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課程
本科生:環境監測,工業環境管理
主要研究興趣和方向
環境監測、水處理工程、清潔生產
主持負責的科研項目
2010.05~2012.06. 低品位硫金礦廢棄物資源化綜合開發技術研究及其套用.福建省科技廳(項目編號:2010Y3011 )經費:60萬元
2008.07~2010.12.項目負責人. 厭氧微生物固定化材料的性能研究.福建省教育廳(項目編號: 2008F5037 ). 經費:6萬元。
2008.7~2010.7 項目負責人.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項目來源:
廈門市環境保護局).經費:6萬元。
2006.12~2007.07項目負責人.橫向課題“土壤採樣、前處理和重金屬遷移研究”,經費:8.8萬元。
2005.06~2007.04 項目負責人.主持福建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垃圾滲濾液中氨氮的厭氧氨氧化工藝研究”,課題編號:2005Y016,經費:20.0萬元,已完成。
2005.01~2007.12 林建清(排名第五):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近岸海洋環境中有機錫的存在形態及其生物轉化研究” ,課題編號:40476048,金額:34萬元,已完成。
2005.01~2007.06 項目負責人.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項目:改性沸石對電鍍廢水中鉻的去除研究,項目編號: 2004j028 ,經費:7萬元,已完成。
2004.05~ 2007.04 項目負責人.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廢水中多環芳烴去除機制的研究. 項目編號:D0440007,經費:7萬元,已完成。
2002.01~2004.12 林建清(排名第三):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典型有機污染物對沿岸經濟魚類的聯合毒作用機制研究。課題編號:C40106012, 22萬元,已完成。
2001.01~2003.12 林建清(排名第三):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生物標記物研究痕量有機污染物對養殖魚類的毒理學效應。課題編號:A20077023, 17萬元,已完成。
授權及申請專利
1. 一種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及其UASB反應器(發明專利),申請案號為200910112348.9(申請日:2009.07.31,第一發明人)
2. 一種UASB反應器(新型專利),申請案號為200920182460.5(申請日:2009.07.31,第二發明人)
主要貢獻
穆景利,王新紅,王淑紅,林建清,王克堅,洪華生.苯並(a)芘影響黑鯛肝臟EROD 活性變化的動力學研究.海洋科學,2009,33(1):68-71.
段金明,林建清,方宏達,聶斌,巫晶晶,吳國宏.改性沸石同步深度脫氮除磷的實驗研究.環境工程學報,2009,3(5):829-833.
段金明、張亞平、林建清、周敬宣、周磊. 生活污水與易腐垃圾源頭分類收集及資源化技術研究.環境衛生工程,2008,16(3):19-22.
林建清,王新紅,鐘建興,林美,巫晶晶,叢偉. 利用魚卵胚胎髮育毒性試驗評價城市廢水的處理效果.台灣海峽,2008, 27(3):329-333.
段金明,方宏達,林建清. 居民小區污水真空收集系統的設計.給水排水,2008,34(3):78-81.
方青松,林建清,張曉萍,楊志景,林錦美.水樣中NO2--N的間隔流動分析法.華僑大學學報,2008,29(1):80-83.
林建清,方宏達,楊春霖,高培卿,鞠高良,施建臣,鄭維翔.厭氧氨氧化去除垃圾滲濾液氨氮的實驗.華僑大學學報,2008,29(1):61-63.
方宏達,林建清,付遠鵬.反滲透處理含氰電鍍漂洗水的試驗研究.中國給水排水,刊號:CN 12-1073/TU,ISSN 1000-4602,2008,24(1):58-61
穆景利,王新紅,林建清.黑鯛(Sparusmacrocephalus)暴露苯並(a)芘後膽汁中代謝產物 3-羥基-苯並(a)芘的劑量與時間-效應關係研究.環境化學,2007,26(4):487-490.
曹英蘭,林建清,陳輝. 城鎮生活污水人工綠地處理技術及其套用. 廈門科技,2007,4:12-14.
林建清,方青松,曹英蘭. 水處理新技術和水資源管理. 廈門科技,2007,3:56-59.
林建清,王新紅,洪華生. 養殖水體中多環芳烴污染對水產品安全的影響.食品科學,2006,27(12):41~45.(2006年12月) .國內刊號:CN11-2206/TS,國外刊號:ISSN 1002-6630
林錦美,唐婉瑩,林建清,周申范,鄭鵬.白腐爛真菌降解黑索今的試驗研究. 中國給水排水,22(7):74~77.(2006年4月)
巫晶晶,陳素艷,鄧清蓮,林建清. 污泥膨脹的誘因及控制措施. 淨水技術,2006,25(1):49~51(2006年2月25日出版).
林建清,洪華生,王新紅,肖智強. 海水中多環芳烴的暴露濃度對鱸魚體內脂質過氧化程度的影響. 台灣海峽,2005, 24(3):310~315.
林建清,洪華生,王新紅, 陳偉琪. 鱸魚膽汁中芘及代謝產物與水體中芘含量的關係. 台灣海峽,2004, 23(2):123~130.
王新紅,洪華生,林建清,洪麗玉,李永玉,葉翠杏,穆景利. 福建沿岸海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環境行為研究.p59~63 九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部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
林建清,郭曉關,穆景利,王新紅,陳偉琪,劉日先. 水體多環芳烴暴露對鱸魚體內脂質過氧化程度的影響. P1516~1519. 九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部開發與可持續發展之環境保護),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2004年4月第一次印刷.
林建清,王新紅,洪華生,陳偉琪,劉日先,黃哲強. 湄洲灣表層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含量分布及來源分析. 廈門大學學報,2003,42(5):633~638.
林建清,洪華生,王新紅,陳偉琪,D. W. Klumpp. 廈門西港海水質量對魚卵胚胎髮育畸形率的影響.海洋環境科學,2003,22(1):25~28.
劉日先,王新紅,洪華生,林建清,王克堅. 生物標誌物檢測在海洋環境污染監測中的套用. 海洋環境科學,2003,22(3):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