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與內涵
林家垣林瑞紀/文 林紹輝/圖
龍是吉祥如意,和諧歡樂的象徵。有史以來,中華民族的子孫號稱是龍的傳人。游大龍活動是林坊林氏家族傳統文化藝術活動的遺產,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明初年間,隨著生產發展,人們文化娛樂活動需求隨之提高,先輩們為喜慶豐收,迎新春,紛紛議論如何開展慶典活動,六世祖滿全公倡導遊龍慶豐收迎新春活動,用稻草紮成象徵性的龍,在龍身上插滿香火,俗稱“香龍”,後稱是林坊林氏家族的“正龍”。行游時間選擇始祖伯八公之子六十郎公和其管家林章伯因避宋末戰亂於元泰甲子年(公元1324年)正月十三日逃難入遷連城南順里水西半徑堡(即林坊)定居之日。自此之後,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元宵節定為游龍慶豐收迎新春的慶典日,晚上由少年兒童三五成群地組成香龍隊,敲鑼打鼓深入挨家挨戶,唱著“香龍入屋,買田做屋,養豬較大水牛牯,養雞較大鵝童牯,媽祖保佑禾苗大熟,人口平安,六畜興旺,萬事順遂。”清末弘治年間,外出在湖南洪江定居的大梨門十四世祖林雨澤返鄉謁祖帶回一具小龍模樣,並傳授洪江游龍抗旱保豐收的做法。爾後,族親每逢林坊久旱成災便紛紛扎制小龍行游併到媽祖廟祁求媽祖保豐收,求平安。從此游龍活動開了新紀典,游龍活動成了人們竭望豐收、平安的夙願。歷經幾十代先輩對游龍的藝術改進,現在林坊大龍別具一格,彰顯特色。龍頭高大威武,雄壯秀麗,色調和諧富有濃厚的文化內涵。龍頭口中含著紅彤彤的龍珠,頭上虎鼻、鹿角、腰間鷹爪拔出,身披龍鬚,龍更顯龍蟠虎踞,生龍活虎,氣勢凌人。(附圖)龍頭扎製成長一丈二尺象徵“四季平安”高八尺表示,“八仙過海”出遊時,八個青壯年輪換抬,龍身五彩繽紛,燈火閃爍,龍腰身長4米,龍身兩頭標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表達人們竭望團結安定,五穀豐登,百業興旺的夙願。堅著色彩鮮艷、光彩奪目的蓮花盞,掛著五顏六色的繡球或多姿多彩的蝴蝶;龍尾似魚尾,兩個青壯年輪換抬游。(附圖)組合的龍隊多達400餘節,短則百節以上,遠處,眺望龍隊行游,似蛇在蠕動,燈光燦爛,十分壯麗,更令人驚喜的是,每年正月十二日龍頭、龍尾抬到媽祖廟祭拜後,婦女們爭搶龍鬚孵小雞,比誰搶得龍鬚多孵小雞,誰家的家畜就無瘟疫,六畜興旺,吉祥如意,好運發財,幸福安康,這不愧為客家文化的一朵葩。每年正月十三日至元宵節晚上,栩栩如生,雄壯魁梧,氣勢磅礴的龍隊在鑼鼓彩旗的引領下,伴隨媽祖、行祠公王等神靈和“游古事”(附圖)或蜿蜒於鄉間村野田間或穿行於“四門”(即四大房)大街小巷,騰挪起伏,活靈活現,一路男女老少趨之若鶩,相隨遊行隊伍浩浩蕩蕩達一公里之長,真是熱鬧非常,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燃松火,擺果、茶點、燭焚香、鞭炮連天迎大龍、媽祖的到來。正月十五晚上,龍隊、媽祖繞樟山,更是令人歡呼,龍隊、媽祖先繞鄉間村野田間“四大房”老屋巡遊一趟後,回遊“公王亭”叩拜“行祠公王”,再上游對面小山丘——樟山,環繞“行祠公王”碑坐轉三圈,表示緬懷敬仰“行祠公王”——林章伯 但林坊游龍活動也經歷一番波折,1948——1961年停游,1962年百花齊放復游,而文化大革命又被打入冷宮停游。在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文化藝術活動復活1981年至今為集中精力,搞好游龍活動,每年由“四大房”輪流牽頭組建龍隊開展游龍活動,新組建的龍隊更顯活力和風采,融入政策宣傳,在當地政府的指引下,人們自發地在龍身上加上計生國策和奔小康的宣傳標語,起到“宣傳與文藝”雙贏的作用。1997年1月龍隊出遊參加冠豸山首屆文化藝術節活動;1999年7月紀念古田會議七十周年盛會,上級宣傳部門邀請林坊龍隊出遊參加盛事活動。200多人組成的龍隊,人人穿戴著特製的節日盛裝,人人精神充沛,抬著100多節的大龍參加紀念古田會議七十周年盛事活動,中央領導目睹了大龍的雄姿,還受到中央“心連心”慰問團明星歌唱家的盛讚,人們則贊稱為“天下第一龍”。近幾年,縣組織重大的文化藝術活動,林坊大龍隊皆被邀請參加慶典活動,每年元宵節期間,龍隊還下城參加鬧元宵活動,煙花爆竹響徹雲宵,瀰漫全城,增添縣城鬧元宵的熱鬧氣氛。瑞龍佑您福財旺,龍騰盛世賀新春,深得縣直各單位和居民的歡迎和讚譽。
白天龍似乘雲而飛騰;入夜龍燈明滅綽約,騰躍如翔海底,極其壯觀。在當地亦有“龍游大地,喜到人間”之說。表達百姓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工藝考究
每年正月游大龍是連城特有的客家民俗文藝活動,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可現在能扎龍頭的能工巧匠已經非常稀少。
一條大龍有龍頭、龍腰、龍尾、龍珠,尤其是龍頭做工最為精細、工序複雜,技術性強 。
扎龍頭有備料、扎骨架、糊裱、畫彩、裝燈等十五道工序。首先要把毛竹按龍身、龍眼、龍舌、龍鼻、龍嘴、龍鬚、龍角、龍腿、龍爪的規格剖成寬度、厚度不一的竹篾。 其次,扎骨架時,各部位要使用硬度和彈性不同的竹篾搭配綁紮,有的還要用木炭火烘烤進行定型。過去用茹絲綁紮,現在主要用細鐵絲,既牢固又耐折騰。
扎龍骨是整個龍頭的技藝核心,不同尺寸的竹篾搭配還決定龍的種類和神態,如笑口大開、騰雲而上的望天龍。骨架定形後,除了龍鬚、龍眼、龍爪用金箔紙,以及龍舌和龍珠用紅紙外,大部分都要用上好的姑田宣紙裁剪成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方塊來裱糊,接縫處要做到縫骨合一、無紙邊重疊。
畫彩時,以紅色為主畫好龍頭各個部位輪廓,再襯以黃、藍、綠,在龍頭上大手筆地描繪出唇邊、上下顎、鰭背、鱗片和雲彩,做到形神合一、威武雄壯。
最後,龍頭內要按不同的部位安裝19根蠟燭,現在的龍眼還可以裝上小電燈,使之晚上看起來炯炯有神。龍頭最大的長7米,高2.4米,要消耗9根成年的大毛竹、150張姑田宣紙,單龍頭重達200多公斤,接到龍身後重達300多公斤,需要5個壯漢才能扛起。而扎龍尾比較簡單,主要紮好後爪和鯉魚式尾巴就行! “現在會扎龍頭的人越來越少,何況沒有什麼經濟效益!我現在考慮的是這個手藝怎樣才能傳下去,傳給誰!”林師傅感嘆地說。龍身是有一節一節的龍板組成的。龍板由一塊四米長寬十五厘米的堅實的木板作底,然後用竹篾編成龍的基本骨架。而後將紙糊上去,再用毛筆畫出一片一片的龍鱗,加上顏料和一些裝飾的花,那就顯得很漂亮了。龍身還有三個小“蓮花燈”插在上面,“蓮花燈”中心可以放蠟燭以便照明。因為一般是在晚上游龍的。
龍身裡面也放蠟燭,在其底部有兩個“小門”,方便可以換蠟燭用。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許多龍身已經用小電燈泡照明。在龍身的前面和後面都寫著一些吉利的話語,如“國泰民安”。
游龍技術
游龍可是一項技術和體力並重的活動。雖說一板龍不是很重,但要用手提或肩膀扛著走很遠的路,那就很累人。一般鄉里要游三圈,且道路比較難走;縣城裡游有許多的街道,距離也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游龍的“拐彎技術”。由於道路有許多的拐彎處,游龍時沒有拐好的話,龍身就會被擠爛掉。人是站在龍的右邊,當龍往右拐的時候,人就要把龍向人的方向用力拉;當龍望左拐的時候,就要把龍往沒有人的方向推。簡單說游龍的技術就是“推拉”技術。
游龍流程
1.大年30先催龍(鑼鼓聲:“咚咚-哐,咚嗒-哐,嗒咚咚-哐”) 2.正月12天后宮祭龍(斯須九重真龍出) 3.正月13到16巡遊 (龍游大地,喜到人間) 4.正月20(20天川)天后宮謝龍(神龍化雨潤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