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頭在魏晉南北朝時為軍事要地。後趙時,氐人苻洪率部駐守於此。枋頭在交通與軍事上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兩晉時期許多歷史事件中。石勒自河淮地區北趨冀州,即路由...
公元369年,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共五萬大軍,從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出發,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起初勢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僅幾十里的枋頭時,...
“霸王拳”就是其中間有三個凸半圓線,兩端有兩個凸半圓線,他們連續組成為花狀頭式梁枋枋頭裝飾。 枋金枋 “金枋”是清式建築構架名稱之一,也是枋的一種。...
桓溫以為參軍,數從征伐,拜冠軍將軍、竟陵太守,史稱鄧竟陵。枋頭之敗後,桓溫心懷恥忿,忌其勇果,遂免其官。 不久,鬱鬱而終,追贈廬陵太守。...
公元369年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共五萬大軍,從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出發,開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一路勢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僅幾十里的枋頭,桓溫...
當初,謝尚前往壽春時,派建武將軍、濮陽太守戴施據守枋頭。適逢冉閔之子冉智與其大將蔣乾來歸附,又派使者劉猗前往謝尚處求援。戴施留住劉猗,詢問傳國玉璽的訊息,劉...
撐頭為斗栱中耍頭以上,桁桅之下,與耍頭平行之構件。宋式斗栱中稱襯枋頭、水平枋,清式稱撐頭。用來固定挑檐枋和正心枋。...
慕容垂枋頭大捷 慕容恪病死後,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東晉大司馬桓溫親率步騎5萬開始北伐前燕(參見晉攻前燕之戰)。 [6] 東晉建威將軍檀玄攻克湖...
枋頭-長安-晉陽-南安-湟中 350~394 惠武帝苻洪 末主苻崇 西秦王國 劉顯帝國 襄國 351~352 劉顯 劉顯 冉魏帝國 張秦王國 宜秋 352~352 張琚 張琚...
369年,桓溫第三次北伐,軍抵枋頭。前燕慕容垂迎擊,晉軍大敗,桓溫撤退。十一月,前燕慕容垂遭忌,投奔前秦。370年,前秦宰相王猛率軍攻擊前燕,十月,前秦、前燕決戰...
李伯龍(?-374),本名李威,漢陽郡(治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東南)人,仕前秦,苟太后姑子,少與苻雄結刎勁之交,早年隨在苻洪的枋頭集團。苻生執政時,屢欲誅苻堅,...
永和五年(349年)十一月,石遵為石鑒所殺,當時各地兵起,秦州、雍州的流民結伴西歸,路經枋頭時,共同推舉苻洪為首領,苻洪部眾多達十餘萬。 [19] 苻洪的兒子...
北周置衛州治此,汲郡朝歌縣屬之,州、郡、縣同治枋頭城(故治今河南濬縣枋城村)。 [7]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朝歌縣屬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