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奠國

林奠國(-),彰化阿罩霧莊人,林獻堂的祖父,越十七年卒,誥授朝議大夫,追贈奉政大夫。

基本介紹

  • 本名:林奠國
  • 字號:字景山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時間:1814
  • 去世時間:1880
人物經歷,家庭成員,

人物經歷

嘉慶十九年(1814)十二月生。阿罩霧固土番之地,負山環溪,鄰鄉多巨族,各擁一方,非番害則械鬥。故人多習技擊,而奠國能御之。同治元年春,邑人戴潮春謀起事,淡水同知秋曰覲至東大墩,欲治之,途次,聞其勢大,遣人邀奠國,挈鄉勇二百人往。至新莊仔莊,曰覲已被殺。四塊厝莊人林日成為勇首,護曰覲行,及是而叛。見奠國至,攻之。奠國拒戰,退歸阿罩霧,鑿濠固壘,聚米鹽,討軍實,為持久計。已而日成來攻,擁眾三萬餘,斷水道,環圍三匝。時莊中丁壯多從文察轉戰閩浙,僅遺七十有六人,願同生死,以長子文鳳率之,為數隊,扼險要,而自拒於莊北。日成之至也,勢張甚,又以前後厝之怨,誓必滅之。嘗一日陷圍數次,莊幾破,開炮防禦,自日夕至於黎明,莫敢懈,而圍愈急。東勢角莊人羅冠英駐軍翁仔社,聞報,越二日,率二百人至,皆粵族,眾慮內變,文鳳曰:"彼來援,是愛我也,寧有是事。"椎牛饗之,出家資十數萬於庭,向眾而言曰:"諸公跋山谷,冒危險,以來護我莊,其濟莊之福也,不濟,吾以死繼之。不腆之資,願供一醉,幸毋為賊人有。"眾曰:"諾,願殺賊。"乃耦其人而守之。又一日,林氏之族先後至,可四五百人,士氣大振,開壁出,搏戰隴畝間,陣斬數百,俘數十。日成大敗,踉蹌走,自是不敢復攻阿罩霧。
當是時,彰化既破,南北俱震,潮春、日成之黨,多至十數萬人,而阿罩霧以一村落,介立紅旗之間,戰守經年,圳水又為萬斗六莊洪氏所遏,良田盡暍,粒米不收。發倉以賑,聯絡沿山一帶,備器械,立約束,養精蓄銳,為規復計。二年冬,文察以福建陸路提督平台。奠國聞官軍至,率鄉勇數百助戰,潮春、日成次第就滅。遂與文察提師歸阿罩霧,招撫近山,其不從者,移兵討之,經理善後。事聞,以功授知府,賞戴花翎。
三年四月,閩浙總督左宗棠以延平軍務危急,奏調文察內渡,奠國從。至福州,而漳州陷,下游俶擾,檄由同安規復。十一月,駐洋州。十二月,移萬松關,兩軍相持,疊接戰,互有勝負。時大軍未集,所部台勇僅五百人。一日,偕文察視壘,至瑞香亭,太平軍驟至,陷圍,文察竭力奮鬥,所部多死傷,顧奠國曰:"吾為國家大將,義當死。阿叔可破圍出,毋俱沒。"奠國不可。文察復迫曰:"勢急矣!趣去,吾不能歸也。"遂授命。於是奠國收余軍以退,而台勇乏餉,未能歸。至福州,見大府,請餉九千兩,為遣散費。總督慶瑞不許,命待命。已而索賄二萬金,文鳳請與之,不可。曰:"吾為國家效命,率子弟,赴疆場,糜財固不足惜,而彼反以功為罪,此胡可者?自吾與鄉里五百人而西,今所部多沒,吾則獨歸,又何面目以見父老乎?"遂以家事委文鳳,命各恤其家,而自留省垣。越十七年卒,誥授朝議大夫,追贈奉政大夫。

家庭成員

有三子:長子林文鳳,次子林文典,幼子林文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