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三七介紹
林下三七,利用林下起高壟栽培,雨季物理避雨等措施進行病害的控制,利用思茅松林下物種相生相剋的原理進行蟲害的生態控制,實現了不用一滴農藥,選擇林下有機質和微生物含量豐富的土壤種植的三七。
林下三七種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團隊10多年的研究成果首次在深度貧困地區轉化運用。項目利用了林下陰涼環境和豐富的落葉腐殖質,節約人工、遮陰、肥料等成本,滿足市場對生態環保中藥材產品的需求,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農收入,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遵循藥材生長發育自身規律,把中藥材種植放歸山野,提高林下三七品質,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
藥用歷史主要價值
藥用歷史
(明)張四維《醫門秘旨》:“味甘氣辛,溫性微涼,陽中之陰,散血涼血。邊上將官寶之為珍。血證之奇效也。”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三七)或雲本名山漆,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此說近之。金不換,貴重之稱也。此藥氣味溫,甘微苦,乃陽時,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味甘氣溫,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善止血散血定痛。”
(清)陳士鐸《本草新編》:“以其味初上口時,絕似人參,少頃味則異於人參耳,故止血而兼補。他處味不能如此,然以治止血,正無不宜也。”
(清)嚴潔《得配本草》:“甘、微苦、溫。入足厥陰經血分。止血散血,定痛,治一切血病。”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三七,亦名救命王,似羊蹄根,而葉圓短,本不甚高。”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三七甘苦微寒而溫,世人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則痛作,血因敷散則血止。
主要價值
傳統中醫多採挖野生藥材入藥,但由於需求量增大,野生藥材早已滿足不了需求,而人工種植的藥材面臨高產低質、農殘超標、連作障礙等問題。基於長年的生物多樣性與植物病理學研究基礎,順應三七生長規律,充分發揮松林有利的環境條件、土壤條件與氣候條件,成功培育出高品質、無污染的林下三七,無疑為中藥材規範化栽培提供了一條生態友好、過程可控的新路徑。
生長森林裡的林下三七
形態特徵
林下三七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20~60cm。主根肉質,倒圓錐形或圓柱形,有分支和多數支根。莖直立,綠色或紫紅色,具縱向粗條紋。掌狀複葉,對生或輪生於莖頂。葉片膜質,長7~13cm,長橢圓形至到卵狀長橢圓形,兩面脈上密生剛毛。傘形花序,頂生,花兩性,淡黃綠色。花梗纖細,長1~2cm,微被短柔毛。果扁球狀腎形,直徑約1cm,成熟後為鮮紅色,內含種子2粒。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林下三七的形態
生產管理
與傳統封閉式種植的三七不同,林下三七生產中堅持“林下有機”的原則,積極運用中國工程院科研成果,採取規範化管理和質量監控手段,不得施用化學農藥與肥料。
栽培技術
林下三七栽培應嚴格遵循《林下三七種植技術規程》進行。在林下作業中,應充分利用思茅松林生態群落中特有的淋溶物與揮發物進行病害控制,增強林下三七對病蟲害的抗性。推薦使用粘蟲板、誘捕器等物理方法控制蟲害。
營養價值
林下三七人參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人參的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對皮膚沒有任何的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
保健功能
林下三七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