走了之後,十多年都沒有音訊,直到1936年底,家裡才接到一封林彪從延安寄來的信,這是林彪離家十年後寫的第一封家信。他祝父母花甲大壽,並說他當了紅軍大學的校長,現在國共合作,全國一致抗日。林彪的父親看完信後高興極了,想寫回信卻不通郵,他決定讓林彪的弟弟林向榮到延安看看,探個虛實。1937年初,林向榮經歷千辛萬苦尋到延安,見到了分別10年的哥哥林彪。
1937年10月初,報上有這樣一條重大新聞,“林彪率八路軍115師在平型關殲滅日寇板恆師團1000餘人”訊息很快傳到家鄉,鄉親們紛紛來林家祝賀,縣城的官紳也趕來賀喜,至此,林彪的神話在家鄉就流傳開來。

逃難生活

但林明卿心裡明白,林彪名聲大振,惹惱了日本人,日本人早晚會瘋狂報復,決不會放過林彪家人的,看樣子在家鄉呆不住了。1938年春天,林家就準備走了,留下大兒子林慶佛在家管理田地,林家租了兩條木船,一家老少和餬口的織布機一起逃難到武漢。
1938年10月,日軍進逼武漢,武漢眼看也保不住了,一家老少只好掉頭向南,經過洪湖,監利,到了沅江的草尾鎮。這是個小鎮子,林家在這裡住的時間並不長。日軍又快來了,一家子只好跌跌撞撞再逃難。一起出來逃難的還有一些人,有的受不了逃難的苦,就回去了,可林家沒有退路,只能咬牙繼續流浪生活。一路艱辛,一家老少總算在衡陽鄉下安頓下來。在衡陽呆了不短的一段時間,大概是三年吧,林明卿安上織布機,生產中國軍隊急需的綁腿和棉布,以維持一家的生活。就這樣在人生地不熟的衡陽苦幹了3年,到了1944年4月,形勢又不穩定起來,風傳日本人到了衡陽,林彪一家人在衡陽鄉下又呆不下去了,帶著一家人跟著難民逃向雲貴。

妻子病逝

火車到了廣西的柳州不走了,早就斷了頓的一家人只得找了些樹枝、破木板搭了個破棚子。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心地善良的林陳氏看到一位被遺棄的病中婦女十分可憐,把僅有的一點稀飯餵給她吃。她不知道,那個婦女得的是霍亂。就這樣被傳染上了,又拉又吐的很快死去了。去世前林陳氏已經講不出話了,她淚流滿面,伸出兩個指頭。林明卿明白,這是想二兒子林彪。路上林家人曾看到過國民黨放的電影,上面有林彪指揮打仗的鏡頭,林陳氏都看懂了,並且百看不厭。本來一路吃了這么多的苦就是投奔老二的,卻再也見不到了,一家人跪在地上哭成一團。

延安團聚

林彪家人出來逃難好幾年了,一大家人先後死去五人。那時大家都麻木了,覺得死去比活著幸福。起碼不用再受這再也忍受不了的罪了。林彪一家為革命犧牲的人有:弟弟林向榮、林子榮、林春芳、林正華等。
林明卿召集一家人商量怎么辦?大家七嘴八舌說還是和延安聯繫吧。於是林明卿讓三兒子林育菊到獨山縣去給林彪拍電報。在延安的毛澤東、朱德看到林彪家人的電報後,指示在重慶的周恩來辦理。周恩來和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講了,馮玉祥派自己的副官到獨山一帶找了好幾天,總算找到了。在一場大雪的前一天,一輛卡車把林家一家人送進了貴陽難民收容所,住了一段時間又輾轉到了八路軍重慶辦事處。
林彪的家人在重慶過了1944年的春節,到了6月,組織上安排他們去延安同行的有200多人,3輛大卡車。車隊到達甘泉,林彪和葉群早早就趕到等候。毛澤東、朱德、康克清都來看望林彪的家人。朱德還下令給林明卿特灶。那時,毛澤東才吃小灶,特灶就是最高的禮遇了。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後,林彪把一家人接到了北平。

去逝

1962年七千人大會時,毛澤東不滿意劉少奇的報告,而陳雲表示他不講話了,毛澤東臨時動議林彪“講一講”。距離講話日期只有半個月了,林彪正緊張準備大會講話稿,1月14日傳來噩耗,林彪父親林明卿因腦溢血突然逝世,享年85歲。林彪立即趕到阜外醫院向父親告別。
林明卿的喪事由中央組織部主辦,葉群讓秘書李德作為家屬代表照應一下。墓址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林彪以林育容的名字為父親立了墓碑(1974年批林批孔中被砸成四半,後重新豎立)。送葬後,林彪對李德
說:“我父親住院期間,阜外醫院的大夫護士、看護人員費了不少心血,你在三座門服務處訂幾桌飯招待一下,表示我的謝意。”李德照辦了。
林明卿
在林彪心目中,父親林明卿是“嚴父”,母親林陳氏是慈母。他18歲報考黃埔軍校,已經違背了“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而父母因為他的緣故,古稀之年背井離鄉,母親客死他鄉,這使林彪把全部情感都給予了父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