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生詩集

林和生詩集

本書是由作者林和生所撰寫,1998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林和生詩集》內容簡介:存在的人必須言說:面對存在,又應該沉默。詩就在這一張力中呈現,恰如蠟燭在巨大的黑夜裡燃燒。

基本介紹

  • 書名:《林和生詩集》
  • 作者:林和生
  • ISBN:750631447
  • 類別:文學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05
作品評價,圖書目錄,作者簡介,自序,詩集節選,

作品評價

人生的痛苦和詩意
易曉環
(一)
林和生是我的朋友。在認識他之前,我讀過他的譯作《反抗死亡》,其譯風除準確流暢之外,還表現出學術譯著中殊為罕見的激情。顯而易見,那是譯者自身氣質難以約束的表露,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後來,由於我們共同的朋友李瑾的推薦,我讀到他一些詩作,驚訝地從中發現了《岸》這樣動人的篇章。去年的一個冬夜,有人敲門,林帶著厚厚的詩稿,和李瑾一道來訪,我們的友誼就這樣開始了,恰如古人所謂"傾蓋如故"。自此,他這個人的性格和生活,與他嘔心瀝血的詩篇一道,逐漸展示出複雜而又矛盾的真實性,每每令我感慨系之。
然而,當我試圖超越最初的感受,更為完整地看待林時(他個人的品格,他的生活與寫作的價值),卻有幾分不安。在世風和時運之外,人生和詩歌本身每每令我產生雙重的困惑:就其複雜、變幻和深廣而言,我們的理性恐怕永難企及某些不可言傳的奧秘;而語言,在帶來自由的同時,製造出眾多理解的誤區和意義的陷阱。這一切足以令人在動筆之前躊躇再三,尤其傾向於將理論和斷言視為畏途。
保持這樣一份謙恭和警醒不會沒有益處;唯有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在"必須言說"(林和生語)的時候摒棄虛妄專斷,免於在語言的"暴政"下窒息;也才有可能對生命和藝術的血肉之軀有所觸及,有所發現,乃至有所領悟--要是我們有此天份和幸運的話。應該說,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我找到了與詩人對話的起點。
(二)
我不知道有沒有評價一位詩人的所謂"不二法門"。然而我知道,不應該只注意經過篩選的"精品",而應該儘可能對其全部不同時期的作品加以整體的關注;同時,也不應該忽略詩人的氣質、性格和人生經歷,以及它們與創作的關係。
我對詩人林和生的討論正是由此開始。
作為生活中的普通人,林並不例外地經歷了人生的種種遭際和變故。也許,比而言,生活帶給他的磨難甚於常人;然而,在時代的紛繁和生命固有的無常面前,沒有必要過分強調個人的不幸。不幸之外總有更大的不幸。事實上,不幸事件具體的內容和強度,常常與個體對不幸的體認、反應相關,而且相形之下,後一方面往往更加深刻地影響著個體的命運。因此,生活中看似偶然的力量與個體性格之間,究竟哪一方面更多地參與了不幸與痛苦的形成,實在不易明辨。在林的個人經歷中,有一些事情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時代的憂患、父母的挫折、兒童期父母之愛的剝奪和缺憾、脊灰炎後遺症、自身婚姻家庭的破裂、事業前程的意外失落等等,這些相繼而至的事件,足以給人帶來沉重的打擊和痛苦,卻不足以造就一個真正的詩人。憑林的體力和智力,以相對正常的方式承受和消解這一切,並非難事。要是他願意像別人那樣注重自我保護、自我營造,他完全可以掌握一套遊刃有餘的處世韜晦和生存技巧,甚至成為世俗生活大潮的弄潮兒--見風使舵,避害趨利,活得瀟灑自在。
然而問題就在於,上述假設並不成立。因為,那與林和生的個性相去太遠。世故、圓滑、精明、自欺……,這些常態人格中必要的成分,似乎與他天生無緣。面對生活的現實,他基本上沒有去構築有效的保護層,也無法容忍外界塵屑的粘著和堆積,更不用說追名逐利,而是命中注定似的,以袒露的身心去經受一切不幸和磨難。
其實,林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無論在學術研究、文學創作領域,還是在文化產業的具體操作方面(如電視劇編創、CI策劃等),他的學養和技能都相當引人注目。然而,在背景相似的人群中,甚至與許多才智遜色於他的人相比,林的實際境況卻令人不由產生痛心疾首之感。自九十年代以來,他的外在生活--按他自嘲的說法--簡直是"潰不成軍,一瀉千里"。一方面,如果對比早先具有的學術前程,他幾乎陷入了一切從頭再來的孤境;另一方面,如果對比常人,他已是孑然一身,家徒四壁(除了那台老舊的電腦和大量書籍)。與此同時,他內心的真誠卻一如既往,甚至更為固執。由此造成的可怕情勢,一度頗令林自己和朋友們擔憂。
這是孤獨者的命運。它一方面將林置於持續不斷的憂患之中,另一方面使他的感覺具有了異乎尋常的純度和強度,後者正是林成為他之所是的那樣一種詩人的先決條件。不知我能否這樣說,林為了真誠而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他得到的補償是成為一個詩人。雖然這並非他所期求的補償,但畢竟帶來了歡樂與慰藉,因而可能也是一種最好的補償。
作為一個詩人,林獨特的性格得到了非常直接而徹底的表現。雖然早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寫下一些詩篇,但他並非天才型的詩人,至少不是蘭波或者霍夫曼斯塔爾那種類型的天才。林對詩的理解和熱愛首先基於對個人命運的真切感受和自發的言說衝動,語言的技巧則屬於相對次要的問題(這並不是說他不注重形式)。
從早年較為單純的小詩,到其後以散文詩為主的創作,再到八十年代中期之後的自由體詩篇……,如果將林的詩作按照時間順序細讀,便會發現一條清晰的脈絡。詩的內容和形式--雖然始終保持著個性的特質--經歷了耐人尋味的持續演變,其內在的指向和邏輯仿佛人生的成長過程:在經歷了不同階段的自我糾纏、自我錘鍊之後,逐步獲得了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豐厚的經驗、更為莊重的形式;其間每一次在所難免的挫折、迂迴和失誤似乎都為下一次超越打下了伏筆。在這一過程中,林作為詩人的獨特個性十分生動地呈現出來:努力超越生活的不幸和痛苦,真誠而執著地運用語言,既不矯情做作,也不逃避退縮。這種對內心感受和個體意識的忠實表達,包含著特有的生命之力和美,在當代漢語詩歌中自有其彌足珍貴的品格和價值。
(三)
在林最早的詩篇中(如《歸宿》等寫於七十年代的那些質樸的小詩),就已明確出現了"對遠方的眺望和追尋"這一重要主題,其發展和流變一直延續到他的近期創作,而在《岸》一詩中抵達了某種自我實現的極致,並繼續以不同的強度表現在《莫扎特之魂》、《湖上》、《雲南故事》、《激流中的旗》等較為晚近的篇章中。
在這一主題統攝下,有關的詩篇中時常呈現出清冽、曠遠、幽冥抑或渾然、浩大的意境,無論是山川荒野、村舍農居、街道樓群……,所有出現在詩中的景物,幾乎都被籠罩在可感可觸的、飽含水霧的空氣中,突破有些壓抑的空曠感向著遠方延伸;隨著這種空間的延伸,我們時常可以發現一道或隱或顯的眺望的目光,這目光既蘊含悲傷,又不失其固有的溫暖和執著。與此相應,一些特定的辭彙、詞組也高頻度地出現:暮色、朦朧、杳渺、遙望、飄懸空中的目光、大地無垠又渺小、無人知曉的淚眼的音律……等等,直到這樣的詩句:藍天也沒有見過的/大地,慧眼一樣/美麗而黯然/悲哀地凝望(《絕唱與它溫柔的和弦》)。
相形之下,諸如民族、歷史、自然、生活、愛情這類傳統的主題,以及時間、空間、夢幻、死亡這類現代主題,似乎都並未引起詩人特別持續又特別系統的關注。雖然就詩人的全部創作而論,"眺望和追尋"並非全面的概括,但的確最能傳達其基本而獨特的寓意。它既不同於愛情這類確定的概念,也不是激情驅使下的浪漫姿態,而幾乎是詩人心目中別無選擇的方式。他深切體會到超乎常人的痛苦:歷史的遺憾、強烈的憂患意識、生活的殘缺破碎(童年時代父母之愛的剝奪和缺憾也許是關鍵的一環)和靈肉的孤獨(他的真誠與執著的必然後果),於是將眺望的目光一次次投向未知的遠方。他的熱情和同情守護著他的心靈,使追尋的歷程不至於淪為對命運的逃避,相反具有感人至深的超越意味。
在我看來,林正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了"眺望和追尋"的主題,去把握民族、歷史、自然、生命、愛情、存在、時間……等等主題。換言之,林並沒有迴避這些任何一個真正的詩人都無可迴避的主題,相反,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而非單純愉悅的審美境界對它們深表關注。我並不想說,與別的詩人相比,他的視野更為廣闊;而是想說,他的視野不比其他詩人狹窄,只是,他對世界的關注滲透了他特有的人格力量和審美取向。
他選擇了他自己特有的方式,以生命和血肉去"眺望和追尋",向著歷史中的人那慘澹的存在與生存投注了他自己最深最遠的目光。大概這不僅是因為"只有在人之目光最深最遠的注視和投射中,只有在兩種極限的極距中,人才顯出其自身所是和應是的差別"(史蒂芬語),而且還因為林清醒地意識到詩歌本身的意義:孤獨地面對言說與沉默之間永恆的距離。
只有理解了上述的關鍵,才有可能理解林和生"用生命和血淚寫成"(李瑾語)的詩篇。或許我們能說,任何特定的主題都不足以引導詩人抵達存在的彼岸,但是,詩人可以通過對距離的發現和確認去努力領悟彼岸的神秘。也許正是這一意義使得林對眺望的主題如此著迷。難以預料這一主題是否會有更新的發展,但林不應停止他的追求。
(四)
我們也不應該就此止步。在這眺望的目光後面,必然隱藏著一個複雜的心靈世界。我發現,探求人與物的關係,是縈繞在詩人內心最強烈、也最艱難的意識活動,或許可稱為他的心靈主題。
在這裡,"物"既是一切獨立於人之意識而存在的物質實體,又是制約著人的外部世界的運動、結構和關係。
顯然,面對這樣的物,每個現實中的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看法和反應,其中包含了本能的、習得的、文化的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在常人那裡,這些因素往往難以避免不同程度的片面、自相矛盾和自欺。而在林那裡,人與物的關係卻成為里爾克式的生命難題,成為他詩歌的重心,從而也是我們深入理解詩人的底蘊所在。
當一個人擺脫了抽象觀念和群體心理,他也就成為全然孤獨的個體,從而進入人與物的對峙。這種對峙正是林和生的基本生命立場。這一立場不僅反映在他的生活和學術生涯中,也決定著他的詩歌創作。對峙,實際上是一種保持強烈張力的並存狀態,是一種從存在的廣闊和深邃中凸顯的平等狀態,它建立在對人性和物性的清醒認識之上:一方面,孤獨的人(克爾凱郭爾稱之為"真正的人")深陷於存在的悖論中,既是孤弱的被造物,又秉有創造和超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物的世界不容置疑,既是生存的前提又是行動的束縛。
只有真誠而智慧的人,才有可能達到上述認識;在此基礎上,復又只有具備極大勇氣和寬廣胸懷的人,才能承受上述認識,並從人與物之間糾結纏繞的關係中發現真正的平等,從而實現相應的愛與尊嚴--就生命與詩的關係而論,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在有規定性的自由中找到一條創造性的出路。
這的確是一條艱難的路。然而,林卻似乎命中注定要在這條路上執著地走下去--行之越遠,路就越是他的本性。詩一路伴隨著他,從中可以感受到探求的矛盾、痛苦乃至悲愴,卻從未聽見他真正抱怨過什麼,更不用說詛咒與仇恨了。這勢必在他與人群之間造成強烈的反差,同時也將一種值得讚賞的氣質賦予他的詩篇--沒有絲毫的刻意掩飾,一切都源於他真誠、善良和孤獨的本性;對存在之痛苦和荒謬,他的詩顯示出高度的隱忍,在坦然接受自身境遇的同時,以樸素和冷峻之愛關注著世界。恰如他自己那些安詳得令人傷痛的詩句所表露:"微微翹視的美目中沒有微詞/詢望著非人世間的風來的方向"(《最後的紀念》)。常常,他的詩作中會出現一種"無人"感。主體的身份朦朧難辨,有時甚至就沒有主體。這種無人感與狄金生面對喧譁的人群所說"我是無人"並不相同。毋寧說,它表達了林在面對存在本身時一種自然而然、同時又頗具神秘的沉迷和虔誠。同時,這種無人感也顯示了林對純粹和孤獨境界的神往。與此相關,當林一再說"我只能承受我自己"時,那絕非個人主義的告白,而是表達了他一貫的誠實和勇氣。因為,在一個如此這般的世界上,在人與物的複雜關係中保持真誠和清醒,要比投身於安全的現實之網艱難得多。
或許,藉助以上討論我們得以更深地理解了林"追尋與眺望"的含義:那目光既是距離,又是紐帶,是對人與物之差別及共存關係的深切體認。我們也更深地理解了他的創作中引人注目的敘事性。在我看來,這種敘事性的產生是因為:努力追尋的人必須在無法迴避的現實和心理背景下,獨立面對真實的境況,去擁有相關的場所和經歷(哪怕是幻想的經歷)。
在《暮色中》一詩中,上述敘事性得以鮮明地呈現。在這樣的詩篇中,人物的活動、強烈的個性表現以及外部世界的變化過程融匯交錯,並行發展;詩思衝出了封閉的內省,在現實的河床中激盪向前,生動而充滿力量感。在《老宅和夜晚神秘的預兆》、《草原與人》、《流浪的故事》、《風雪巴黎》、《夜途》、《謀殺時分》等詩篇中,這種敘事性也強烈地表現出來。林總是對平凡和偉大的人、事表現出平等的理解和尊重,在他的全部詩篇中,我們不難看出一種可貴的雙重品格:既避免了膨脹的自戀,又排除了"非人化"的物性。在傳統與現實的冷峻背景下,這種品格無疑是詩人經受痛苦的內在根源,但也成為他孤獨人格的堅強支撐。進入林的詩歌,就必然與這樣的精神品格相遇,感受到其獨特的氛圍和力量。
另一方面,如果相信卡夫卡那句意味深長的話("精神只有不再作為支撐物的時候,它才會自由。"),那么我們還應該抱有某種期待。從對人-物關係的深刻理解出發,一個更加廣袤深邃的空間似將展開;與詩人多年執著追求的境界--有時顯得過於痛苦、過於單純--相比,那個空間似乎需要更大的開放性,更為複雜的多義性。回響它的召喚,就意味著接受精神與詩藝的雙重挑戰。
(五)
對於一位詩人,語言永遠是令他既著迷又困惑的精靈。如果說語言是上帝對人類的拯救,那么詩就是對語言的拯救。真正的詩人無不以獨創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磨礪自己的語言,力圖發現語言的生命。這是一個與詩人的世界觀和風格流派無關的問題。
從一開始,林就是一個樸素和自發的詩人。在自身感受和經驗的特殊表達,與純粹語言形式的追求之間,他傾向注重前者。然而,林也自始至終敏感地意識到語言這一無可迴避的挑戰。他的創作處處顯示出感人的努力,試圖將無邊無際的內心感受與語言的純正和節制相調和。
的確,作為一個"敏感得近乎神經質"的人,林的努力並不總是成功。強烈的主觀性和表達的衝動有時壓倒了對詩思的精心錘鍊、對簡潔蘊藉之文本的追求。然而,總體觀之,林的語言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
林一直堅持使用較為純正、文雅的現代漢語進行寫作。即使在他最痛苦悲傷的詩行里,也絕難發現失態的音符。這種語言上的"潔癖",既是內心世界的自然對應,也反映他對詩歌品格的自覺意識:無論在凡俗的生活和個人的內心中並存著怎樣可怕的混亂和痛苦的矛盾,詩人都必須有勇氣使理智鎮靜下來,使情感得到淨化,就像荒野之上"瀟瀟之雨洗淨了聲音,洗淨了悄然升起的夢"(詩集第28頁)。
由此林不動聲色卻又堅信不疑地通過詩表達了充分的道德感,同時使自己站在了迴避道德問題的詩人的對立面。
另一方面,林的大部分詩都無固定尾韻,分段自由,其整體節奏和音韻效果很少依賴語言形式(排列)上的美感,而主要來自內心情感及其相應語言載體的跌宕起伏。與其他主觀感受性強烈的詩人相比,林較少在詩中使用第一人稱(無論單數或複數),這也許表明他作為"詩意的眺望者"試圖將自身感受直接投射到為他所關注的人、事之上,從而形成一種客觀化的審美效果。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許表明了在物-我對峙關係中對自我的克制。可是與此相悖的是,他又從不像某些刻意追求客觀性和距離感的詩人那樣害有"形容詞禁忌症"。相反,在林的詩中,五光十色的形容詞俯拾皆是。尤其那些描摹距離的遠近、聲音的強弱、光線的明暗、心理的動靜等現象的形容詞,它們出現得十分頻密,賦予詩篇濃郁的主觀色彩,同時也揭示出詩人心靈深處難以抑止的幻想和浪漫氣質。--關於這一點,林本人未必意識到,但卻毋需否認。對詩人來說,純粹的冷靜、客觀大概很難思議,而某種類型的浪漫氣質倒是更為普遍,並且常常是一種必需。
最後,我們還發現,在詩人的辭彙表中,某些特殊的用詞比重很大,地位很優先,如"天光"、"暮色"、"灰濛濛"、"凝定"、"搖曳"、"飄忽"、"喑然"、"幽冥"、"靜默"、"森然"、"悲哀"等等。這是辭彙的貧乏和簡單的重複,還是詩人有意謂的選擇?在我看來當然是後者。這些基本辭彙不僅是個人的偏好,更是傳達其主題和意境的重要部分,正如畫家偏愛的色彩和筆觸一樣有助於風格的形成。在不同的語境下,一些基本的詞語被反覆檢驗、錘鍊,在不斷演繹的過程中顯現出微妙而豐富的語義豐富性,並有效地在不同的詩篇之間建立起聯繫、對比、呼應等等。在這裡,詞語是生動鮮活的元素而非生硬拼貼的花樣。
除此之外,詩人林和生還秉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個人才能":當他認為現有的辭彙不足以表達微妙的感受時,就自己創造辭彙。在他的詩中,與上述那些為他所偏好的辭彙相伴,他自我創造的辭彙也格外引人注目:"緩馳"、"悄默"、"薄暗"、"虛藍"、"飄徊"、"霎動"、"詢望"、"警飭"……。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些辭彙本來的語境中,即在它們因為需要而被創造出來的那些詩篇中,這些"林氐辭彙"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顯晦澀,有時還意外地貼切。詩人對簡煉準確的詞語的渴求、對語言本身的敏感和激情,由此可見一斑(也許"林氏辭彙"中某些成功的創造終會對我們的文學語言有所貢獻)。
儘管如此,以較為嚴格的眼光來看(在這裡我不想使用"標準"一詞,因為現代漢語詩歌的所謂"標準",無論就美學或語言學而言都甚為模糊),林的詩確有值得挑剔之處。在語言的簡潔、自然,文本的整體均衡及美感方面,他的創作顯得時有不足。同時,在抒情與敘事之間,在強烈的個人體驗與詩意的開放、轉換之間,詩人還需要在探索的艱難過程中等待諧和。然而,我無心使批評的眼光變得過於苛刻。我相信他屬於那樣一種詩人:他們自始至終的真誠和熱情永遠使人感到親切自然,而他們對待寫作的嚴肅和執著(當然還包括才智)總是讓人有信心對他們抱有期待:期待他們寫出更成熟、更完整的作品。
(六)
博爾赫斯在論及愛德華·菲茨傑拉德時寫道:"他認為凡是靈魂里包含一點音樂的人,如果吉星高照,在生命的自然過程中都有十來次寫詩的機會,但他不打算濫用這小小的特權。"林在我那裡看到這段不無幽默的妙語時會心一笑。他自己的詩篇大部分來自不連貫的時期,產生於生活中看似偶然的契機。他絕大多數時候沒有靈感和詩情,但在生命的痛楚和寂寞中,詩總是不期而至。當今詩壇頗有些多產詩人,他們似乎擁有優良的作詩日程表或流水線;另有些前衛詩人,他們擅長標新立異,勇往直前(遑論令人瞠目結舌的"自動寫作派"了)。相比之下,林更像一個老派的苦吟詩人,信奉"一切皆因時至而生","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期待豁然貫通的全新時刻"(里爾克語)。詩於他,乃是情感和經驗的痛苦結晶,是不堪回首的生命之夢境,而不是煊示語言機巧和遊戲心態的文字產品。
林曾經說,在他自己看來,哪怕寫上十部學術著作,也抵不上寫出一首真正的好詩。這句話雖然多少有些偏激,卻正好用來作為他心目中詩歌地位的註腳(其實,林的文章和著作具有另一種值得重視的才華)。然而,林對自己的詩作卻不事張揚,也很少設法拿去發表。他似乎更願意將詩視為孤獨者的一種生存狀態,將詩作視為個人的珍品和慰藉。對於它們是否能變成鉛字,他似乎並不十分在意(這在老黑格爾看來簡直是太要命了!)。正因為如此,迄今為止,他在詩壇上默默無聞,是個地地道道的無名詩人。這裡面或許有一點機遇或自尊心之類的東西在起作用,但最主要的因素還在於他對詩歌一以貫之的基本態度。詩本身的魅力("語言慷慨的饋贈")已使他得到極大的慰藉、鼓舞和滿足,公開的發表則是完全不相干的其他事務。多年以來,這種徹底忠實於自我的創作活動一直延續著,並可貴地保持了充足的活力。也許,這恰恰是林的詩能夠絕少媚俗、不為詩壇流弊所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他從同輩詩人們的有益探索中得到啟發和激勵?)
對於藝術和詩的傳統,林抱有既熱情又不失理智的關注和信念。由於顯而易見的契合,他對人類精神史上某些孤獨而卓異的人格懷有特別的尊重,包括魯迅、凡·高、狄金生、華萊士·斯蒂文斯等。尤其是斯蒂文斯這位"詩人的詩人",他的作品對林產生過直接的影響。對於林這樣一位"自髮型"詩人,這種影響既是隱含的、又非常重要。在《歷史和命運》、《老宅和夜晚神秘的預兆》、《最後的紀念》和《流浪的故事》幾首詩中能明顯看出斯蒂文斯的影子。《歷史和命運》中有與斯蒂文斯的歷史形上學對話;《老宅和夜晚神秘的預兆》,按詩人自的說法,產生於他對斯蒂文斯的神秘直覺;這首詩以及《最後的紀念》和《流浪的故事》兩首長詩中,都有類似斯蒂文斯巨大的黑夜、流注的燭光、或者兩者之間張力的意象。這種張力的意象也出現在林為他的詩選所作的題記中:"……詩就在這種張力中呈現,恰如蠟燭在巨大的黑夜裡燃燒。"正是在這一黑夜與燭光之張力的意象中,我們發現了本文第四節所討論過的人與物的對峙。大概正是這一對峙引起了林對斯蒂文斯的格外關注。事實上,正是斯蒂文斯,他在自己的名詩《罈子的軼事》中對這種對峙作出了大師般的表述。據林稱,他把這一境界視為人生與藝術的極致。
在領受前人啟發和教益的同時,林從未放棄自己的個性去作刻意摹仿(有些詩人總是忘記:卓越的詩歌不可能被摹仿)。他既像克爾凱郭爾一樣,對自身處境之"絕對單數性質"具有高度的自覺,又對各種各樣的文化神話、體系和教條懷有保留、距離、懷疑甚至反感。這使他在面對傳統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的確,一個好詩人應該既在傳統之中,又在傳統之外。當一些激進而浮躁的詩人(以及詩歌評論家)忙於為自己製造一片又一片文學廢墟和文化沙漠之時,林一如既往陶醉於詩歌的豐富遺產: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到莎士比亞到斯蒂文斯……。當然,在他的詩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他童年和青年時代大渡河的波光和濤聲,川西南丘陵-平原地帶的風土人物,故鄉天邊峨眉的倩影,以及遙遠俄羅斯的雪原(俄羅斯的影響就像魯迅的影響一樣,既是其本身的魅力所致,也為他所成長的時代所強化)……。凡此種種,在詩的廣闊背景里,包含了現實與傳統、感受與想像、生活與夢幻等等複雜難言的成分,但我們所聽到的始終是詩人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言說。
(七)
就在我談論朋友林和生及其詩歌的同時,生活一如既往地滾滾向前。現代社會在趨向多元化的同時,也面臨著單向度的危險。我們的時代既產生了嘆為觀止的繁榮和交流,也製造出空前未有的戰爭、衝突、疾病、生態危機以及其他文明的垃圾。並非巧合的是,這裡也存在一系列"對峙":精神自由與權力結構的對峙;典雅莊重的藝術傳統與實用媚俗的大眾文化的對峙;孤獨、敏感的個人獨創性與大規模、標準化的技術力量的對峙……可是,這些"對峙"卻似乎無法保持其"必要的張力"。大眾和技術的勝利似乎已屬必然。詩歌,人類最古老最輝煌的語言創造形式,明顯陷入了巨大的危機,"曲高和寡"已不足以形容其幽微的處境;真正的詩人已一步步退向大、小文化系統的邊緣地帶。但是,只要陽光和空氣存在,詩就不會走向"最後的黑暗的玫瑰墓園"。詩服從於自然的神秘召喚,植根於至真至純的人性深處,必將與人類共存。這是一個信念。一位美國詩人曾對這一信念作出了美國式的幽默表述:"誰都不必強迫自己吸取不需要的經驗。人們不需要詩歌?那就由他們去吧。至於我,我倒滿喜歡看電影。"
在談論林和生詩歌的末了卻引出了這樣一番議論,其本意並非是想藉機表白一己之見。其實,這也正是本文的題中之義。正是在林身上,我看見了一個極其真誠執著、對詩懷有無條件熱愛和信心的人,他經受著生活的磨難,承受著內心衝突的痛苦,同時坦然地將常人不願承受的一切接受為自身命運。雖然,他的這一選擇出於無可言說的信念,然而,詩人和詩的雙重品格卻從中砥礪而出,並非偶然地達成了最大可能的一致。他的經驗在不斷增長,視野在不斷開闊,關懷在不斷加深,精神在不斷超越;他的詩永遠與他的生命息息相關--對於一個當代詩人,這些品格具有真正重要的意義。我們時代感人至深的不朽詩篇,只能由這樣的詩人來成就。我固執地相信:無論現在或將來,無論身處中心或邊緣,無論有名或無名,也無論其聲音是激越還是幽微,真正的詩總是在述說,總是在這世界之中,並且--"總會有人傾聽"(林和生:《岸》)。
一九九六年五月
一九九六年八月
成都白果林

圖書目錄

1971-1988
年華
暮色升起時南方土地上的奏鳴
山地之暮
只夠照亮鈍圓山頭的月光?
大江之情
黃泥的原野
南方:磚牆圈接著瓦屋的鄉村大院?
友情都市
奇幻的天空下
北方的童話
太陽、大山和人
當南方綠野上第一陣瀟瀟之雨/洗淨了聲音,洗淨了悄然升起的夢……
寒天亡語
湯夏的古意
1988-1991.11
永恆的家園
家·國·夢
大渡河情
殘破的光陰
印度之行
河上
黎明前
北中國
亘古暗夢
暴風雨和黑夜的祭禮
中關村印象
身份
傷逝
出發
世仇與鄉情
絕望黃昏
希望
死島哀魂
蛛網之夢
青銅像下
馬鮁魚的心臟
太陽下山去了
島影
1991.11-1995.3
黎明時分告別陌生的國
聖誕夜
跋涉者
山谷里
大河上
歷史和命運
紀念
蒼茫時分
朱莉亞的祭禮
老宅和夜晚神秘的預兆
絕唱和它溫柔的和弦
歌聲和家園
草原與人
革命與人
暮色中
河上之城 
鳥的箴言
大陸與命運
末了
形彩
遠方
都市之晨
父親
星光和寓言
劍門古道
牆角的火
意義
古典花園
戈雅
李賀之戀
風雪巴黎
蘑菇
謀殺時分
1995.4-1996.6
哎,小窗的……
刀鋒
孩子與大山
承受與斷言
雲南故事
水銀燈下
謎語
懷念狄金生
告別與智慧
寓言
激流中的旗
1996.7-1997.7
塵埃與旗
神秘花園與悲痛的故鄉
漫步布拉格
哲人
他的月亮
無名的悼念
友人
回想
籬笆上的歌聲
海難與寓言
人生的痛苦和詩意

作者簡介

林和生,當代著名學者、教授、詩人、作家、翻譯家、文學家、美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祖籍山東省鄄城,1954年6月27日生於樂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科技哲學”碩士學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精神分析、藝術創造心理學、科學哲學、美學、詩學、西方哲學史、西方思想史等領域。出版專著、譯著等多部,在報刊發表大量文章,主持多個專欄。其中包括專著:《猶太人卡夫卡》、《孤獨人格:克爾愷郭爾》、《梵谷傳》、《林和生詩集》、 《悲壯的還鄉》、《文翁石室》、《夢境與魔鏡》、《喪鐘為誰而鳴》等;譯著:《愛的藝術》、《論人的天性》、《分裂的自我》、《拒斥死亡》等。其著作曾多次獲“全國圖書金鑰匙獎”和“《書屋》讀書獎”。

自序

我認為詩所能達到的某種境界,可以作為人類精神的一道極致。如果說我不願意把自己看作詩人,那主要是想表達對這極致的高度尊重,也是內心渴望寫出好詩的自然流露。在我看來,真正的詩或詩人,很像樹木或莊稼,總是默默地忍耐,靜靜地生長,雖然,默默地忍耐和靜靜地生長,並不一定長出真正的詩或詩人。
我先天缺乏詩人所必需的語言天賦,後天缺少詩人所必需的自覺意識。27年來,我寫詩基本上是一個自發過程,幾乎所有的詩都來自窘迫的生活和工作之際偶然的衝動;數量很小,積累頗慢;所用的語言,跟我這個人一樣,常常顯得笨拙、不諳世理。有時,一個朦朧的衝動或意象產生出來,我沒有能力把它固定在成熟的語言中,便將其流放在亂七八糟的草稿紙上或頭腦深處,直到它艱難地獲得我所認為的成熟。例如《蒼茫時分》一詩,最初的意象產生於1980年,最後成熟於1992年,其間,我也從26歲的青年變成38歲的中年人了。
1985年,《走向未來》雜誌創刊,劉東和我負責分編文學部分,我將當時自己比較滿意的幾首散文詩編成一組《他們·他》,署上筆名送交劉東編審。在不知道我就是作者的情況下,劉東編髮了那組詩。觀濤作為主編後來知道了此事,便希望我將自己認可的詩儘量選出(他本來就比較喜歡我的詩),在《走向未來》逐期發表。
我至今不知道自己對還是錯。即便在今天的眼光看來,《走向未來》仍是頗為大氣的雜誌,可我當時卻由於說不清楚的偏執心理,未能接受觀濤的建議。接下來的兩年內,我曾兩次將若干詩稿送交當時在《詩刊》的唐曉渡,曉渡則代為送審王家新先生處,結果都未被採用。曉渡認為,從我的詩中,他發現了"一種新的美學傾向",而且,我在生活和大自然面前的虔誠令他感動,但我的詩總的說來少了些靈性。借用今天一位朋友的話:我的詩屬於"粘性"文體;另一位朋友則認為,我的詩給她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還有一位朋友雖覺得"難以進入",但聲稱發現了一種"偏僻之美"。這些話似乎印證了曉渡當年的判斷。
回顧那段往事,既是一份交待和藝術上的自省,更想引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十多年前就開始順利發表詩作,那么我的詩歌寫作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不管由於什麼原因,十多年來,寫詩成了我的私人事件,幾乎完全與公開發表無關。
從父親1988年辭世算起,數年之內,我經受了一系列人生與文化的"shock"。及至1991年離開北京來到成都這座陌生的城市後,也遲遲沒能完全恢復過來。大約從1992年初夏開始,轉折來臨了,我經歷了詩歌寫作的豐收時期,寫出了一些令我自己十分感動的詩。1996年年底,我為寫作《麥田裡的人:凡·高》一書赴京查找資料,在闊別十餘年之後(其間連通信也中斷了),又見到曉渡,並帶給他一份詩稿。曉渡初讀詩稿後談到兩點基本印象:第一,內心體驗十分敏感、細膩;第二,語言看上去未經錘鍊,其實是精雕細琢。曉渡的理解讓我深感安慰。
我摯愛詩歌,對自己的詩則完全稱得上自戀,甚至到了神經質的程度。每次翻閱詩稿,總要為其中一些詩感到驚訝。常常,想到它們可能在出版之前便無聲無闃地泯滅,就會無可名狀地心痛。有時外出需乘飛機,便會格外擔心,擔心那些詩稿的生命。當然,我最終總能保持內心的寧靜。我相信:詩就像蠟燭一樣,在巨大的黑夜裡燃燒,自會有自己的命運。每個人都要穿過墳墓面對永恆,詩也一樣。這是基本的全圓和基本的欣喜。
現在,我的詩集正式出版,這是更大的全圓和更大的欣喜,我內心充滿感激。
1998年5月

詩集節選

歸 宿
就像條條河流都有歸宿
我也告別了自己的淵源
靜靜地流瀉和喋囁著波聲
我遠遠地奔向我的海洋
那邊湛藍廣闊的地方
透過險峻的峭壁,閃爍著神秘的光亮
當萬物沉寂的時候
就從天空里,傳來深沉隱約的呼喚
迎著它,靜靜地流瀉和喋囁著波聲
我遠遠地奔向我的海洋
於是河口的上空展開了黎明的晨曦
迷霧深處並無一絲聲影
那么就朝向這乳色的空靈?
--靜靜地流瀉和喋囁著波聲
我遠遠地奔向我的海洋
1971年·樂山白塔街
友情都市
(一)
一個人,幾道菜,一碗飯
這就叫辛酸?
除非他瘦瘦的身子過寬的襯衫,彎腰坐在桌前?
夾起一箸菜
放進米飯,慢慢
咽下?
除非他瘦瘦的肩頭
脊背朝著門
又微微傾斜?
車水馬龍從街面走過
而身邊的店堂
天花板下有一些人
卻肯定不擁擠
甚至有點冷清?
一個人
一張桌子
飯店裡有點冷清
他埋頭用餐
肘靠住飯桌
默默地吃飯
(二)
他怔怔遠望遲暮的夕照
(那一排明亮的白色樓房)
從純淨的高天俯望地面
風從腳下的高樓穿行
薔薇色的天邊一片寧靜
夕陽把人生變得真小,能在
眼裡閃爍,能用胸膛擁抱
曾以為失去了的還能傾聽
從風中傾聽巨大無言的聲音
1985年5月·成都南一環路口
北方的童話
路曾是那么短
天也不這么晚
那夜也起風
風吹動我的衣衫
那夜你給我小河
給我小河的草坪
草坪長著柳樹
柳樹護著靜謐
農舍在池塘的樹叢憩息
暮色也這樣悄悄升起
田野卻沒有人影
大風吹起塵土和雨滴
數不清的小蛙
從腳旁紛紛跳去
那夜我們看見鼬鼠
看見胖呆呆的蟾蜍
在北方這平庸的土地
那夜我多驚奇
也是在回家的路上
那夜沒有月亮
那夜也起大風
榆樹也嘩嘩在響
1985年6月27日·北京魏公村
太陽、大山和人
人眺望逆光耀眼的山頂
久久地眯縫著雙眼
身後,萬里晴明的晚天下
層層山脈與天空融合
漸漸化為數道幻影
仿佛劃開崇高和虛無
人在大山里獨自仰視
或俯瞰那些偉岸的身軀
大山洶湧噴吐綠色的浪花
(那些森林是怎樣地怒放!)
陽光從山頂瀉下
穿過浪花上淡淡的水霧
鋪衍成悠長的緩旋
晚天是眺望的故鄉
人在大山里獨行
峰巒險峻處的陽光宛如
深切無聞的慨嘆
又像是眩目的語詞
群山大海一般湧向天際
在逆光中,人久久地
眯縫著雙眼,全然
忘卻了最後的時辰
人在眺望
人在大山里獨行
人喑然諦聽
咽下喉頭的乾澀
人也久久地停立
大山悠長地旋移
天地間轉霎暮色蒼茫
1986年8月26日·秦嶺
1994年12月28日·成都百花村
他獨自一人走在美麗無邊的草原
負著沉甸甸的重荷
眼前只有明亮、虛幻的天光
腳下美麗的草原
那是他的路
他一刻不停向前走著
好像那天光里有一種神秘的呼喚
他知道連那呼喚也是虛空
他用背影不斷填滿
然而總只有一瞬
從身後很遠很遠又是很高很高的地方他知道
他的背影是不斷減縮在明亮的天光中了
有時,從草原上那明亮耀眼的天光中
也終於會看到一陣尖銳的剌痛
那是一道罅隙
恰好在他絕望了的時候裂開
他趕緊透過那道罅隙說他的話
趕緊倒在美麗的草原
殘露打濕衣裳
草尖剌疼皮膚的感覺
在草原的懷抱里他才感到心跳
感到無聲的話和流動的血
殘露太涼
草尖上淺淺的藍霧太靜
在那一瞬
他清清楚楚地解悟了一切
路呵--
此刻
就連那沉沉的重荷所述說的哀傷
也是甜蜜的安慰
他就那樣趕緊透過時間說他的話
在草原的靜謐里也閉上雙眼
他聽見自己的話語和血流是多么稀薄
卻又多么固澀和艱難
陽光化開了
淺淺的藍霧溶入明亮的天光
連雲雀也沒有
天空好藍好靜
在這永恆的緩旋的一瞬
他終於明白了這草原上的命運
草原路呵……
1986年秋-冬·樂山土橋街
寒天亡語
在這一片黑暗之中似能隱隱看見海岸線的浪花緩緩織成
的邊緣
大海……
……
在九萬里以下是一塊黑沉沉的土地
從這上面越過是難以言說地悲涼--
可怕的不是孤獨
孤零零的飛越
是一種痛苦的甜蜜
喔懷鄉病正是在大地以上九萬里高處的黑暗中生出
眼淚是飛行的食糧
餵養著日漸消瘦的軀體
於是在這高處黑暗中的飛翔是越來越輕盈
凜冽的罡風從西北襲來
澆灌著寒夜之情和懷鄉病的辛酸
既不可飛越又不能離去
那么往下飛翔
為什麼總是緬懷日裡的憎恨
生靈俱寂
幻夢升起
死神和睡眠報復了罪惡
也擁抱了無辜
連幸福的蝙蝠們也睡了
那么往下飛翔
尋覓九萬年前後的靜謐
當遙遠的東方尚未升起
你早已慰藉了寒夜孤獨的情懷
又飛向高天
翅膀灌滿水和黃土的力量!
你為何默然無語
靜而止的飛翔是死的執著抑或生的期冀?
那淚水是汪洋自憐的哀惋抑或忘卻的浸浴?
你為何默然無語!
在大地之上九萬里高空黑暗的罡風中
只有幽靈一般永恆的飛翔
1986年冬·樂山順城街
湯夏的古意
湯夏的古意是一塊生死大夢。蓼方披散的亂髮
就在今晨突然撩動冷峻的睡眠
是那么久遠的故事(是卯年?),人
曾在孤雁寒霜
生醒,總在經年的竹簡
劃出無人的大野、山樑、江流的奔瀉和迂曲
大海卻很少出現在人的夢中
大海在烽火連天的湯夏五月圓寂
留下對土地的依戀和疑懼,以夢的偉大
湯夏五月是夜晝相間的輪迴
漫長的夜晝綿亘成生死大夢
連蓼方的神駿也走不完這永恆的罅隙
蝴蝶們就從那裡面飛出,放逐大海
靜靜翻舞,在這五月的園中分外地
悲涼,也沒有一種隱約細微的聲音
從高天雲端呼喊,從五千年園中
悄悄掩去棗樹的夢(小粉紅花依然
縮瑟?……)天空也從未眨過詭譎的眼睛
星夜,湯夏五月的星夜,永遠是
生靈奔逃的時刻。向那晨曦中的雉堞
讓曙色和晚霞晾乾翅翼的露氣
在那些青石路面
隱者的腳步如馬蹄聲敲打熟睡的木門
只有歌遙意遠的東方永遠退行著夢一般的亮雲
狂嘯者在那裡疾走呤喔
長袖掩映痛苦的癲狂--
荒城遠影,荒城
頹圮的遠影,荒城
被晴明和芳翠侵染的遠影
荒城遠影又何以哀懷疾苦!寄意荒城
又是多么稀疏的情懷!只有蓼方
的神駿無聲疾馳
今天寅晨,埃塵低起
被昏暗夜色掩住
逝者一塊隱約背影
是湯夏五月彌留一刻的
第九千個夢
1987年4月22日·樂山順城街
北中國
荊棘的天空,凍得通紅的雲
北中國曠野上,枝條
料峭,杳望
西去的黃昏
人走近的時候,荊棘般的
枝條碎裂了天空
蕭瑟茅草恐懼暗夜的降臨
拚命擠向天地退往的遠路
沒有恆綠針葉林的
北中國呵
被季節追趕著,踉蹌在
晚雲下的曠野
(土屋的殘垣在一旁)
我就要去那天邊了
荊棘的天空,轉霎
幻成透青。北中國
被荊棘劃破了的
天空
1990年元旦·北京西北郊
亘古暗夢
那金屬色的黎明是怎樣從深深的睡夢中艱難地開啟了清明又沉晦的眼神
沉晦是金屬色的黎明生
醒在另一個傾連而光泛的暗夜
海與岸未分的荒古是汪洋泥沼
巨鯨緩緩濺入,披動金屬色黎明
也把岸線上鍍亮的色澤陷成駭然的播漾和不及的悔恨
夢魘驚變時,只有來自前方天邊的光亮了
而向著金屬色黎明暗夜從腳下延伸卻被深不可測的岸線溶沒成泥沼的汪洋
悔恨溶沒在無邊的金屬色沉晦的海
泥漿的海瀰漫沸騰
巨鯨緩緩濺入
岸線悄無聲息閃出泥漿的路
閃出金屬色暗淡沉晦的亘古時光
1990年6月16日·北京倒座廟
暴風雨和黑夜的祭禮
你喜歡壯麗的風光。那天
迎著你青春搖曳的話語
烏雲從山後險惡地升入晴空
狂風疾卷而來,在巨大橡樹中翻騰
越過剎那間蒼涼遍野的牧場,在那一抹
夕陽中,白色柵欄掙扎地閃出木然的反光
你用揉進了冷峻眼神的目光觀眺
不動聲色地掃過益發悲憤起來的原野
昏暮的風塵模糊了英氣的驕傲身姿
漸漸化入愕然的、狂亂的暗夜
那天,暴風雨擊打著你,橡樹在搖撼
你在黑暗中雕塑般地傾聽著它悲憤的濤聲
1990年12月·北京
中關村印象
濕漉漉的靜寂
驚嚇了夜晚
(天其實還早呢)
路面不算太破爛
焦黃的燈光
勉強照得見泥濘
那幢老舊的樓房
(有小縱樹的花台有玻璃窗)在昏暗中
果真有點兒惹眼
兩個推腳踏車的人
向影影綽綽的
樓門口道別
四周沒有觀眾
也沒有演員
1990年12月7日·北京中關村
身 份
他被釘上十字架那天
淚湖浸泡多少腫脹的眼睛
愛的希冀隨眼淚
流成絕望
他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無法言說
將靈肉遍布
承受血肉破碎的死與拯救的重荷
卻無法宣告是否有奇蹟降臨
於是他的形象才那么哀慘動人
令弱小者掩面顫慄哀泣
堅強者無聲傷慟
或去無人的曠野放聲悲嚎
然而虔誠的人堅信
總有一天他要從十字架下來
用流血的雙足在苦難大地行走
血肉破碎的痛苦依舊
死難的痛苦依舊
只是沿著殷紅的足印
慘然的小花將開遍人間
1990年12月17日·北京西北郊
春 寒
人正是在那最靜謐的一刻到達的
人踏荊披霧方抵達那一片迷人的草原
紛然的小黃花
透過乳色的露靄隱現
把草原展向紅紅的旭陽
雖不能親見
卻從晨鳥的叫聲聞出
那珍貴的啼鳴依稀難認
用濃郁的夢意
摻和一種恍如隔世的春情
那是草原
那是人用淚與罪失溫柔塗出的水彩
那該是家
小黃花的倩影調皮頑笑
賣弄的卻儘是獨有的純潔
人忘了另外慘然的小花
草原不應是路
而流血的足
早該被淚一樣的海水洗淨
到達這草原時,在無限
溫存的芬芳里
一樣是美麗潔淨的紅潤肌膚
烏鴉的慘叫驚碎夕陽
掠過天地萬物的光枝禿丫
留掛下料峭的破片
連城市暗中鏽蝕了的鋼筋鐵骨
也在血肉板結的水泥中縮瑟
鴉翅伴寒暮在每一刻成長
淡淡的紫靄悄然退卻
告別方識初諳的迷人草原
1991年1月·北京西北郊
出 發
在這波瀾壯闊的大海上
意念是我們唯一蒼涼的風帆
當過水手
怎會忘掉大海
沒有船票
我們也登上甲板
那天我們談論風
談論陸地的美月夕陽
海島在艙壁上遙遙招手
送來異國風光的溫情
夢在酒櫃的玻璃上閃爍
刀劍與火槍震嗚
帆索扎扎
信天翁巨大輕盈的翅膀
穩住了桅桿上的波濤
走八萬里雲與浪的海路
那天我們去尋找荊棘鳥
妞不錯
美人魚爬上船舷
而出發的時刻終於降臨
再見!抹去
濺上眼瞼的浪花,轉身
把無法終結的凝視
去眺望波濤洶湧的大海--
大海在召喚。我們揚起
意念的、蒼涼的風帆
1991年春節·北京西北郊
希 望
1郵筒夜信
熬住鑄鐵的沉默與孤獨
熬住夜
等待黎明
等待一枚黑色的郵戳
2小路
為享受無人領略的風光
卻走到了一切人前頭
3?希望
從任何一個方向看
這裡都是黑暗的中心
1991年5月·北京-成都旅次
青銅像下
在駐馬前望那灰濛濛的大城的時候
人不再是從田間或作坊走來的身形
胡茬徒然流放了歲月
遲遲蓄不住智慧的堅忍
而把隱隱的激動駐望灰濛濛的
遠方,任麥田在蹄鐵和天光下
蒸起無聲的熱浪和低嘆
血光隱隱綽綽,掩過恍然的晴空
你和東方馬、以及高高的台座
筋棱凸顯,飽滿而剽悍
人和土地越來越瘦小的日子裡
我們的五穀艱辛地運化
盼望豐熟的收穫季節
等待祭祀瓷碗的儀禮
我流浪在近郊早春悄然的午後
皺巴巴的西服,髒舊的挎包
連同拖沓的褲腳和鞋幫
結滿風霜雨雪洗淋的灰土
邂逅著血與火的時分
陽光,正透過難辨的雲層
在大地繾綣。午後空無行人
小草在沙地佇立
諦聽你馬步隊冥然而至的隆隆足音
從熟稔的、煞煞地搖曳的高梁
越過遙遠的、夢一樣依稀的路
揚不起輕塵的午後
我早已蓬亂的頭髮
顯得格外哀痛
楊花柳絮晶瑩地四下飄徊
像被殺戮了的生靈
像一座座小小的、美麗的城
在明淨的時光中往還留連
溫暖濕潤的南風輕輕地吹拂
默默掩去每一隻輓歌
和它悲黯的情懷
1991年4月28日
北京近郊小營環島李自成青銅像下
1992年7月24日·成都百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