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進入四川省南充蠶桑學校學習,1955年考入西南農學院蠶桑系學習,1959年畢業留校任教。曾任蠶桑系黨支部副書記、副系主任、蠶桑絲綢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代理院長、重慶市蠶學會常務理事、蠶學通訊編委、蠶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蠶絲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四川省蠶學會理事、副秘書長、養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蠶業經濟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人民政府蠶桑科技顧問、四川省蠶具研究中心技術顧問、重慶璧山縣氮肥廠蠶沙提取葉綠素銅鈉鹽技術顧問、重慶市委宣傳部“三個代表” 進村社專家宣講團第四分團團長。現任中央電視台科學顧問、重慶科協科教興農專家服務團成員、重慶市婦女“拜師學技“專家組組長、西南大學、石柱縣人民政府科技合作晚霞專家組組長、西南大學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組成員、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人民政府農業、蠶桑科技顧問、四川閬中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重慶銅梁縣人民政府蠶桑生產顧問、重慶巫溪縣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重慶潼南縣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重慶雲陽縣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重慶黔江區優質蠶繭基地首席專家、重慶市蠶絲學會顧問、四川省民生公司特聘首席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元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省南充市
- 出生日期:1936年11月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林元吉擔任本科、專科、研究生的“家蠶遺傳育種學”、“蠶桑副產物綜合利用”、“紡織工業管理”、“繭站經營管理”等課程的講授。主編出版了《桑蠶繭絲副產物綜合利用》、參編出版了全國統編教材《家蠶遺傳育種學》和《中國蠶絲技術大全》、《四川丘陵地區農業實用技術》、與中央電視台記者在長江三峽農村蠶區編寫攝錄了《高產栽培養蠶技術》科教片,1998年在中央電視台一頻道播出。在《西南農業科學》、《西南農業大學學報》、《四川蠶業》、《四川絲綢》、《蠶學通訊》全國蠶種彙編等學術刊物、報刊上撰寫發表了“H3”示蹤抗病增絲劑對繭絲量的影響,“抗病增絲劑在蠶體內分布規律的研究”、飼養環境對原蠶卵質影響的研究“春用蠶品種 日3×中5-6制種性能的研究”、“遵循蠶的遺傳特性,提高繁育係數”、“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消失的企業”、“從石柱高效生態蠶業模式看循環經濟的效應”、“傳統蠶業向現代蠶業轉變的模式”等論文88篇。其中35篇評選為省、市優秀論文。1995年受國家農業部的委派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市舉行的國際16屆蠶業代表大會、撰寫的“生物製劑EWM對家蠶繭量影響的研究”論文,在大會上進行了學術交流,受到表彰,並編入了大會論文集。先後主持、主研承擔了東鐘×武七蘇、夏芳×秋白、日3×中5、6等新蠶品種選育研究等國家、省、市的攻關科研課題12項,獲部、省、市科研獎8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家蠶遺傳育種學”全國統編教材獲國家一等獎,該課程教學質量評比兩次獲西南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958年評為重慶市先進生產者,1960年評為四川省先進科技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1958-1960年先後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中共西北局第三書記、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團中央書記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1965年秋天,代表西南農學院參加了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行的,歡迎國務院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陪同高棉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訪渝的隆重盛會。1956年至今,廣泛的進行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先後與前蘇聯青年、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法國駐華大使、美國華盛頓州長、歐洲共同體8個國家、印度尼西亞、巴西、印度,以色列、南韓、新加坡、喀麥隆、泰國以及日本九州大學、信州大學、京都大學、國立蠶業研究所的田島彌太郎、諸星敬次郎、土井良弘、拌野豐、粟棲、田中一行、押金健吾、武井隆山、井山審也、中川里美等專家、教授、學者進行科技合作、學術交流。特別是2000-2002年度多次帶領日本留學生中川里美,赴重慶銅梁縣少雲鎮、北碚澄江、天府鎮等村社養蠶農戶,進行實地考察、科技交流、促進中日友好,受到重慶市委宣傳部、團市委的表彰。
林元吉教授雖然於1997年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但他為了弘揚祖國的蠶業科學技術,推動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仍然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常出入雲貴高原、走進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穿梭在巴山蜀水之間的農村蠶桑生產基地、服務“三農”、推進實施高效生態蠶業發展模式、促進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在新的戰線上拼搏奉獻。近10年來,先後深入重慶的銅梁、巫溪、石柱、忠縣,四川的南充、閬中、涼山州、達縣、雲南省的永德、臨滄市;貴州省的遵義、黃平,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河池、宜州、柳州、桂林、南寧等80多個縣市農村科教興農、科技扶貧,推廣桑蠶優良品種以及先進適用的省力高效的栽桑養蠶技術,面對蠶農和技術員進行技術培訓、現場諮詢示範、科技論證和制訂蠶桑發展規劃、提高了蠶農科學養蠶水平,增加了收入,為山區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了貢獻。並引導帶領青年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日本留學生,走進農村、開展“三下鄉”活動,聯繫生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好評。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台、河北電視台、四川電視台、《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教育周刊》、《重慶商報》、《當代黨員》和《老同志生活》等新聞媒體先後作了專訪報導。2000-2001年兩次獲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團市委“三下鄉”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02年獲重慶市大學生自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等獎;2002年6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農村婦女科技致富大會上,授予全國優秀科技服務工作者稱號;2003年中共西南農業大學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榮獲市委組織部、老幹部局離退休優秀幹部稱號。2004年重慶市委組織部等授予踐行“三個代表”弘揚“紅岩精神”和“志願者學雷鋒”先進個人;2005年西南農業大學、石柱縣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興農先進工作者;2006年中共重慶市農委授予科技興農先進工作者;2007年3月,中共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扶貧先進個人稱號;2007年5月中共重慶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