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慎思

林慎思

林慎思(844-880),字虔中,號伸蒙子福建福州人。世居長樂縣崇賢鄉欽平里鴻山(今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大宏村)。鹹通十年進士及第。鹹通十一年,再中博學宏詞科第一。他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標誌著福建從蠻荒進入文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慎思
  • 別名:虔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 出生日期:844年
  • 逝世日期:880年
  • 主要成就: 
  • 代表作品:《伸蒙子》、《續孟子》
家族淵源,歷史事件,史籍記載,歷史評價,

家族淵源

林慎思曾祖父凝公,官左衛將軍,秀州刺史。祖父萼公,官蘇州長史晉江縣令。父升公,官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監察御史。慎思自幼勤奮好學,兄弟五人築室讀書於方安里籌峰山中,又築新居於籌峰山下溪上,號“坑湖草堂”(今潭頭鎮溪新村坑湖裡)。唐鹹通間,兄弟五人先後俱中進士,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家兄弟五進士,時稱“五子登科”、“五桂聯芳”。長樂讀書之風因之而盛,長樂古有“海濱鄒魯”之譽,“文獻名邦”之稱,亦當溯自是時。唐懿宗賜“蘭桂同芳”匾予以褒揚,並敕改其所居崇賢鄉為“芳桂鄉”。又因慎思復中宏詞拔萃魁,故賜其里曰:“大宏里”。

歷史事件

林慎思登第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興平縣尉。執法甚嚴,豪強都懼其威令。後升為尚書水部郎中唐僖宗日與宦官嬉樂,不理朝政。慎思屢次上書切諫,均不被採納,旋外放任長安萬年縣令。時各地官吏多敲詐百姓,嚴刑峻法,惟萬年縣吏治清明,百姓皆感其恩惠。廣明元年(880年),黃巢攻占長安,田令孜挾帝奔成都,當時名流自顧不暇,慎思卻領官兵迎戰,力盡被擒,委官不受而死。歸葬於渡橋大墓山。唐天子旌其閭為“儒英忠義”,詔立忠賢祠祀典。其祠一在福州烏石山白水井邊,一在長樂渡橋大墓山林慎思墓側,一在長樂溪上籌峰山林慎思讀書處。宋朱熹題其讀書處為“德成岩”。封建時代長樂縣衙兩側建有鄉賢祠與忠義祠,以紀念長樂歷代先賢與忠烈,而兩祠所祀的第一位神主都是唐林慎思。

史籍記載

《諸子百家大辭典》載:林慎思的思想博採儒、道、法諸家,而獨成一家之言。他的政治觀宗儒家,歷史進化論承襲法家,自然觀與荀子相通,又從道家吸取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為儒家學說是治國的指導原則,“其言式萬代,其政訓百王,譬日月不可掩,山川不可遷也。”並且認為統治階級的奢侈、酷暴、荒淫等行為違背了儒家學說,是導致亡國的因素。在治民上,他主張須用“恩刑”兩手。在科舉上,他主張惟賢是舉。傳世著作有《伸蒙子》三卷、《續孟子》二卷,是唐末不可多得的儒學專著,為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亦為宋代理學崛起的先聲。其名載於《新唐書·藝文志》、《宋崇文總目》、《四庫全書》、《辭源》、《中國人名大辭典》及《福建思想文化史綱》等。其書刊行於《百子全書》等版本,流傳甚廣。後人稱其為“吾閩千古不朽之高士”。
南京江南貢院《中國狀元題名碑》將其列為狀元之一。但林慎思所中博學宏詞科第一名,乃是吏部銓選科目,與禮部主持的進士科不同。按照唐代科舉制度規定,狀元是特指進士科第一名,吏部銓選科目考第一名沒有狀元一說。

歷史評價

林慎思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