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假尾孢

枇杷假尾孢是一種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枇杷假尾孢
  • 外文名:Pseudocercospora eriobotryae
編號
8721
拉丁名
Pseudocercospora eriobotryae
中文名
枇杷假尾孢
定名人
(Enjoji) Goh & Hsieh
參考文獻
Trans. Mycol. Soc. R. O. C. 2: 135, 1987; Hsieh & Goh, Cercospora and Similar Fungi from Taiwan. p. 279. 1990; Guo & Hsieh, The Genus Pseudocercospora in China. p.274. 1995.
形態描述
子實體生於葉的正背兩面,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寬1.5-22.0mm,葉面斑點暗褐色, 或有時中央淺褐色至灰褐色,邊緣紫色或紫褐色,葉背斑點灰褐色至暗褐色,子實體葉 兩面生,主要生於葉面。菌絲體內生。子座葉表皮下生,近球形,褐色至暗褐色,直徑45.0-120.0μm。 分生孢子梗緊密至非常緊密的簇生,非常淺的青黃褐色,色澤均勻,寬度不規則,直立至彎曲或呈微波 狀,不分枝,稀少曲膝狀折點,頂部圓錐形,0-1個隔膜,8.5-30.0μm×2.5-4.0μm。分生孢子圓柱形 至倒棍棒-圓柱形,近無色至非常淺的青黃色,直立至彎曲,頂部鈍,基部圓至倒圓錐形平截,2-9個隔 膜,20.0-86.5×2.0-4.0μm。
討論
枇杷假尾孢引起的褐斑病主要危害枇杷葉片,在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 東、廣西、四川、雲南等枇杷產區普遍發生。病菌菌絲在病葉上越冬,次春分生孢子初侵 染,在溫暖地區,病菌終年可產生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