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行政隸屬,自然地理,習俗,游大龍習俗,尚武習俗,歲序節俗,婚姻禮俗,傳統喜慶習俗,傳統歲時習俗,文化,祭祖文化,林坊祭樟文化,聖母文化,鼓吹文化,宗祠廟宇,林氏宗祠,天后宮,鎮武廟,行祠公王廟,林坊廣場,林坊四眼亭,小吃,珍珠圓(龍包),捆板,燈盞糕,年糕,炸地瓜片,知名鄉親,林坊之歌,經濟發展,
簡介
連城林坊林氏始祖伯八公是九牧五房後裔(是林披公原妻鄭夫人第五個孩子曄公的後裔)先居劍州(南平)虞欄閣,宋末,因避宋末戰亂隱居清流螺村南山下,後徙居清流李家林家城。南宋景定五年;元至元元年(1264年)六十郎遷入連城南順里水連西半徑堡定居。隨著林姓人口的繁盛,外姓居民的遷出,先祖以姓名地,取名為“林坊”。
五世祖旺生公生四子:章旻、子長、文長、滿全。四宗屹立,分居林坊崗尾嶺(今崗尾村)、大梨門(大梨村、陂橋村、林聯村)、井頭門(林聯村、大梨村)、塘丘門(林塘村、林丘村、塘丘村、林聯村、大梨村),曰“林坊四門”。
行政隸屬
原屬蓮城南順團、明清至民國為南順里。1949年為林田鄉,1958年屬超美公社,後屬城郊公社。林坊鄉政府於1993年9月成立,原屬文川鄉轄區。
自然地理
林坊地處連城縣的西南部,距縣城3公里(經緯度在東經116°32′,北緯25°52′間)海拔411米(鎮政府所在地)。東臨張坑、童子巷、朱坊村,西倚五寨坑、上寨坑大山,南壤亨明、田心、廬屋村、北連橫坑、張坊村。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在地質構造單元位置上,屬連城縣地槽褶皺區凹陷帶震旦系的中斷。林坊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是最適宜於人類居住的地方。
林坊境內水源不豐富。3條溪流主要倚靠西部山地的表水滲浸泉水匯集而成。由南至北排列自西向東流淌匯入文川溪。
1、旱溪。源於五寨坑,露水峽泉水匯集,從西山庵流出後,分成2條溪流,一條流經洪門、石陂頭、樟山背、朱坊農場往東匯入文川溪;另一條流經石乾草錢亭、新亭、高腳亭、冠田豸山背折入旱溪,經樟山背、朱坊農場往東匯入文川溪。
2、門口溪。源於陂橋後山石子頂山坑泉水匯集,流經陂橋、塘丘、水口庵、戲台坪、天后宮附近向東流入文川溪。
3、橫坑洋溪。源於上寨坑泉水匯成,經塘丘、橫坑洋、橋頭山背折南與門口溪匯集後向東流入文川溪。境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是滲出的山泉水,水質優良。深層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樟山西北地段,因岩層屬石灰岩結構,水質含鈣較高,但符合國家人、畜衛生飲用標準。境內的耕地土壤均為水稻土土壤。塘丘耕作土壤為水稻土類黃泥沙田,土質肥性較差,儲水性能差,容易受旱;大梨、井頭、崗尾的耕作土壤為水稻土類黃底灰泥田,土質肥性較好,儲水性能較好。境內植被較為單一。喬木層主要是馬尾松、杉木,灌木層主要是石斑木、烏飯等,草本植被主要是芒箕骨等。西部山地主要是松樹、杉木、雜木,村莊周圍低山幾乎是草本荒地。
習俗
游大龍習俗
林坊大龍連城縣林坊鎮林氏家族游大龍習俗,發軔於明朝初。清朝年間,四房桐德在湖南洪江縣做工時,潛心學到了扎龍和製作技術。後經過幾代先輩對龍製作技術改進,林坊大龍別具一格,彰顯特色。整條龍的組成代表九種動物特徵:“牛頭、驢嘴、虎鼻、膺爪、鹿角、貓耳、暇眼、蛇身、金魚尾”。龍頭高2.7米,長4.9米;龍尾高2.3米,長4米;龍腰直徑0.58米,每節長3米,連板4米。每年游龍活動從正月十三至十六四個晚上,正月十四晚游到縣城。林坊大龍遐邇名揚。龍游所處,家家戶戶點燭焚香,堆火擺品,熱鬧非凡。游龍隊伍浩浩蕩蕩,場面壯觀。大龍騰挪起伏,人群奔路歡呼,鞭炮震耳欲聾,焰火映紅夜空,令人嘆為觀止。1962年,四門四條大龍共有465節,長達1860米,為歷史之最。1999年林坊三次出龍,其中正月林坊大龍109節游於本鎮;9月縣舉辦“九九金秋節”,林坊出大龍99節,在開幕式上表演;12月,龍巖市在古田舉辦紀念“古田會議”70周年大會,中央“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林坊出大龍90節,應邀現場表演,受到中央領導和明星歌唱家的連連稱讚。
尚武習俗
連城武術源遠流長,始於宋代,盛於清朝,有近900年歷史。歷代武館興旺。為推動民眾習武,清康熙四年(1665年),縣令杜士晉曾建有演武亭。據康熙版《連城縣誌》所載:演武亭,“拱北門外二里,彭坊橋之側。亭左有聽事小亭;有大松樹數十株,鎮縣水口。縣令杜建。”可見,當時習武之風甚盛,不但有練武之地,還有切磋武林技藝場所。直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林田鄉還成立梨井保國術研究社(林坊武術協會前身),研究武術。數百年來,該縣尚武之風世代相傳,永不間斷,練拳使棍者常年不輟。
林坊林氏傳承家族尚武之風歷史悠久。到清朝年間,林坊武術進入鼎盛時期。科舉武進士、武舉人和武術界知名人士比肩繼踵,人才輩出,為國家培養了一批保疆衛國的中高級軍官。僅明清時期林坊就有四世祖有榮公裔孫林炳星(乾隆七年(1742年)二甲武進士,授御前三等待衛,官至湖北宜昌鎮總兵,湖南、湖北兩江總督部堂等處軍旅參軍,“吳楚重鎮”武功卓著,誥授武功大夫);林朝輔字國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武進士,欽賜果勇巴圖魯府,誥授武翼大夫);林明紀字冠軍(清光緒十六年,武進士);林占圭(清光緒十一年,武舉人);林占彪(清光緒十一年,武舉人);林如彪(清光緒十七年,武舉人);林建勛(清光緒二十年,武舉人);林仲蕭(清光緒二十年,武舉人)。
林坊武術屬泉州少林派系。清乾隆年間,四房十滿公投師於泉州少林寺,學藝五年後回籍,把少林武術與林坊原有的武術套路各相結合,同時汲取連城各派武術優點,自成一派,逐步形成林坊武術。林坊拳、齊眉棍廿八宿、大刀、鉤刀、鈀頭和短兵具雙刀等,林坊武術講究攻防結合,以柔克剛,以虛掩實。拳、刀、棍各有一套要訣,並經一代代武術人推廣傳承,爐火純青。本族歷代知名的武術名師有:十滿、赤老、獻孜、老筆頭、堂保、德映、良欽。他們在刀光劍影的武術平台上叱吒風雲,留下許多美談。乾隆年間,汀州府擺擂台比武,有一瑞金武師善用鈀頭,無人可敵,林坊赤老等人前往參加,赤老用鉤刀與瑞金武師對弈。比武中,瑞金武師使出狠招,用鈀頭把赤老的鉤刀絞住動彈不得,赤老側身倒地,用“詐死”套路開絞出擊,瑞金武師即刻開膛破肚,倒地身亡。此絕招叫“黃牛脫枷”。
林坊青獅屬北獅武功獅,俗稱公獅。其獅動作靈活敏捷,獅頭內可藏兵刃作質牌使用,可攻可防。掌獅頭和掌獅尾兩人,動作配合默契多變,模仿雄獅的各種姿態,惟妙惟肖展示力與美的藝術結合,是客家人原生態傳統武術文化遺產。
1989年林坊林氏成立“林坊武術協會”是連城縣最早成立的武術協會。武術協會成立後,設有獅隊12個,龍隊10個。林坊武術協會組隊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縣組織的各項比武活動,並多次獲得獎牌。
2001年林坊武術協會經國家體育總局驗收合格,正式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
歲序節俗
☆
清明: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區除大部分是春分掃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掃墓的。清明節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壇的。
☆
端午: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或者端陽節。家家戶戶買肉、殺鴨、包粽子、做米果過節。端午是個大節,許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會回家過節。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七月節(中元節):也即鬼節。客家地區多以七月十五為“鬼節”。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過節,謂“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
中秋節:民間通稱八月節,是個大節。吃月餅,賞月,慶團圓。各家各戶要置辦酒菜,買豬肉、宰雞鴨、做米果過節。中秋晚上,家人團聚過節,飯後吃月餅賞月。各地風俗大體相同。
☆
重陽節: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也叫重九節,客家人俗稱“九月節”,是年尾大節,有“過了重陽無大節”之說,出門的人很多都要趕回家過節。這一天,很多地方人們要帶著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風箏,謂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說,此俗系祖先從北方中原帶來,代代相傳至今。這一天,有些老人和婦女則上山到庵廟燒香拜佛。
☆
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也叫“過冬年”。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過冬至要吃豬肉、牛肉,做米果、煮湯丸,有錢人要吃鹿茸、人參補冬。
婚姻禮俗
說媒: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寫庚帖: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衝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也叫“行大禮”,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看家門: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行大禮”前,有的在“大禮”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送菜和抬嫁妝: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麵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家具等帶回男家。
迎親:也叫接親或過門。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菸、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份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鐘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回門: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送滿月: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而往往婆婆對兒媳會嚴格,嫁入3天后要開始幹活。
傳統喜慶習俗
1、催生:出嫁女兒懷孕快分娩時,一般是嬰兒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帶著雞、雞蛋、麵條、粉乾等來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親已不在,則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設宴招待。
2、祝壽禮儀祝壽:祝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還要送壽衣、壽帽、壽餅、壽鞋、壽襪,從頭到腳一整套,父親做壽,同時也要給母親送上一整套,此外還要送來壽軸、喜炮、壽燭、公雞以及壽桃、壽麵、壽餅、壽酒、壽肉等。其他人來祝壽,一般親友送壽幛、壽聯,或者再加上送禮金。不少地方,七十歲以上高齡、子孫多、家境較好的老人祝壽,要舉行拜壽儀式。客家人生日和祝壽,是知情人自行送禮,上門祝賀,先賀後請;除內親、至交有發請帖外,不賀不請。
3、建房遷新居客家人把建房和喬遷新居亦視為重大喜慶之一,要進行隆重慶賀。建房時,房屋定位,房門定向都要請堪輿先生測定,豎柱上樑時,要張燈結彩,貼紅聯。新房建成後,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驅邪”、“除煞”,然後才能遷入居住。遷新居前要請相士“撿日”(即吉日吉時,吉日多為年頭年尾,吉時為晚上),在新居大門設八仙桌,擺酒席,由相士主持,請如鬥神、土地等諸神,及前三代祖宗前來享用,稱為“拜鬥神”(未拜鬥神先行入住稱為“借住”)。然後焚化由相士寫的地契,向諸神及祖先通告此處已有主。待神靈祖先食罷,焚燒紙錢及放鞭炮。後一家之主提燒旺的炭火爐,家眷各自拿新的廚具等小物件(家中人丁較少的則帶母雞及一窩小雞,寓意人丁興旺),新居每一處都要經過。次日中午的時候準備宴席款待親友等。禮節諸多,粗略描述。
傳統歲時習俗
過年:“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
年糕、做
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進年界:十二月廿五進年界。
過大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家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敬奉歲飯:“歲飯”(有的年廿九晚上蒸好,有的是年三十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蔥、蒜、芹菜,有的還要放上桔、蘋果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開大門: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隻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出年界:正月初五,出年界。
十三卟:正月十三廟會,邀請親朋好友來相聚。晚上游大龍活動,龍游所處,家家戶戶點燭焚香,堆火擺品,熱鬧非凡。
元宵節: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
文化
祭祖文化
林坊林氏肇基750周年祭祝祭文
維公元二零一四年農曆九月初十日,歲次甲午,時在金秋。林坊林氏公益理事會攜族裔匯集林坊林氏大宗祠,謹以牲醴香帛之儀,致祭於始祖伯八公妣馬氏壬姊、基祖六十郎公妣羅氏五娘暨列祖列宗考妣之神前。 曰:赫赫林氏,肇啟比干;派出長林,胄播華邦。林坊林姓,藤蔓一葉;遙溯宋元,動盪戰酣。始祖伯八,避亂游遷;屯於南平,蟄居清流。六十郎公,辭父漂蓮;棲此寶地,衍史開篇。拓荒引渠,畜牧農耕;飽嘗風霜,走出洪荒。勤儉營家,耕讀相長;忠孝廉勤,祖訓家風。連祠汀館,啟蒙興鄉;彌熾彌昌,壯美村鄉。大龍武術,兩朵奇葩;文藝楚劇,遐邇名揚。祖德宗功,可點可圈;櫛風沐雨,巋然城廂。浩瀚宗族,子孫逾萬;脈承廿八,興旺發達。泊分四房,崗梨井塘;近蕃八閩,遠滋桂湘。大道縱橫,高樓林立;農工學商,昌茂繁榮。創業維艱,七百五載;英賢輩出,國將府堂。列祖列宗,煌煌基業;緬懷功德,感慨由衷。水流千里,皆出一源;秉承祖志,續寫華章。一脈後裔,牢記擔當;再展宏圖,振興家鄉。內強素質,開拓進取;外樹形象,和諧發展。今乃吉日,宗親聯誼;謹備隆品,祭展抒忱。吾祖吾宗,恩同日月;靈光厚澤,福佑綿長。
尚饗!
林坊林氏裔孫敬上
(廿三世裔孫天寶、廿四世裔孫家駿撰文)
林坊祭樟文化
九牧傳家發九枝,霞光抹染樟公祠
千階足涉為尋地,百轉封王享祭司
雞抱於時風水地,天垂瑞象發祥基
留芳傳世中華躍,龍繞樟山正祭時。
步入林坊林氏裔孫各家,抬頭一看便是中堂神位,“天地國親師位,”左邊“行祠公王”右邊“天上聖母”。行祠公王是何方神靈?相傳林氏太始祖殷比干遇害後魂直靈宵寶殿,玉帝嘉其忠義封國神,同王母娘娘隨待左右輔佐玉帝,宋末戰亂國神比干見其裔孫流離失所,特遣身邊“行神祠”下凡,化名林樟柏到林坊始祖伯八公之子六十郎公家中為仆,並賜母雞孵蛋一隻囑曰:“雞抱子時風水地,天垂瑞象發祥基”。明元泰甲子年間(公元1324年),六十郎公因避宋末戰亂攜家中僕人林樟伯逃難,從南劍(南平)虞欄閣遷清流南山螺村後又到李家仙水塘連城南順里西山半徑堡(即林坊),林樟柏肩挑籮筐,一頭是母雞和孵小雞的蛋,另一頭是乾糧、衣著、草藥等,那年正月十三日行至林坊地界時,突然天上紅霞滿天、祥光萬道,籮筐中的母雞孵小雞的蛋也鑽出小雞,樟柏高興地喊:“這是風水寶地”,當即停步決定定居於此(土名:雞麻籠,又名屋塘背)即是現在樟山腳下。
傳說樟柏為人厚道,樂善好施勤懇服待主人,竭力耕作,善用單方草藥為人治病,閒時常上山採集草藥給人治病防疫,並逢端午節前,把採集的七、八種草藥無償地送到各家各戶防疫消災、保健康,後習俗為“午時藥浴”。婦女產後用“午時藥煮沸水洗澡可以消毒防風。由於樟柏熱心治病救人,深得人們敬佩。主人也不把他作僕人看待,擇其為偶像,但樟柏拒之,誓願終生不娶,待奉主人。相傳有一天樟柏正在幫人插秧疾時天空突變,傾盆大雨降臨,他奮不顧身搶救一位掉落池塘的小女孩,自己則不幸溺死,瞬時天空一片紅光,空中似有鼓樂聲,人們見到金龍騰空而起,樟柏騎在金龍上飛騰而去,直上雲霄,人們奇異地認為樟柏歸行仙班。族人為紀念他,把該山命名名曰:“樟山”並立碑建廟,以作年年祭拜樟柏。明隆慶年間皇室浩封樟柏為“行祠福主公王”斯年糧食獲大豐收,人們認為樟柏顯靈,便確定每年春季插秧後遴選一個日子祭祀紀念樟柏,即成祭樟民間節慶紀典。祭樟之日,鑼鼓喧天,家家戶戶帶果茶、香燭、帛、齋、犖等到樟山“行祠公王”廟前叩拜,由於樟柏嗜吃豬肉,屠宰們把當天宰的豬抬到“行祠公王”廟前剌血以示供奉,人們搶購此豬肉以求吉利。祭樟該日,鄰近鄉村親戚朋友紛紛來吃祭樟肉,習俗:“吃了祭樟肉不會腰酸背痛”。除此之外,林坊林氏族人家裡中堂神位皆置“行祠公王”四時享祭,同時每年正月十五日游龍都要盤繞樟山叩拜“行祠公王”碑位三圈,每年正月十六日樟柏誕辰均有油經祭拜活動,以示緬懷信仰、紀念福主公王——林樟柏
聖母文化
新興朝懋燦東林,宮宇巍峨鎮仰欣
天上黎塵同贊誦,聖昔母教感凡人
林坊天后宮坐落在林坊鄉崗尾村水口山,改建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占地面積4畝余(合2800多平方米),座東向西近靠縣城呎尺,遠離冠豸山麓數里,面向森林覆蓋的林坊後龍山,廟前是寬敞的大坪,前面小溪橫流,漸聞潺潺的流水聲,交通便捷,右邊是通往縣城的水泥路,來往叩拜聖母的行人絡繹不絕,襯托出幽深秀麗熱鬧之景,耐人尋味,廟豁構建高而寬,別具一格,望之蔚然深秀,建築雄偉,風景如畫,內設正殿,兩側廳、兩廂橫屋、殿宇軒昂而有靈氣,門樓高大,三山巍峨屹立,六閣鰲頭聳立雲宵,雄偉壯觀,石刻“天后宮”三個勁力大字鑲嵌中央門前,雨坪寬廣,紅牆畫展與門前紅牆相對更顯肅穆,上廳兩邊懸掛著鼓與鐘,每天早晚鐘鼓齊鳴,以示吉利。正殿內安放著高1.5米金身“聖母”(媽祖)塑像,左右鋁合金罩護,金光燦爛,“聖母”兩邊聳立“千里眼”“順風耳”“菩薩”聖母塑像身穿錦繡龍鳳衣冠,坐在特製的花轎內,栩栩如生,赫顯神氣;下廳天井邊一尊石刻高1.5米,長1.3米的大香爐,供人們叩拜聖母焚香、燭之用。廟宇殿內共有26尊菩薩,又有楹聯28付,歌頌“聖母”,詩意風雅,如正廳聯語曰:“聖母顯赫沐恩,默姑鳳靈沾福澤”。中廳聯語曰:“聖隆慈祥普渡三千界,母施仁愛長叨億萬年”。1998年旅台裔孫捐資鼎力支持,眾裔孫發奮努力,現廟容面貌煥然一新,左邊新建觀音寺,右邊新建食堂為四方弟子參加聖母慶典活動膳食之用。現在佛、仙教合一,觀音寺內有佛教菩薩:“釋迦牟尼、阿爾陀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正殿大廳內有仙教菩薩:“關老爺、財神菩薩”等塑像。大雄寶殿內36尊菩薩金光燦爛,琳琅滿目,還有楹聯曰:“法鏡交光六根成慧,哞尼真淨十地起祥雲”。如來佛前楹聯曰:“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聖母默茹茯佑民有功,深受帝王群族感動,死後人們把她當偶像崇拜,紛紛建廟祭祀,宋以後歷代皇帝對默姑封賜不斷,多達三十餘次。全世界媽祖廟或天后宮甚多,信仰、叩拜聖母(媽祖)的人也眾多,林坊氏族歷代拜竭聖母求吉利,保平安相傳時間悠長,每年三月二十三日聖母誕辰之日,二十二日夜至二十四日兩天半,族群在媽祖廟打醮、誦經叩拜聖母。周邊鄉村四方八里的人們紛紛來參加祭拜慶典活動。從二十二日晚子時開始,認為子時辰是日之首最為吉利,次日早上五時行大祭典禮,佛教徒誦大藏經,上午聖母巡遊鄉間野田間巷道,所到之處家家戶戶擺果茶、點燭、焚香、鞭炮連天迎接“聖母”到來,祁求聖母保平安。巡遊後聖母歸宮,道士做法事至二十四日深夜直鬧通宵。慶典活動聲勢浩大,鑼鼓喧天,十番湊樂,神銃鞭炮喧天,人聲鼎沸,萬人匯集,來往行人川流不息,熱鬧非凡。林坊氏族對“聖母”的信仰十分深切,從商者和婚後不育的婦女到聖母面前許願後,從商者生意興隆賺錢;不育婦女普為懷孕,認為是“聖母顯神靈所賜。主動捐資購買龍袍鳳冠為“聖母”換衣冠,換衣冠務必選二位聰穎閏女給“聖母”淋浴穿戴,除此之外,林氏林坊家族為永懷不忘聖母之功跡。家家戶戶神龕中堂皆置有“天上聖母”神位,文革破四舊期間,人們不畏難險阻力,主動把“聖母”“行祠公王”等保存完好,人們敬仰“聖母”之深,可謂難能可貴。
鼓吹文化
中華鼓吹樂(俗稱吹鼓手)之宗,相傳是春秋時期,晉國著名樂師-師曠,每個鼓吹班至今如神供奉,名曰:敕封五晉師曠先師神位。
連城鼓吹樂始於南寧紹興三年(1133年),之前民間紅白喜事用的是絲竹(俗稱十番)。清道光年間林坊鼓吹班大師傅林妲孜從湖南學藝回鄉授於1821年-1851年,據連城文化館資料記載,林妲孜聰明過人,博聞強記,除少量有二尺譜記載外,絕大部分是口傳心授。林妲孜擅吹拉唱,授徒多能善唱,技術出眾,樂曲有一樂(連城大樂),二調(小調),三俗(迎親、祭祀、送葬),四套(三仙、傳爐、和番、花鼓)。
林妲孜授傳的知名樂師有:伍孜水妹(長汀南山);羅以豸(蓮峰鎮);林振盛(林坊鎮);沈妹(蓮峰鎮)。1957年林妲孜鼓吹樂傳人,羅學洪被選送北京參加全國民間會演。
宗祠廟宇
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座落在林坊大梨村境內,創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總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大門前左右有石鼓,還有1對1噸多重的石獅子,前有戲台廣場,後有花園,被列為縣級保護文物,屬我縣少有的宗祠之一。
天后宮
天后宮建於明景泰年間(約1450年),林坊四門先祖在水口山建造水口廟,康熙年間(約1680年)將水口廟改建為“天后廟”,乾隆元年(1736年)由四門鄉賢將天后廟改建,取名為“天后宮”。同治6年(1867年)丁卯春月重建‘天后宮’,並建造下廳、門樓、右側橫屋6間,天后宮正龕天上聖母塑像雕刻而成置於寶座。2002年列為第6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鎮武廟
鎮武廟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間,總面積670m 2 ,坐東向西,門前寬敞的大坪,左邊小河直下,漸聞潺潺的流水,近年又在河上建成一座長10m的屋橋“崇民橋”,古式為主,現代為輔,與“鎮武廟”相互交融,使文化遺產更完善、更雄偉壯觀。“鎮武廟”已申報縣級保護文物。
行祠公王廟
1996年重建行祠福主公王廟。原行祠公王廟(在樟山頂)廟矮小,且被部隊營房包圍。1996年行祠公王託夢給家其(二房),訴說廟碑被小學生撒尿。由家其、茂德、報璉、德生、振、桂聲、鑫德等倡議,重修於樟山西北側。
相傳林氏太始祖殷比干遇害後魂直靈宵寶殿,玉帝嘉其忠義封國神,同王母娘娘隨待左右輔佐玉帝,宋末戰亂國神比干見其裔孫流離失所,特遣身邊“行神祠”下凡,化名林樟柏到林坊始祖伯八公之子六十郎公家中為仆,並賜母雞孵蛋一隻囑曰:“雞抱子時風水地,天垂瑞象發祥基”。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六十郎公因避宋末戰亂攜家中僕人林樟伯逃難,從南劍(南平)虞欄閣遷清流南山螺村後又到李家仙水塘連城南順里西山半徑堡(即今林坊鄉),林樟柏肩挑籮筐,一頭是母雞和孵小雞的蛋,另一頭是乾糧、衣著、草藥等,那年正月十三日行至林坊地界時,突然天上紅霞滿天、祥光萬道,籮筐中的母雞孵小雞的蛋也鑽出小雞,樟柏高興地喊:“這是風水寶地”,當即停步決定定居於此(土名:雞麻籠,又名屋塘背)即是現在樟山腳下。
林坊廣場
又稱戲台坪,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林坊戲台建成,1965年重建林坊戲台。原樑柱結構顯
矮小,戲台坪面積不足容納增長人口,戲台重建向南推移5米,工料費由各村眾人均捐稻穀1.8斤.1979年重修戲台,族裔把戲台坪命名為“林坊廣場”戲台頂上“林坊廣場”四字為振彭老師手跡。
林坊四眼亭
位於童子巷,也稱童子巷亭。1805年重建四眼亭,原友賢公所建,占地近一畝。據說童子巷地形為虎形,對面朱坊山為豬形,四眼亭如老虎守著對面的群豬,以免群豬繁殖騷擾林坊。至1978年重修6次。
其它庵廟:關帝廟、西山庵、通風庵、回龍庵、富屬寺
小吃
珍珠圓(龍包)
解放前,林坊是個窮鄉僻壤之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戶都是佃耕農。租地耕種,上季種稻穀,下季種蕃薯(地瓜)。農民一年辛勤勞動收穫的稻穀還不敷交地主的租谷。俗話曰:“禾刀掛上壁,年年向人借”,只好以芋子地瓜充飢度日,所謂蕃薯芋卵半年糧,先輩們把地瓜加工成絲或片曬乾貯藏次年春季作主糧,逢年過節用芋子和地瓜粉攪混成長2—3公分芋子板,俗稱“溜溜子”作為節日的佳肴,後逐漸形成如今宴席主食桌上的龍包、珍珠圓肴饌。
龍包(包子)、珍珠圓是林坊民間傳統的特色小吃,保持客家文化的內涵,在食用和審美方面逐漸形成獨特的風韻,相傳有500多年悠久的歷史。明初開始,先輩們已學會用芋子和地瓜粉攪混捏製成芋子板,所謂“溜溜子”慶節日。至今連城許多鄉村喜宴席的食桌上仍還盛行這道佳肴菜。隨著社會進步,生產發展,人們品食觀念的增強,自有林坊正月十三日廟會,游龍紀念媽祖活動,人們視龍美觀,則模仿龍身的形伏,把包子皮捏成似龍身形狀的腰形包子(即龍包),模彷龍珠的優美再在包子皮內加進配料,捏製成圓團再粘上糯米,就成珍珠圓。每逢春節、冬至每家每戶都要做龍包或珍珠圓來喜迎節日。尤其是除夕之日吃團圓飯,“珍珠圓”便是家家必備的第一道菜,以表示全家人團團圓圓,象龍珠一樣精明眼亮,發財致富。冬至第二天則要出嫁的女兒、女婿送龍包給娘家,表示龍般樣的健康長壽。
龍包、珍珠圓工藝製作從單一形轉向形狀奇花異彩等十多種品位。其工藝製作是:首先把生地瓜洗乾淨,用陶器“犁吧”,把地瓜犁磨成漿用沙布過濾在水缸或木桶沉澱二十四小時成澱粉,取出曬乾,即成地瓜粉,這就是龍包、珍珠圓的主料之一;芋子煮熟去皮後按6:4的比例與地瓜粉拌搓均勻後,即可用手工捏製成皮,再放進餡料(蔥、油炸豆角、豬肉為主,其它佐料各自選擇),裹成龍腰形的龍包或圓團形粘上糯米即成珍珠圓,放入鍋里蒸上15分鐘左右即可食。其味道鮮美可口、芳香,成了人們愛吃的食品肴饌。現在已從人們主食轉變為商品,暢銷各地,名揚四方,為林坊人民打出脫貧的致富路,林坊成“金薯之鄉”。據了解目前除連城有專業店做龍包、珍珠圓出售供應宴席外,還有在上海、北京、漳州、廈門等地均有林氏家族經營龍包、珍珠圓生意,如漳州把龍包改為芋餃,深受人們青睞,非常暢銷,形成人們賺錢之門、致富之路。
捆板
亦稱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連城南部地區,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街頭小吃攤上也時有出售。
燈盞糕
又叫它油炸餅,做法簡單,大米拌水打製成漿,加入肉末、香蔥等作料,用平底勺盛入油鍋中炸制,色澤至金黃即可。味美可口,但是容易上火。
年糕
或稱糖糕
製作過程:
1、大米泡水後晾乾,碾成粉末,曬乾備用。
2、用乾淨盆器盛取適量大米粉末,微熱油鍋中加白糖熬成稠狀,倒入粉末,用筷子迅速攪動使熱量四處擴散,加入紅塘、開水和搗碎的花生、陳皮等,最終攪至糊狀。
3、取一銅盤,洗淨擦乾,表面塗上一層花生油,將米糊倒入,上蒸鍋蒸熟後,表面撒上事先炸過的芝麻即可食用。
有些蒸製年糕的高手能把年糕蒸至晶瑩剔透,猶如琥珀,花生、杏仁一類乾果完全爛熟其中。食用時配以茗茶,味道更佳.
炸地瓜片
客家方言稱為【炮烙】
如果拿KFC和Mcdonalds的炸薯條做為參照物,我們可以稱之為炸地瓜片。具體製作流程如下:
1、選好上等地瓜,洗淨,蒸熟,去皮,趁熱搗成泥狀。
2、地瓜泥中拌入木薯粉、白糖、水等,和勻,使地瓜泥具有一定韌度。
3、將和好的地瓜泥分塊,揉成長條狀,點上色素,再入蒸鍋蒸熟。
4、蒸熟後取出,稍微涼置,用薄片菜刀將其切成薄片。
5、將薄片逐片鋪開,陽光下曬乾(風乾也可,但都需注意不能隔夜被露水或霜凍打濕)。
6、曬乾後即可收起儲藏,待年末用花生油炸至金黃即可食用。
此食品特點:色澤金黃,香甜脆口,為正月必備茶點。
知名鄉親
世界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現任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長期從事菌草科學的研究及技術的推廣、扶貧、援外和國際合作等工作。先後獲日內瓦發明金獎、聯合國國出沒無常生太安全科學院院士、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福建省人民政府一等功、省科學技術特別獎。
林躍鑫教授曾任福建師大生物工程學院院長、書記,龍巖學院副校長。2009年至今任寧德師範學院校長,福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
林昭朗曾任西昌基地後勤部副政委,一家四口獻身祖國航天事業,2007的被評議感動福建十大人物。
林坊之歌
2014年10月林坊林氏肇基750周年獻禮之歌
經濟發展
林坊鎮是個典型的農業鎮,區域特色明顯,主要以地瓜種植、加工為主。2000年地瓜種植面積666.67公頃。紅心地瓜乾生產歷史悠久,已開發的地瓜乾品種主要有條、塊、墩、片、絲、蜜餞等30多個品種。在農業生產上主要有“芋—薯—菜”、“豆—薯—菜”、“煙—薯—菜”等高優種植模式。1993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838萬元,企業總產值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3.26元。2000年,農業總產值9593萬元,企業總產值45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60元。2000年,連城縣林坊鎮地瓜種植面積已達13000畝,地瓜種植、加工收入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68%。僅地瓜一項農民人均創收2000多元,林坊鎮已成為聞名內外的地瓜乾之鄉。2001年糧食總產量達8794噸。工農業總產值達95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7元。林坊種植地瓜和加工地瓜乾已有300年的歷史。加工地瓜乾過去採用蒸煮、刮皮、壓扁、明火燒烤原片的傳統落後工藝。1987年後採用刮皮、刨片、切條、烘烤新工藝技術,產量、質量、銷路明顯提高。1988年林坊地瓜乾加工開始走向產業化。1995年開發地瓜乾油炸片,1998年開發地瓜條和小地瓜條。1990年至2000年,林坊7個村加工紅心地瓜乾的農戶達500多戶,農戶山地種植春地瓜,大田種植秋地瓜,面積占總耕地的90%以上,從事種植地瓜、加工地瓜乾和銷售的從業人員達三千多人。
1998年成立“林坊紅心地瓜乾協會”為全縣第一家。2009年連城縣成立的“福建省紅心地瓜乾股份公司”設在林坊,有23家股東,生產規模占全縣的三分之二。2012年,林坊建有紅心地瓜乾標準廠房5家,每家日產2至3萬斤。農戶加工大戶30餘家,平均日產5000斤。開發紅心地瓜乾產品形成蜜餞、香酥,重組三大類型60多個品種,年產值達3億元,產品內銷全國600多個大中城市,外銷日本、韓國、港澳台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地瓜產業已經成為林坊廣大農民致富的有效體,農民從事地瓜產業的收入占平均收入的一半以上。連城縣是“中國紅心地瓜乾之鄉”,2007年產值達5.5億元,而林坊鎮又是連城紅心地瓜的主產區,地瓜產量和產值占了全縣的近一半。該鎮95%的農民從事地瓜的種植、加工、銷售。
林坊鎮是“中國紅心地瓜乾之鄉”——連城紅心地瓜的主產區,地瓜產量和產值占了全縣的近一半。該鄉95%的農民從事地瓜的種植、加工、銷售,與香港新成功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3500萬元的有機地瓜種植與深加工協定,地瓜加工大戶林雲功也正與北京一家公司洽談合作投資2.2億元建設海西
食品加工區事宜。同時還帶動了全鄉的運輸業、養殖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