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委會有工作人員5人,有直管黨員28人。社區建有平安建設協會、文體協會、人口和計畫生育協會、志願者協會等社團組織,有秧歌隊、小劇團、太極拳劍扇隊等民眾業餘文體隊伍。社區建有422、5平方米的辦公、活動用房,設有 “一站式”服務大廳、社區安保中心、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愛心救助站、多功能學習培訓中心,建有戶外健身娛樂園和居民文化活動廣場。提高防範能力。精心編制警防、民防、事防、技防、教防“五大防範網路”,努力化解社會矛盾,防範治安隱患。組建了社區民調組織等各種平安建設管理和志願服務組織,開通了社區平安服務熱線,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為打造平安型特色社區奠定了基礎。最佳化文化環境,提高文明指數。集思廣益,確定了社區精神、宗旨、目標和服務理念;以打造平安文化大院為切入點,加強小區、樓棟、樓道文化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平安小區、平安樓棟、平安家庭”創建工作;每年定期舉辦文化節、運動會和平安宣傳月等活動,營造了平安和諧的文化環境,促進了居民文明素質的全面提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秀園社區
- 地點: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
- 建制:2008年4月
- 社區有居民:1770戶,5466人
- 行政級別:社區
社區服務,社會保障,
社區服務
松秀園社區針對居民素質參差不齊,民情複雜的實際,開闢了民情氣象站這一黨建精品工程,以黨支部為點,支部委員為線,全體居民為面,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民情信息收集網路,把社區內的民情民意象天氣預報一樣,及時地反映到“民情氣象站”。一是組建“民情氣象員”隊伍。以黨員帶頭,成立了共50多人參加的“民情氣象站”的監測、收集民情民意工作氣象員隊伍,使街居管理與服務信息更靈,反映更快。
二是設立“民情百葉箱”。通過設立民情意見箱、網抗訴求電子信箱和平安熱線,匯集民情,聚集民意,拉近了社區幹部與居民的距離。三是填好“民情觀日記本”。街道專門印製了“民情日記本”,“民情氣象員”和社區幹部、黨員人手一本,及時將居民民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記錄下來。四是舉辦“民情時令會”。社區不定期地召開民情懇談會、聽證會,認真聽取居民民眾提出的問題並加以探討。
社區先後協助街道解決了動力舊小區118戶居民的飲用自來水問題;小區一、二期1158戶居民的房產證問題;小區八號樓兩個單元12戶的用電故障問題和部分樓區居民暖氣、自來水泄漏問題等。
社會保障
鑒於社區居民多是在失地後由農村轉入城區、很多婦女留守在家無業可就的實際,社區把解決居民就業問題作為平安和諧型社區創建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考慮,建立了就業促進中心,同時積極跑市場找項目經過精心培訓,有100多名婦女投身到手工縫製的工作中,不出家門就實現了就業,每人月收入近千元。藉助街道開闢的三處建築、勞務再就業基地,積極幫助有一技之長的居民到就業基地工作,幫助20多人實現了再就業;
在就業促進中心組織開辦十字繡、中國結編織、汽車修理等技能知識培訓,幫居民增加就業技能。積極組織勞務輸出160人,為62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了三險補貼12400元,為2人辦理了小額貸款手續,為2戶困難戶申請到了經濟適用房。幫助10名4050人員找到了公益性崗位。通過就業促進中心的服務,擴大了就業渠道,促進了居民民眾就業。
社區精心打造了文體活動中心,規劃建設了社區文化廣場、戶外健身娛樂園,建立了圖書棋牌室、健身娛樂室,全天向居民開放,以滿足居民民眾的精神文化和健身娛樂需求。同時社區先後組建了秧歌隊、拳劍扇隊、“晚霞情”小劇團等文體隊伍,每周日晚小劇團都要推出一場戲曲演出。把每年的5月20日定為社區文化節開幕日,利用一到二周時間舉辦民眾喜聞樂見的趣味運動會、文藝演唱會、平安建設論壇、平安知識競賽、“健康文明、平安和諧”主題演講會,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月、松州奉獻日等活動,以活動促服務,寓服務於活動之中,促進了平安和諧型社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