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皰鏽病

松皰鏽病

松皰鏽病又稱五針松皰鏽病、五針松乾鏽病,通常以五針松受害最為普遍而嚴重。從幼齡幼苗到成熟林分均可感病,但以20年生以下的中幼林感病最重。嚴重發病林分的發病率可達70%以上。感病紅松當年松針長度減少30%,顏色變淺成灰綠色或無光澤,絕對乾重減少27%;主梢生長量減少82%~94%,樹高顯著降低,僅為健樹的3/5~4/5,且逐年遞減使樹冠變為圓形,3~5年後乾枯死亡。西南地區的華山松人工林感病後,輕病林分發病率一般為5%左右重病率區常達30%以上,嚴重發病的林分可高達90%。1984、1996年均被列入全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皰鏽病
  • 別名:五針松皰鏽病
  • 分布區域: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朝鮮
  • 傳播途徑:氣流和雨水濺散
寄主植物,主要症狀,發病規律,傳播途徑,防治措施,

寄主植物

病原菌的性孢子和銹孢子階段寄主有紅松華山松、新疆五針松(西伯利亞紅松)、偃松、台灣五針松、喬松、海南五針松、瑞士石松、北美喬松、山白松、美國白皮松、巴爾夫氏松、柔松、墨西哥白松、恰帕松、和糖松、等松屬中單維松樹及帶皮原木。

主要症狀

松皰鏽病菌屬長循環型生活史,共產生5種孢子,即性孢子、銹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擔孢子。其中,性孢子、銹孢子階段寄生於松樹枝幹皮層,夏孢子、冬孢子和擔孢子階段寄生於轉主寄主葉背。
性孢子於秋季(8~9月)出現在罹病松樹枝幹皮層,呈淚滴狀,口感有甜味而有“蜜滴”之稱。初期為白色,2~3天后漸變為黃色或黃褐色,6~8天后乾枯,留下“血跡”狀斑點。3~5月在上一年產生“蜜滴”的松樹病部產生具皰膜的黃色囊狀銹孢子器,內含大量銹孢子,以後多年可持續產生鏽孢子器。5~7月在茶??子或馬先蒿等轉主寄主植物葉背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為帶油脂光澤並具包膜的橘黃(紅)色丘疹狀突起,夏孢子堆中產生大量橘黃色夏孢子進行重複侵染。7~9月從夏孢子堆中(旁)生出冬孢子柱,冬孢子柱毛刺狀,黃褐色至紅褐色,成熟後萌發產生擔子,每個擔子可產生4個無色的擔孢子。

發病規律

7月下旬至9月,冬孢子成熟後不經過休眠即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主要借風力傳播,接觸到松針後即萌發產生芽管,大多數芽管自針葉氣孔、少數從韌皮部直接侵入松針。侵入後15天左右即在針葉上出現很小的褪色斑點,在葉肉中產生初生菌絲並越冬。翌年春天隨氣溫升高,初生菌絲繼續生長蔓延,從針葉逐步擴展到細枝、側枝直至主幹皮層,因樹齡不同該過程一般需要3~7年,甚至更長。
病菌侵入2~3年後,可在枝幹上出現病斑,產生裂縫,並在秋季(8月下旬至9月)滲出蜜滴,為性孢子和蜜滴的混合物。次年春季(3~5月份)在病部產生具孢膜的黃色銹孢子器,內含大量銹孢子,以後每年都可產生鏽孢子器。銹孢子借風力傳播到轉主寄主葉上,萌發後產生芽管,由氣孔侵入葉片,經過15天左右的潛伏期,即可產生夏孢子堆(5~7月),夏孢子堆中生出冬孢子柱,冬孢子柱成熟後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擔孢子借風力或雨水傳播到松針上再進行侵染。
松皰鏽病松皰鏽病

傳播途徑

在松皰鏽病的5種孢子中,決定病害傳播擴散的孢子為擔孢子和銹孢子,其自然傳播主要靠氣流和雨水濺散,遠距離傳播主要靠感病松苗、幼樹及新鮮帶皮原木的調運。

防治措施

在秋季,對感病的幼林進行人工修除樹幹下部2~3輪枝可明顯降低皰鏽病的發病率,平均降幅達69.6%。
產地檢疫中發現的染疫苗木應就地拔除銷毀。發病立木病級2級以下的,修除病枝或刮除病部皮層後塗刷柴油或柴油加粉銹寧混合液(含粉銹寧有效成分1.5%~2.5%);發病3級以上植株應予伐除。
4~7月,對發生疫情的種苗繁育基地及林分周圍500m以內的轉主寄主植物實施人工清除,或用5%莠去淨等除草劑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