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欖鎮

板欖鎮

板欖鎮地處柳州市融安縣東北部,東北與桂林市臨桂縣、永福縣及本縣雅瑤鄉毗鄰,南接本縣大將鎮,西與本市三江縣相連,北與桂林市龍勝縣接壤。北部東嶺村與三江、龍勝、臨桂交界,素有“雞鳴三縣”之稱。

全鎮總面積441.47平方千米,耕地總面積2759.1公頃,其中水田1450.4公頃(折21756畝,人均0.9畝),旱地1308.7公頃,林業用地面積37577公頃(折563655畝,人均2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9.2%。全鎮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236個村民小組,居住有漢、壯、苗、瑤、侗、仫佬、回族等民族,東嶺、官昔兩村為瑤族村,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22605人。鎮政府設在板欖社區,距縣城4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板欖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西柳州市融安縣
  • 下轄地區:轄17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72
  • 郵政區碼:545400
  • 面積:441.47平方千米 
  • 人口:22605人(2017年) 
  • 方言:桂柳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融安站
  • 車牌代碼:桂B
行政區劃,氣候地理,經濟發展,特色產品,特色產業,黨政建設,工作思路,

行政區劃

板欖鎮轄:板欖、木吉、山尾、官昔、古龍、馬步、龍納、里鳥、東嶺、門樓、泗安、四平、拉叭、沙江、拉謝、蒙村、江北、麻江18個村委會。

氣候地理

板欖鎮屬山地、丘陵地形,鎮內河流主要有浪溪江和保江河,流經全鎮12個村,境內河流長約65公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發展林農業,年平均氣溫18.2℃,年均降雨量1897毫米。
全鎮公路長150多公里,尚有1個村未通車,即貧困村東嶺村。有10個村已開通程控電話。鎮內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1300多人,國小24所(含教學點),在校生1600多人,共有教師234人;有文化廣播站1個,有圖書館1個,板欖彩調歷史悠久,民眾文化生活豐富,素有"山歌之鄉"的美稱。

經濟發展

農民收入以林業、水稻、紅薯為主,漁牧業為輔。有市場1個,市場比較繁榮。鎮內有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等工業企業74家,從業人數2000多人,主要產品有拼板、木衣掛、圓棍、茶葉等。土特產品有羅漢果、金桔、香菇、油茶、茶葉等。
板欖鎮是融安縣最大的林業鎮,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全鎮現有林業用地面積3757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8.4%。有林地面積36580.5公頃,其中針葉林面積17731.7公頃,主要樹種有杉、松;闊葉林面積12800.5公頃,主要樹種有楓香、荷木、酸棗、樟樹、百花木等;竹林面積2302.3公頃,主要竹種有毛竹、假楠竹、篙竹、甜竹、大頭竹、苦竹等;經濟林面積3746.3公頃,主要有油茶、柑桔、沙田柚、板栗、八角等。森林覆蓋率為86.13%。活立木蓄積量1100388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1095283立方米,針葉林蓄積量625945立方米,闊葉林蓄積量469338立方米;疏林地蓄積量5105立方米,每年出材量可達4萬方。林業是板欖鎮的支柱產業,2003年全鎮採伐商品材2.014萬立方米,毛竹10餘萬根,收取林業育林基金266萬元,占全縣三分之一強。林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70%以上,2003年全鎮財政收入完成3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木材和林產品加工銷售收入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板欖鎮板欖鎮

特色產品

羅漢果,金桔,八角,香菇,木耳,冬筍,拼板,木衣架,竹製品,紅薯酒,土雞,重陽酒,金秋梨,茶油,藥材,野生靈芝。
板欖鎮

特色產業

融安縣板欖鎮自2004年起,在縣、鄉政府倡導和縣漁政監督管理站的監督管理下,實施封河養魚,保護生態漁業。4年來,通過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昔日“一江清水,難覓魚兒蹤影”,如今“魚兒成群,悠遊水中”,真可謂“春和景明,錦鱗游泳”。
融安浪溪江以清澈澄碧,灘多浪高,翠竹夾岸聞名柳北山區。而在板欖鎮境內,浪溪江是板欖鎮的主要河流,流經該鎮40多公里,流域盛產木材、竹子、油茶、金桔。據資料記載,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浪溪江魚類繁多,人們時常碰見珍貴的黃尾、麻鉤、白鉤等魚在這裡嬉戲覓食。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由於捕魚工具的不斷升級和出現電、炸、毒河魚的不良現象,故導致魚類資源急劇減少,有些魚種甚至近乎滅絕,水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2004年,板欖鎮發出“保護生態漁業資源的通知”,對浪溪江河進行封養魚,並制定村規民約: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採用電、炸、毒等非法手段捕魚。每年春夏季節,在該鎮還引進了1萬多尾鯉魚、草魚苗,投入到保護區河段中,該鎮還根據《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擬訂了《漁業資源保護管理辦法》,且按照“誰承保,誰管理,誰利用”的原則,以村為單位將河段承包到組、到戶、到人,進行分層管理。目前,保護區內的河段到處都可見到大大小小的魚兒,成群結隊地在水中漫遊,生態效益極為顯著。
板欖鎮板欖鎮

黨政建設

一、認真學習,提高認識,轉變作風,努力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水平和服務能力
黨政建設黨政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在新時期的重大決策,“二十字”方針,包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清形勢,領會精神,提高政策水平和各方面的服務本領,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為此,板欖鎮積極參加市、縣組織部、基層辦舉辦的各種培訓,認真做好筆記,認真學習自治區、市、縣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深刻領會黨的精神和把握農村政策,虛心向各方面人士請教農村工作方法和經驗。把這次駐村工作,既當做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實踐,也當做是鍛鍊和提高自己的大舞台,工作中做到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總結,全面提高。
二、做好調查研究,掌握基本情況,制定發展規劃
根據區、市、縣基層辦的部署和要求,板欖鎮在對縣、鎮的基本情況以及經濟發展思路和經濟發展計畫進行了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深入到駐點村調查,走訪了駐點村所有村乾和所有村屯,全面地調查了駐點村的土地、人口、民族、文化、衛生、教育、習俗、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情況、人民民眾生活與保障、基層組織建設等情況,寫出了詳細的《調查報告》,指出了駐點村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工作建議。
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兩村實際情況和黨關於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的要求,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制定了《駐點村今後五年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兩村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為: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每年增收15%以上,到2012年,人均純收入翻一番,達到3300元以上,力爭通過5年時間,把全村建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基礎設施配套、人居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並提出了相關實施措施,使兩村今後發展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三、辦實事,求實效,認真做好“五大員”
駐村指導員“五大員”職責,內容全面,工作繁多,千頭萬緒。板欖鎮在工作中抓重點,找準切入點、突破點,為民眾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以扎紮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實際行動帶動民眾,發動民眾,提高民眾,把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實質實實在在地貫徹到位,滲透到位。

工作思路

板欖鎮黨委、政府圍繞建設一個高效服務型政府,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制定了我鎮今後的社會、經濟發展工作思路,並圍繞這一工作目標,深入開展各項工作。
以保持黨的先進性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五個好”為目標抓好鎮、村黨組織的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政府,繼續抓好“五村兩規範”的示範村建設同時,以"村乾帶富"工程為重點,帶動並促進農民加快增收步伐。
抓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強技術引導做大做活羅漢果產業,繼續抓好八角、金桔、中藥材等生產工作。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切實抓好以沼氣池為主的農村能源建設。鞏固加強畜牧水產養殖業,引導民眾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草食動物,積極推進牛的品種改良工作。繼續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切實提高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和農產品質量。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建設長板公路上等級上油路項目建設,認真抓好村、屯道路建設,進一步提高全鎮的通車能力。完成鎮計生樓的建設工程。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做好客運站、停車場及公廁的建設,抓好第二農貿市場的建設。抓好水利維修,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認真做好宣傳工作,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強化服務意識,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彌補特產稅取消,農業稅逐年減少的財稅缺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