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下乙狀竇後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別名
分類,ICD編碼,手術介紹,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步驟

1.切口
於乳突後做一直切口,由上項線上5cm下至頸4平面,倒鉤形切口亦較多用,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肌層,直達枕骨鱗部表面,用自動牽開器牽開切口。
2.開顱
在上項線下方做枕骨鑽孔,視腫瘤大小擴大骨窗:上界顯出橫竇下緣,外側近乙狀竇後緣,向下至枕骨大孔,腫瘤巨大時尚可切開寰椎後弓,內側達中線或超過中線。
3.瓣形或放射狀切開硬腦膜,用絲線懸吊牽開。用腦壓板將小腦半球向內側牽開,撕開小腦延髓池及橋池蛛網膜,排出腦脊液,使顱內壓減低。沿顱後窩外側向小腦腦橋探查。接近內耳孔時,可發現腫瘤。聽神經瘤多呈灰紫色或灰褐色,腫瘤有退變,囊性變者呈黃褐色。有時腫瘤表面與蛛網膜粘連或由腦脊液積蓄形成囊腫。
4.切除腫瘤 一般先電凝腫瘤包膜,縱行切開,用吸引器、活檢鉗或刮匙行囊內腫瘤切除。如切除腫瘤時出血較多,可先從腫瘤周邊游離,進入腫瘤下極。內側與上極的小供血動脈一一電凝後切斷,再繼續從囊內切除腫瘤。囊內切除瘤組織愈多,腫瘤包膜塌陷愈好,有利於腫瘤切除。
5.將腫瘤下極自第9、10、11顱神經分開,再游離腫瘤內側面與上極。游離上極時必須先電凝由小腦上動脈至腫瘤的分支,並予以切斷。而後將腫瘤自三叉神經分離,如腫瘤已向上突入小腦幕裂孔,小心將腫瘤向下牽拉,以便分塊切除。將腫瘤包膜牽向外側,看清位於腫瘤前下方的面神經,使面神經由腫瘤包膜游離至靠近內耳孔處。再將腫瘤由內耳孔處切斷,摘除腫瘤。
殘留於內耳孔內的腫瘤組織,可用高速微型鑽磨開內耳道後壁,顯露內耳道內的腫瘤部分,將其切除,勿損傷面神經。當腫瘤已從囊內基本切除後,由於其內側面與腦幹粘連緊密或嵌入腦幹內時,有時極難分離,如強行剝離,將加重腦幹損傷。手術可做到大部切除,而採用雙極電凝將腫瘤殘餘部分電凝,破壞瘤組織。囊性聽神經瘤與腦幹、顱神經的粘連較緊,界面不清,特別需要術中仔細辨認。
6.仔細止血,沖淨傷口,於瘤床放置引流管,行閉式引流。腫瘤全切除手術經過順利者,可縫合硬腦膜,逐層縫合肌層、皮下及皮膚層。
7.如腫瘤巨大,超過中線,可選用雙切口手術。即做顱後窩中線切口,行廣泛顱後窩減壓。從側切口切除腫瘤,有利於腫瘤的充分顯露與切除。術後亦便於減壓,使術後經過較平穩。

術中注意要點

1.探查與游離腫瘤時切勿撕斷腫瘤供血動脈,因動脈撕斷後回縮,由於手術野深,止血非常被動,且易誤傷重要的顱神經與腦幹。
2.勿損傷腦幹及腦幹供血動脈,以免術後發生腦幹梗死、腦幹水腫,造成腦幹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
3.注意保護第5、7顱神經勿受損傷。在瘤下級將第9、10、11顱神經用棉片覆蓋保護。
4.止血徹底,以免並發術後血腫。

術後處理

1.密切觀察意識與生命體徵變化,以便及時發現術後並發的血腫。
2.加強護理,有三叉神經、面神經同時損傷時,用眼罩保護患側眼球,以防發生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潰瘍。舌咽、迷走神經損傷時,防止誤吸造成的肺炎和窒息。
3.術前已行腦室引流者要保持通暢,同時預防並發腦膜炎。

併發症

1.腦膜炎 術後局部壓迫包紮不夠,形成假性囊腫,繼發感染
2.面神經損傷顯微外科技術套用下,此併發症已明顯減少。
3.腦幹損傷 手術直接損傷或損傷其供應動脈。
4.第9、10顱神經損傷
5.第5、7顱神經損傷引起角膜潰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